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话叫做风水轮流转,这句话在吉利博瑞和一汽奔腾身上得到了相当完美的诠释。
时间需要追溯到2006年,那个时候一汽的产品还是相当火热的,B70依靠合资平台背景在当时创造了不错的市场销量。而那个时候吉利在干嘛呢?在造势。
当时的吉利手上只有自由舰能够拿得出手,为了打造企业知名度而在全球奔波。
如今呢?吉利的博瑞被业界誉为“最美中国车”,销量从一开始就维持在相当高的水平,而奔腾B90的市场成绩相当低迷,在今年2月份,其销量竟然只有1辆,这个成绩让人看着都脸红。
那么,同样是中型车,是什么原因让出身于一汽世家的奔腾B90在市场表现中被民企产品远远甩在了后边呢?很简单,在于双方产品的“含金量”。
先说吉利博瑞,这款车自上市以来销量持续走高,市场关注度一直居高不下,在2015年11月份的销量突破了一万台的关卡。对于一台上市仅仅一年的产品来说,博瑞的市场表现相当优秀,这得益于吉利帝豪之前所维系的强大市场基础。
虽然吉利帝豪在最初的时候并没能够被打造为高端品牌,但是其较高的性价比和质量表现赢得了相当好的市场口碑,口口相传,消费者自然将这种产品信任转嫁到了吉利博瑞身上。
反观为奔腾B90打基础的B50,虽然在销量表现上并不逊色,但是其产品质量并不好,很多用户购车之后吐槽就没有停止过,这也造成了奔腾B90在上市之初就没能够获得消费者信任,自然谈不上良好的后期表现。
另外在技术层面上,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影响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博瑞在装备上虽然大部分都是自主设计的,但是彼得·霍布里的团队的加入让东西方元素在其外观造型上凸显得相当受看,就这一点,奔腾B90“官车”式的老气造型设计就很难吸引消费者了。
另外,奔腾B90仍然沿用了B70、B50的马自达平台,不仅没有创新,反而继续享受这种“拿来主义”的方便性,殊不知,这种坐享其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丧失广大的潜在消费群体。而博瑞虽然全方位采用自主设计,但是在设计、安全和车内空气质量监测方面都借鉴了沃尔沃的技术。在中型车市场,消费者关注的就是品牌效应,一汽虽然是中国老牌车企,但是其品牌影响力远远不及来自北欧的沃尔沃。
说过了产品在市场基础和技术基础的特点,需要特别提一下双方的市场定位。博瑞的定位很简单,“新生代高级动感座驾”,光看这个说法就知道,博瑞的目标人群就是年轻一代的消费群体,并且博瑞纯是为了商业销售而打造,其生产目的就是为了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因此,博瑞的时尚动感外观设计和智能科技配备都是一流的,这一点奔腾B90无法望其项背。
因为奔腾B90是的定位依然沿袭了一汽奔腾造官车的背景,B90从外观上看起来稳重有余而动感不足,这么一款官味儿十足的车是很难吸引现代消费者的。不得不说,奔腾B90这种设计似乎仍然寄希望于政府部门的采购,这种侥幸心理令其在市场方面表现得毫无作为。
值得一提的是,奔腾B90在市场上出现的时候,中高级私家车的用车理念还没有被普及,这使其一开始就不太能够进入大众的视野,等到现阶段中高级私家车市场萌动的时候,大量更富有时尚动感并且大打居家生活理念的产品令奔腾B90的影响力进一步减弱。
民用市场上奔腾B90没生存空间,官方采购上奔腾B90也遭遇了公车改革的困境,改革用车标准的下调让更多的品牌加入到这一行列,奔腾B90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缩,这也是为什么奔腾B90销量沦落到如此不堪的地步,总之一句话,奔腾B90可谓生不逢时。
最后要说的是产品更新换代的问题,在这一点上,一汽缺的不是理念,而是实实在在的技术。奔腾B90虽然是基于马自达平台设计生产的,但是在更新换代方面比之马自达远远不如,且不说换代速度,就说马自达一代比一代年轻的特点就是奔腾B90需要改进的地方。
反观吉利,现在正是沃尔沃反哺吉利的开始,有着沃尔沃这一“百宝箱”,吉利的产品在技术突破上具有相当高的后天优势,这一点在此前博越的身上被明显地展现出来。
总的来说,一汽在中高端市场的战略布局是失败的,从奔腾B90身上就可以看出,一汽不仅自身的东西没有弄好,连从合资平台上的学习也没有学到精髓,总的来说有点邯郸学步的味道。
相比来看,吉利对于沃尔沃的渗透和学习是到位的,尽管没有先天优良的出身和雄厚的实力,不过后天的学习相当到位,这一点从博瑞身上已经有了体现,虽然吉利在很多细分市场上有一点迟到,但是相信其能够凭借后天努力迎头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