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圈儿有句话,叫“换帅如换刀”,大抵是说那些战绩不佳的球队,往往会在更换主教练之后焕发生机,战绩立即有了起色。不过,这句话显然不怎么适用于汽车圈儿。
近期长安标致雪铁龙(以下简称“长安PSA”)因为高层的人事变动又一次引发了业界的关注:分管营销及对外联络的副总裁徐骏离任。在官方的业绩评述中,作为长安PSA“缔造者”之一的徐骏,“对长安PSA的诞生、发展与壮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更为长安PSA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评述还显示,之所以将徐骏调回南方工业集团,“一方面是对徐骏先生业绩的充分肯定,另一方面,将为近两年快速发展的中国南方工业集团公司增加更多核心助推力量。”
据统计,成立于2011年11月20日的长安PSA,在迄今不足5年的时间内,已经先后经历了3任总裁,依次为阿博德、博杰思(Gilles Boussac)和莫奈(Olivier Mornet);还有3任DS品牌总经理,依次为赫博、陈国章和普华杰(Thierry Poirat);以及3任分管营销的中方副总裁,依次为蔡建军、徐骏及周江。
像长安PSA如此频繁地更换高层领导,这在汽车行业内并不多见,这样无疑很难保证企业发展战略的连续性。尤其是DS品牌在华一度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势头,“DS速度”曾震惊业界。但在走马灯似地换帅之后,DS却似乎失去了神奇的魔力。
“缔造者”告别
3月23日,徐骏离开长安PSA,被调回中国南方工业集团公司。作为曾经长安与PSA谈判小组副组长,以及合资项目筹备组副组长,徐骏一直被认为是长安PSA的“缔造者”之一。身为分管采购的副总裁,徐骏保持着较为低调的风格,直到接替蔡建军成为分管营销的副总裁。
被推上营销负责人的位置后,徐骏与DS品牌总经理陈国章有过近一年的合作,后者大力推进的“43210战略”(有效经销商运营能力提升4倍,单月零售量提升3倍,市场投入效能提升2倍,团队、政策和综合市场战略一体化,2015年底实现盈亏平衡)以失败告终。在蔡建军离开长安PSA后不到9个月,陈国章也被法国人普华杰替代。
有人评论说,作为一个营销人,徐骏与陈国章共事的一年是有些尴尬的。有好事者甚至留意到两人在活动场合穿着的不同:陈国章喜欢西装内穿花衬衫,而一身正装的中方搭档徐骏明显“画风不同”。在普华杰到来后,徐骏很可能期待着可以“拨乱反正”。
2016年初的媒体沟通会上,徐骏与履职不久的普华杰一同亮相,并表态愿与普华杰“携手并肩作战”,带领DS品牌“开创新格局”。对于DS在华的前景,徐骏依然保持着信心。
今年4月,DS将迎来年度最重要的新车——全新引进的新车型DS 4S,对产品矩阵薄弱的DS而言,其在销量提升和品牌影响上都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但就在这紧要的关口,身负营销重任的徐骏却被调回南方工业,事出仓促可见一斑。
这直接令人联想到2015年蔡建军的调离,也发生在3月,同样令业界愕然。蔡建军曾以一封信写出自己的不舍和遗憾,而徐骏的离开则是平静的。当年合资项目筹备组三位正副组长,如今只有执行副总裁应展望一人留守。
有人担忧长安正在失去长安PSA内部的话语权,有人则猜测长安正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可以达成共识的一点是,尽管贵为长安系内唯一的豪华品牌,始终无法实现盈亏平衡的DS,已经开始变得越发烫手了。
“新组合”上位
宣布徐骏离开的消息2天后,长安PSA又迎来一位新的营销负责人:原销售分公司销售总监周江升任总经理,将与普华杰共同负责营销工作,二人向莫奈和应展望汇报。
毫无在华经验的普华杰显然需要一位“帮手”,周江的升任也符合长安一贯不用“空降兵”的传统。事实上,2010年即进入长安PSA的周江很熟悉企业情况,丰富的营销实战经验无疑能给普华杰一些帮助。
眼下的中国豪华车市场,即便与一年多前相比,发生的变化也是深刻的。即使是深耕中国市场的“领头羊”奥迪,其2015年的销量也下跌了1.4%。以“改革者”身份出现的陈国章也无奈地承认:“整体大环境下滑导致了经销商的进货能力和融资能力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从而销量目标无法达成。”
尽管有推脱责任之嫌,但陈国章的表态还是道出了形势的紧迫。不过相较于外部环境的改变,理顺内部关系才是这对“新组合”及长安PSA面临的头等大事。
早在DS品牌入华之初,中方就希望推动“去雪铁龙化”以强化其豪华品牌属性,本是顺理成章之事却推进得分外艰难。陈国章在离开长安PSA后说了这样一番话:“合资体系存在的双重管理有些层面是很难突破的。合资双方总是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来解读豪华品牌是什么,该怎么做,双方在此存在很多分歧。”
业界普遍认为,陈国章上任后过于冒进的政策,与现实情况的严重脱节,是导致如今DS在华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事情的真实情况,显然并不完全如陈国章所说,但至少表现出合资利益各方信任和沟通的缺失。尤其是陈国章当时“自说自话”的表现,显然无法得到其他人的认同。
同样的问题照样摆在周江与普华杰的面前,那就是弥合中法双方之间的嫌隙,至少像当年蔡建军与原DS品牌总经理赫博一样“渐入佳境”。在错失豪华车市场爆发的“天时”,也不具备品牌认同的“地利”,合资双方的“人和”就显得至关重要。
守望新“奇迹”
中国汽车市场以“善出奇迹”而著称,不少外国品牌入华后都曾在销量上狂飙猛进,但即便如此,DS取得的成绩仍旧足够耀眼。
2012年DS品牌正式进入中国市场,2013年首款国产车型DS 5上市,2014年销量就达到了26703辆,同比增幅高达559%,一举超越了在华“不思进取”的讴歌,跻身豪华车市前十之列。这一切的发生,仅用时三年。
从中国市场对DS一无所知,到迅速拥有70余家DS Store,成功树立起法式豪华的标杆,并成为中国豪华车市的一匹黑马,“DS”速度一直为业界所津津乐道。
然而到了2015年,在豪华车市下行、战略失误以及内耗等多重作用下,DS明显“神奇不再”。2015年销量仅为27418辆,同比增幅尚不足3%;而在渠道建设方面,原本计划在2015年底前将经销商网点扩充至270家,但根据徐骏此前的透露,现实情况是只有86家,目标完成率刚满三成。
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尽管受到2月份同比下滑15.77%的拖累,但长安PSA今年前两个月的销量依然同比增长16.34%,达到3624辆(不含进口车销量)。只是与曾经震惊业界的“DS速度”相比,这的确有些微不足道。
至于2016年的销量目标,此前长安PSA给出的数字是“超过3万辆、冲击4万辆”,增幅在30%至50%之间。为达成这一目标,长安PSA今年将在中国市场投放4款新车:1款全新车型DS 4S,以及当下3款国产车型DS 5、DS 5LS及DS 6的改款车型。
从目前的销量占比情况来看,定位SUV市场的DS 6依然占据销量的主力,它在今年改款后的表现决定着DS全年最终的表现。考虑到两款轿车产品DS 5和DS 5LS并不突出的成绩,全新的轿车产品DS 4S上市后能否力挽狂澜还是个未知数。
从这个角度来看,过往创造“奇迹”的DS品牌,如今想要摆脱豪华车市边缘化的地位,也只有守望“新奇迹”的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