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的这阙好词真真是将现在高田公司的窘境形容得异常贴切。
从2008年就被曝出气囊缺陷并进行了象征性小规模召回的高田,因召回事件几个月后发生的一场恶性死亡事故而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去年这一事件更是被闹得如火如荼。有大众“尾排门”一事做前车之鉴,大伙儿原以为在这样一个非常时期,车企和供应商们会夹着尾巴做人,没想到居然还有人往枪口上撞。
其实要论起因气囊引发的受伤事件,国内外不在少数,试想想要在几秒钟内把一个脸盆大小的气球从方向盘、中控台等地方弹出来,还要同时充满气,那得要多大的力量?再加上车辆撞击时产生的力道,这两下里加起来,不把车上的乘员碰个鼻青脸肿就算运气了。可这都是意料之中的。高田家的这种一边充气囊一边放“暗器”的招式,可真是够损!
有资料显示,气囊充气是由气体推进剂引发的,这些推进剂被装进一个个圆片里,再将多个圆片放置在气囊的气体推进器中。高田气囊的质量问题就出在这些圆片上,高田公司在调查报告中列举了其气囊存在的几大罪状:首先,推进剂圆片的存放没有防潮设施,久而久之受潮的推进剂可能导致圆片包装破裂;第二,圆片合时压力过小;第三,未按照规定数量装填推进剂圆片。而且根据内部消息,其气囊缺陷存在至少已有十年之久。
东窗事发,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开始对其境内474万涉事车辆进行调查,2014年10月21日,涉事车辆扩大到了610万辆。根据其公布的数字,截至2015年10月19日,美国本土因高田气囊缺陷引发的事故共导致8人死亡,98人受伤。随着这份报告的公布,厄运开始笼罩高田,全球各地都陆续爆出高田气囊引发事故的报道。美国交通安全管理局更是开出了两亿美元的罚单。
面对如此大的娄子,道歉、召回、赔偿自是不在话下。高田董事长兼社长高田重九(高田公司创始人之孙)表示会严厉查处涉事者,并尽快解决问题。但事情已经惹下了,包括美国、日本等国在内大量搭载了高田气囊的车辆都要进行召回,如此大的损失闹得连日本政府都开始跳脚骂娘。
倾巢之下岂有完卵,处在暴风中心的高田公司如今不仅身败名裂,连带着股价爆跌20%,据悉其将面临至少35亿美元的召回成本,而其截至去年12月的流动资产才不过13亿美元。除此之外,高田还可能面临来自其他厂商、受害者家属等方面的起诉和赔偿。债台高筑的高田为了断尾求生,计划变卖其美国汽车内饰材料公司及所持部分股份。
高田明知气囊有缺陷却拖了十年都不肯解决,如今被揪出来做过街老鼠也实属活该。有这么个反面教材在,相信能给国内外的从业者敲敲警钟,别以为私底下搞个小动作没人知道。干这种损人不利己的缺德事,迟早有一天会吃大亏的。
* 版权声明 *
©本刊所有图片、文字及版式版权均为【中国汽车要闻】(China Business Update)所有,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用作其它商业用途,其他网站及平面媒体如需转载,须注明作者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