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当然也离不开政策方面的导向和倾斜,现在的新能源车型正在越来越多地获得人们的青睐。说起新能源车型,通俗地讲,这个家族很庞大,包括了混动和纯电车型在内(此处略去1万字)。行了,狐菌知道你懂,但你一定不清楚,其实新能源家族的内部竞争也是空前激烈!
当然,就目前的条件来讲,因为纯电车型无论从技术还是配套方面都还没有发展到相当完善的地步,所以混动车目前好像更受青睐。说起丰田双擎家族乃至国内的比亚迪秦,哪一个不是响当当的车物!但是,随着不久前比亚迪秦EV300、e5 300以及特斯拉model 3的相继发布,纯电车型连探三G点,官方续航历程已全部超过300公里。
真如他们所讲,那纯电车型突破好像相当大,如果再能解决了充电难的问题,那么纯电车型的春天是不是就即将来临了呢?
表着急,听说未来政府将花大力气加快布局充电桩,那么狐菌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将来我们寻找充电桩是否能像去加油站那么便捷?
从去年12月北京发改委和科委发布的《北京市新能源小客车公用充电设施一览》地图中可以看出,截止去年年底,北京市多家运营商的建桩总量为2588个,2016年1月就增长到了5008个,1个月内这个数字翻了一番。
能看出北京市政府大力扶持新能源车型的不只是充电桩的建设速度,还有今年的车牌指标配额。根据《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2016年小客车指标年度配额为15万个,其中普通指标额度9万个,新能源指标额度6万个。这个数字相当吓人,这意味着新能源车型可能很快将占据北京车牌指标的半壁江山,而传统能源车型的摇号竞争将愈发惨烈。
此外,北京市政府宣布纯电车型全天候不限行以及新能源小客车指标免摇号也使得北京市民愈发倾向于选择新能源车型。作为北京当地的企业,北汽新能源已经宣布将在北京新建30000个充电桩,其中包括5000个公用电桩,而这只是北京偌大新能源市场中的一部分。
上海:未来4年充电桩翻10倍
目前,上海市交通委发布消息,《上海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不久后就将正式出台。《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市充电桩将超过21万个,除市区外,充电服务还将覆盖上海所有高速服务区。
由于上海市对新能源车型的特殊优惠(除国家地方补贴外还送沪牌),要知道沪牌作为世界上最贵的铁皮目前价格已经升至8万4,抛去沪牌这车才卖多少钱?得益于此,上海新能源车型发展势头迅猛,到2015年底已有5.7万辆之多。
《规划》中指出,到2020年全市充电桩运营服务规模计划超过21万个,基本满足26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服务需求。其中专用充电桩不少于17.5万个;公共充电桩不少于2.8万个,满足用户临时充电需求;另外建成有充电功能的公共停车场68座。这规模,足足10倍有木有?
与此同时,公共充电桩与新能源汽车的比例不低于1:7,外环以内地区以及重点地区公共充电服务半径不大于0.9公里,其他区域服务半径1.5公里。咋样,麻麻是不是再也不用担心会趴车了?
广州:花190万征集规划方案
与京沪两地的大手笔相比,广州新能源的发展稍显缓慢。目前全市充电桩仅仅1500个,这么看来,充电确实是个大难题。
而就在7号凌晨,广州市工信委通过政府采购网,晒出“广州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项目”政府采购公示。内容显示市工信委将花190万元面向全市采购充电桩规划方案。如果方案能通过,将极大解决目前广州存在的充电难难题。看来,广州市政府也已经下了大决心。
花大价钱征集方案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广州也在抓紧办大事,接下来广州将筛选100个左右满足条件的停车场加速建设一批公共场所的充电设施,预计今年广州市将新增10000个充电桩。
除此之外,据相关媒体报道,其余多省市也相继明确了充电设施建设方案,仅仅充电桩市场,其规模或将达到4000亿,这块蛋糕看起来相当丰盛。
总的来说,随着新能源技术的日益发展,国家对新能源的扶持力度只会有增无减,新能源的春天定会来临。如果新能源车型真的更加成熟,那对于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对于我们时刻倡导的低碳生活,未尝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