与电动汽车市场迅猛发展相比,目前配套充电设施建设速度严重滞后,且面临“兼容性和利用率”两大难题。虽然2015年底,国家质检总局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新修订的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等5项国家标准,但随着电池技术不断进步,现有的充电桩能否满足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成为行业面临的重大难题。
在2016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深圳奥特迅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萧霞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她介绍说:“现在有这样一种现象,政府出台很多优惠政策,但整个充电设施在国内的普及还是不令人满意。这主要是兼容性和利用率的问题。兼容性问题就是现在我们的充电桩都是固化的,功率也是固化的,比如说80kW的充电桩,充40kW可以涵盖,可是当我的车需要充16kW的时候怎么办呢?更值得关注的是,现有的充电桩无法适应车载动力电池技术发展的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萧霞提出了“充电堆”的概念。“这个充电堆的设计理念是兼容现在而且能够面向未来。就是说不管是大客车还是乘用车,只要满足国家标准,就可以在同样的充电堆里充电。而且不管未来电池如何发展,不管其倍率提高到多少,将来充电堆依旧可以通过提高充电功率实现充电。”她说。
对于充电堆的特点,萧霞介绍说,首先是功率共享,能够根据车的需求按需分配。其次是柔性充电,能够定制最优的充电曲线,最大程度维护电池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