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了无人驾驶,就真的无人驾驶了吗?
文▍斑大人
双手举起的动作,除了在面对敌人的时候表示投降之外,还可以在自动驾驶的时候,表示无辜╮(╯▽╰)╭
每个体验无人驾驶的司机,都会不由自主地举起双手,好似无辜地表示:我真的没有在碰方向盘哦……
如果有可能的话,可能他们还会把脚也举起来,表示:我真的没有在踩刹车和油门哦!
一辆经过改装的长安睿聘,4月12日从重庆出发,经过20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于4月17日最终到达了北京。
作为在无人驾驶方面第一个高调表示要长途路试的自主品牌,长安汽车算是吃了一回螃蟹。
在官方宣传中,长安把这次的路试叫做“无人驾驶”,那么我们来看看,长安的这次“无人驾驶”,真的就是无人驾驶了吗?它跟谷歌和特斯拉的无人驾驶,究竟差了几条街?
路试里程方面,长安还差得远呢
首先来看整个路试距离。
这次长安的路试距离约为2000公里,其中多以高速公路为主。在此之前,长安无人驾驶汽车已经进行过1万公里左右的路测。
而谷歌则从2009年就开始研究自动驾驶,6年的时间下来,谷歌的自动驾驶汽车已经走过了超过150万英里(约240万公里)的路程。
一般情况下,都由汽车自行走完全程,但驾驶位上通常都会有一位经过专门培训的司机,在意外情况出现的时候,可以随时接管汽车。
总之在距离上,几乎无人可与之匹敌。
除了,特斯拉……
从2015年10月,特斯拉正式推出自动驾驶模式Auto-Pilot以来,6个月的时间,特斯拉的自动驾驶里程轻松超过4700万英里(约7564万公里)。
这也是量产车型上普及自动驾驶的优势,可以快速积累大量现实数据。
当然了,谷歌的自动驾驶路试以城市路况为主,而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模式则多以高速公路为主,这与长安汽车倒是挺像。
不过在路试里程方面,长安还差得远呢,还需要多多积累数据提高识别能力。
仍然离不开人工干预
宣传了无人驾驶,就真的无人驾驶了吗?
谷歌无人驾驶汽车主要依赖于激光雷达,其核心是车顶上的360度64线激光雷达传感器,与前置摄像头、前后保险杠雷达、高精度地图、高精度GPS定位等配合,能够对交通标志和信号进行解析,基本可以行驶在任何道路。
在这样的车车中,方向盘都变得可有可无了!
而特斯拉则靠摄像头传感器和毫米波雷达的组合,以探测障碍物雷达为基础,对周围交通标志、行人等进行识别。在路上有一定的控制能力,但并不全面,更多的是辅助角色。
4月初,国外一位70多岁的老奶奶,勇敢体验了一把特斯拉Model S的自动驾驶,全程的反应简直让人心疼……
而长安汽车这次采用的是自家改装的一辆长安睿聘,搭载的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原理则与特斯拉类似。
由于不含GPS模块,城镇道路和高速道路之间尚无法自动切换,上下高速、进出服务站、过收费站等都需要由长安的工程师介入操控。
这次路试途中,遇到了连续隧道等可见度较差的路段,摄像头也曾多次出现无法识别车道的情况,触发预警提醒驾驶员人工干预驾驶。
因此,从这次的路试过程来看,这个“无人驾驶”,好像还差了不少火候。
特斯拉有的功能,长安也有,不过……
长安自动驾驶汽车的主要功能如下:全速自适应巡航(ACC)、自动紧急刹车、交通拥堵辅助、车道对中、自动换道等。
不过,像自动换道这样的功能,也需要由人工手动拨一下转向灯拨杆,车辆在检测到目标车道之后,才能实现。
而从这次的视频直播中也可以看到,在城镇道路上实现转弯的时候,长安无人驾驶汽车则稍显稚嫩,速度维持在不到10km/h,且方向盘需要不断“颤抖”以便实时调整角度,整个路线还不够顺滑,算法仍然有待优化。
再来看特斯拉的Auto-Pilot,据说能够实现自动车道保持、自动变道和自动泊车等功能。
这是特斯拉Model S在Auto-Pilot模式下,在遇到卡车突然从侧面超车之后的反应:
可以看出,对于突发路况,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所做出的反应还是比较快速精准的。
而谷歌的自动驾驶,由于使用了360度64线激光传感器,与摄像头、高精度地图、GPS等高度配合,通过探测数据进行实时3D建模,基本不需要司机,只需要输入终点,就可自行行驶在任何道路上。
不过,说到底,长安还是有勇气的,毕竟,在无人驾驶技术领域被公认为老大的谷歌,也只是宣布在2020年进行量产,而长安则宣布,要在2018年就实现量产任务。
AutoLab关注汽车科技领域的新公司、新技术、新模式、新投资。如果你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强烈建议你通过“搜狐汽车”关注AutoLab!或者直接微信搜索“autolab”,参与我们线上线下各种活动,结识创业大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