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德国驾照一年多,车辙几乎烙印在欧洲每一片所经之地——因特拉肯耀眼的雪峰倒映在碧绿的湖水里,童话般的天鹅湖堡掩藏在郁郁葱葱的山林里,酒红灯绿的阿姆斯特丹沉浸在大麻味道的夜色里,凡尔赛宫后花园沐浴在四月温暖的春风里,冰岛令人汹涌澎湃的山泉瀑布奔腾在炫目的极光下,布拉格广场的一群白鸽翩翩起舞在神圣的钟声里……
冰岛一瞥
但一切光鲜的表面,背后都有太阳投射的阴影。欧洲自驾游固然是美好的,但是车辙君这一年来在欧洲租车也是受够了这里的租车行,几乎每次出发前都要被租车行搞一肚子的气,然后在高速公路上慢慢放掉。
虽说在欧洲租车倒没碰到一些特别出格的事,毕竟这边法制法规还是相对比较健全,但是无论哪个国家的商人,都会在法律法规的框架里面搞一些小动作,就好像一小孩在背后捏弟弟或者妹妹的屁股,弟弟妹妹向父母告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下面说说欧洲租车行的一些猫腻。
挂羊头卖狗肉
第一次租车的时候,在一家叫Check 24的网站上找车,这家网站在德国电视广告打的满天飞,类似于国内的去哪儿或者大众点评这类网站。网站上面会有各种租车行提供的不同的车型。作为以前只坐过宝马的同学,第一次就在一家叫Buchbinder的租车行选了辆柴油版宝马三系,想体验一下传说中宝马不俗的操控感,价格那是真心便宜,跟国内租一Polo差不多钱(抛去这边挂羊头卖狗肉不说,按同等级的车来说,欧洲租车确实比国内便宜,如果按照收入比的话,更是便宜),可屁颠屁颠跑到租车行取车的时候,柜台人员说,我们现在只有同等级的两辆车,记忆中一辆是斯柯达的一款旅行车(速尊?),另一辆是野帝(现在已经改回原名yeti)。这哪行啊,哥可是要体验宝马的啊,于是就跟他们较真了,激辩了半小时,那柜台小妹妹面红耳赤,哥还是不依不挠,管你小妹妹还是大妹妹。
最后小妹妹亮出了杀手锏,拿出了网上预定车时生成的密密麻麻的一页条款(就是一般只有同意了此条款,才能鼠标点继续的那种条款,一般没人会去看),然后指出了其中一条,说我们租车行只提供同级别或者类似的车型供顾客选择,若不同意,您的预付款将被全部扣除。没办法,最后看在古惑仔的面子上,要了那辆野帝,但好歹也是辆SUV。
租车公司SIXT广告(拿默克尔开涮): 想拥有一款新发型么?租一辆敞篷车吧!
刚开始以为可能只是这家租车行提供的价格比较有吸引力,所以才会挂羊头卖狗肉。可后来在Hertz,Avis,Sixt和Enterprise等几家不同的租车行租车时,无一例外的都是只提供同级别或者类似的车型,其实说白了就是你租一宝马三系,他给你一福特蒙迪欧,你租一奔驰E级,他给你大众途观,有时候还可以在两三辆不同车型里面选,有时候选都没得选,就那辆车,爱开不开。
租车几次之后,有了教训,就再也没选过宝马奔驰,反而有一次选了个高尔夫,估计那家租车行恰逢车库没车了,只剩一辆宝马X1,说加钱可以开走。机智的我说我开宝马不习惯,现在就要高尔夫,最后大妹子不情愿的说,那这辆车将就着开吧,也不用加钱了……
信用卡乱扣钱
在欧洲租车,还车之后千万记得第二天查一下信用卡消费记录。因为很可能一大笔钱莫名其妙的就被租车行给划走了。这还真不是偶然,有一半概率会碰到这种情况。这时候就得打电话或者发邮件给租车行,询问为什么会划那笔钱,租车行通常会给出各种让人哭笑不得的理由,什么还车时间超过了约定的时间(有时候你还的早了,也会得到这样的回答),什么你在机场取的要收额外的机场取车费用(租车的时候特地询问,压根没这回事),有时候压根就没有理由。
这时候就得拿出租车消费记录或者租车合同进一步的质问租车行,一般情况下会比较容易拿回被无故划走的钱。
个人猜测,有可能是租车行故意针对外国人的,因为外国人还车之后一般都是赶飞机回国了,几日之后即使发现了信用卡被无故划走了一笔钱,隔着几千公里打越洋电话来申诉也是麻烦重重,也就作罢。有的压根就不会想到租车行会无故划钱。
快来看,逮到一用银联的歪果仁
还是那句话,商人对钱的渴望是不分国界的。
保险理赔
租车遇到事故是一件非常不开心的事,即使你买了全险,而恰巧你遇到的事故在理赔范围之内,也要通过租车行和保险公司走一大堆程序,时间和精力真的是一种消耗。
而如果你遇到的事故不在理赔范围内,而车子又交给租车行去处理,过几日你会收到一张令你咂舌的账单。譬如修一车门2000欧(亲身经历,以泪洗面啊),轮毂上划了几道痕200欧……而且是正规修理厂开具的发票。至于这修理厂和租车行之间是否有默契的合作关系就不得而知了。
跑太快,撞到了一条狗,忘记买保险了咋整
关于保险,租车行提供的保险会比搜索网站上贵好多,这时候大部分童鞋在网上预定车子时,就会顺带把保险买了,省时省力又便宜。但是取车的时候,有些租车行(譬如Buchbinder),会让你重新买保险,如果不买的话,要交很高一笔押金,而且一定要从租车人信用卡里扣,而有时候碰到信用卡额度不足或者信用卡额度压根就没那么高的时候,就只能乖乖任他们摆布,重新买一遍比网站上贵出两到三倍的保险。那时真的是能体验到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感觉,贼酸爽!
上面说的都是欧洲租车行一些惯用的伎俩,但除此之外,租车行的服务和其他方面的法律保障也还是值得称赞的。没有在国内租过车子,不知道国内租车市场是不是也有很多让人诟病的地方,个人大胆的猜测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如果真的很正规,小伙伴不要骂我哦,自己面壁去了!)
其实通过租车这档子事,可以看出,商业社会中人们对金钱的渴望是不分国界的,没有哪个国家的人更清贫乐道,那种月亮总是国外的圆的说法也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罢了,其实更重要的是和谐的社会氛围和科学健全的法律制度,能够把人们的阴暗的欲望关进笼子里,并且能激发人们向善阳光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