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 评论 > 人物

杨美虹:践行社会责任 推动儿童交通安全发展

2016年06月02日10:48
来源:搜狐汽车 作者:综合报道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杨美虹女士

  5月31日,2016 BMW儿童交通安全训练营在北京开营。正值“六一”儿童节前夕,儿童交通安全的话题也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据了解,宝马对儿童交通安全的关注由来已久,安全训练营项目已经连续做了12年。在宝马看来,通过此项目实践企业社会责任,有着推动儿童交通安全发展的意义。在活动中,华晨宝马副总裁杨美虹接受了搜狐汽车的采访,以下为采访实录:

  搜狐汽车:BMW儿童交通安全训练营今年是第12年了,请您跟我们分享一下这十多年的经验,以及未来还会有哪些创新的点子?

  杨美虹:我相信大家都对BMW儿童交通安全训练营都有一定了解了,已经12年了,关于经验,我们是最早在中国开展儿童道路安全教育的汽车厂商,至今已经12年了。截至2015年,我们的训练营已惠及39万儿童和家长,已发放了超过30万册的儿童交通安全读本。今年,我们还跟人民交通出版社共同合作出版了《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读本》,今年我们会捐赠3万册。这12年中,我们体会到,儿童道路安全是一个非常广泛的社会问题,仅凭一家企业的力量是有限的,能够有幸参加训练营的孩子人数也是有限的。未来,我们会继续联合政府、科研机构、学校、媒体、家长的力量,把这个事情做得更好。

  今年,训练营有以下几个创新点:

  第一,今年有特定的主题,主要立足儿童安全座椅。为什么我们会立足儿童安全座椅?因为儿童安全座椅能够挽救绝交通事故中大部分儿童的伤亡,目前没有比这个更好的效果了。刚才来自交通部的领导说他们第一次参加企业活动,对于我们的创新赞不绝口。他们也说儿童安全座椅非常重要,他们是制定法律的主体,现在正在立法的过程中,儿童安全座椅估计很快就要立法了。

  第二,今年我们让家长参与其中了。过去家长都是在旁边休息,每个模块全部是小朋友上。一般孩子来了家长都跟着来,有的还是两个家长跟着,人既然都来了我们何不利用起来。家长是儿童道路安全的最重要影响要素,也是第一责任人,家长的交通安全知识与技能直接影响到孩子,所以我们今年专门开辟了针对家长的课程,比如多大的孩子选什么样的座椅,为什么这样选,这个座椅怎么安装。我们除了课堂的讲解还有实操区,有安装儿童安全座椅的比赛。

  第三,我们发现对儿童道路安全的社会需求越来越大,过去路演式的训练营已经无法满足增长的社会需求,所以我们两条腿走路,一是延续城市路演,同时找到合适的地点,建立长久性的固定体验基地。今年我们会在BMW在中国的家乡沈阳办一个固定的BMW儿童交通安全体验馆,孩子和家长随时都可以去。

  另外,我们在传播方面也有创新。针对都市的年轻父母,我们通过儿童交通安全短视频、互动式H5、漫画等多种目标受众最喜闻乐见的内容形式,通过社交媒体、视频网站等渠道,向公众传递正确的儿童交通安全知识。

  搜狐汽车宝马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做了很多项目,BMW儿童交通安全训练营从2005年开始做,最初做这个项目的初衷是什么?

  杨美虹:BMW企业社会责任的原则是针对本地市场的问题和需求,持续地借助自身核心竞争力,推动和提供切实解决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交通安全对汽车行业来讲是个巨大的社会问题,每个汽车企业都有责任营造一个安全的交通氛围。整个道路交通安全的概念是非常广的,宝马立足从儿童开始做。儿童是一张白纸,从小培养的习惯和意识会带给下一代。从投入和效果的角度而言,儿童交通安全培训是非常好的。我过去的经验是做一些环保教育,大家会选择从孩子做起,比如上环保课,给孩子上课的效果绝对比大人好,大人随地吐痰已经形成习惯了,把他扳回来花的力气要数倍于孩子。但如果你先教给孩子,孩子还会监督父母,这个效果非常好。这是宝马选择道路交通安全而且选择儿童的原因。现在很多企业也都是从儿童在发力,大家都有这样的共识。

  搜狐汽车:咱们这个训练营到今年已经第12个年头了,想传递给孩子和家长的信息,有没有一直没有变化过的?还有哪些随着时间的变化已经有进步的、不一样的?

  杨美虹:核心信息是没有变化的,核心信息是怎么能儿童安全出行,包括车内和车外,车里比如儿童在车里爬来爬去地打闹,车外比如过红绿灯等。当然每年我们都会不断地丰富训练营。我记得地震那两年,在安全课堂里加入了地震、火灾、自然灾害出现时孩子怎么自救,比如地震来了之后躲在哪里比较安全,这些课里面都有。今年,我们也反思了一下,过去加进去的内容太多,有时候反而把主线的东西弱化了,所以今年我们又回到了我们的主线。一年两年三年,讲一个主题不过分,因为中国的孩子有很多。每年我们都会换学校,这些孩子是不会重复的。只要我们坚持主线不轻易动摇,我相信肯定会有效果的。

  搜狐汽车:第12个年头了,我们有没有回访当时参与训练营的小朋友现在已经长大了的?

  杨美虹:有,当时回访过一个媒体的孩子。他的孩子3岁半的时候参加了我们的训练营,牢牢记住了“红灯停 绿灯行”。有一次,他带孩子出门时,在比较偏僻的路段闯了红灯,他儿子马上跟他爸爸说“你反思去吧,你犯错误了,刚才是红灯,你为什么闯红灯”。很长时间,儿子跟他不依不饶地要他反思。国外有很多资料说,孩子的习惯是从小培养出来的,比如儿童安全座椅

  搜狐汽车:这个项目已经进行12年了,对于百年宝马来说它只占其中的1/10,那这1/10对于宝马来说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杨美虹:早在1977年BMW就成为了世界首家向所有驾驶者提供专业道路安全培训课程的汽车制造商。2005年,我们专门针对儿童交通安全推出了BMW儿童交通安全训练营。

  反思宝马百年,能够经历百年的企业不多,宝马很幸运地过了自己的100岁生日,但是宝马并不是要把过去一百年的辉煌拿出来显摆,宝马认为过去的一百年辉煌是过去,接下来需要继续大力创新。这次我们百年的庆祝是特别简单简约的庆祝,不是铺张奢侈的。我们展望未来,认为今后五十年的交通会是什么样子,把我们的预判和解读用概念车展示出来。全球共有4辆概念车,从不同方面探讨今后的交通是什么概念。对于宝马品牌而言,创新是溶于血液里的东西。

  再来说我们这个项目,12年跟100年相比是非常短暂的,但只要儿童道路交通安全还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们就要一直坚持下去。只有坚持下去,才能对它的解决有推动作用。一个企业的力量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做了12年了,依然觉得我们的力量是渺小的,所以我们很高兴地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其中。每个企业的情况都不一样,只要大家都在倡导,力量发到一个方向,我觉得就是有效果的。今天交通部的领导从来没有参加过企业活动,他们今天来看了这个项目之后很受触动,觉得我们不是卖车的吗?怎么还做这个呢?这其实应该是他们的责任,他们非常受触动。他们在现场还跟我们说今年训练营的以下几站,我们一定大力支持。我听了之后非常高兴,因为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有越来越多人认同你、支持你。今年,我们与人民交通出版社共同合作出版了《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读本》,会免费发放给全国部分地区的中小学生。我们联合社会的力量,大家一起来做这件事情,尤其是媒体的力量,每个媒体有多少万的读者在后面,通过你们把这个发散出去,更广泛、更全面地普及儿童交通安全知识。

  我们选择企业社会责任项目有以下三个原则:第一就是切实反应了社会问题和社会需求,并能切实帮助解决某些社会问题,比如我们的道路交通安全,这是实实在在的社会问题,而且是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只是做秀的事情我们不做。第二是长期坚持。我们没有一个项目是做一两年就结束了,我们只要开始就会一直做下去。第三是全员参与。比如BMW儿童交通安全训练营,我们自己做的就是全国六站,但是经销商也会在全国范围内做。我们会提供资金和物料的支持。经销商会把车主和他们的孩子请过来进行培训,效果非常好。我们的经销商告诉我,这个项目的效果非常好,请来的车主还会把它介绍给别的车主,甚至不是宝马车主,会让他们把孩子带过来。不是宝马的车主因为孩子上了这个课,还考虑以后要换宝马的车,这些都是我们没有想到的。他们会感觉到挺感动的,觉得宝马是有情怀的公司。

  搜狐汽车:您个人从事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工作很多年了,您刚才反复强调一个企业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相关利益方去支持。就您个人的感受和宝马企业社会责任来说,您觉得这两年在各个相关利益部门的协同和支持上有怎样的趋势?今年跟交通部合作的这个项目,刚才发布会的时候海森博士说与儿童相关的诸多社会问题会是未来我们创新的出发点,我们未来会不会考虑跟相关部门做相关社会问题的研究和探讨?

  杨美虹:这个过程中包括很多利益相关方的合作,这个利益相关方分内部和外部,每年都不同,每年都让我们惊喜。举一个BMW中国文化之旅的例子,去年我是第一年参加。去年有很多爱心车主和企业家在里面,大家在这个过程中朝夕相处,不断地给我们提好的建议。去年我们有一个爱心车主是做电器的,他是很大的老板,现在为了这个注册了一个公司搞非遗项目。记得我们去陕西时参访了一个“杨氏木杆秤”的非遗项目,当时发现16两后面3两的标刻,福禄寿,比如14两、15两、16两是福、禄、寿。老祖宗就是这么规定的,缺秤肯定是缺后面,缺斤短两,是缺福还是禄还是寿,做生意的人福禄寿都要,买他们秤的人不会出现缺斤短两的现象,因为缺了福禄寿是不行的,所以他们坚持这么做。能把这种智慧融入到度量衡里,我们应该弘扬这种智慧,我们现在就是缺这样的智慧。

  回到我们的儿童交通安全训练营,我们也跟利益相关方进行了深度合作。我们与人民交通出版社共同合作出版《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读本》,免费发放给全国部分地区的中小学生。另外,我们还将与沈阳科学宫合作建立宝马在国内的第一家BMW儿童交通安全体验馆。在这之前,我们跟全国各地很多机构都谈过,能够长年累月地为我们提供一个地方是不多的,一般都要租金。但我们不可能有那么多钱,后来我们就试到了沈阳科学宫,免费让我们用他们的地方,我们只需出运营费、搭建费、培训费。当然我们的条件是不能卖门票,我们让孩子免费来上课。最后谈下来,他们愿意跟我们合作。这也是利益相关方,之前跟我们是没有关系的一个科学宫。他们看到了我们这个项目觉得很好,所以愿意加入我们。

  力量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一个企业的力量确实是很小的,你把你的资源拿来共享,大家一起来做会更有意思,其实我们的好几个项目都是这样的情况,大家觉得越做越好,越做越开心,而且这个过程中交了很多朋友,是没有商业目的的朋友,特别好。

  搜狐汽车:请您讲讲对未来的展望,讲讲对儿童道路安全未来的展望。

  杨美虹:我刚才说的今年训练营一个最大的亮点也是我最期待的,就是儿童安全座椅的立法。还记得当年汽车驾驶员的安全带,十年前大家都不愿意系安全带,但当说不系要罚款、罚分,大家马上老老实实了。当然最理想的是自觉自愿,但意识的提升不是那么快的。

  在中国,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率在逐年提升,几年前看到一个数字,中国不到1%的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率,去年的蓝皮书中城市里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率已经达到了10%,不到1%到10%是相当大的提升。尤其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率更高,20%、30%可能都有了。年轻的父母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的情况不错,很多是孩子一生出来就开始买。这么多年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未来会越来越好。当然比较忧虑的是,蓝皮书里说56%的家长还是习惯于怀抱孩子,这还需要我们不断努力。

  在今年的训练营,我们增加了“模拟碰撞”体验环节,碰撞只有20公里的时速。但道路上出现事故的时候低于20公里/时的情况很少,经常是速度很高,所以发生事故的情况只有比现场测试的情况更糟糕。选择怀抱儿童的56%的家长,必须要改变这个现象。美国、德国的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率已经超过90%,他们是从怀孕的时候就开始教育。美国的情况我知道,他们有社区孕妇学校,到一定的时候人家会把你叫到学校上课,做父母之前的课程里就有讲儿童安全座椅的。出院的时候必须买儿童安全座椅来接孩子,如果没有带儿童安全座椅来不能出院,这是强制性的。我们离90%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只有全社会一起手拉手,才能达到跟他们同样的水平。

  国外还有一个地方我们目前没有做到。国外出租车是打电话预约的,一般在路上拦的比较少。你如果告诉他你有几岁的孩子,他必须把儿童安全座椅带着,如果你上路带了孩子不坐儿童安全座椅,警察是可以罚你的,甚至有可能起诉你,家长出门不把孩子放在儿童安全座椅里是犯罪行为。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前景会越来越好,但现实还是非常沉重的。

  搜狐汽车:中国在提倡精准扶贫,现在是非常火热的。那接下来在CSR项目的选择方面,,宝马会不会根据目前的情况引进一些新项目或者做一些调整?

  杨美虹:我们已经注意到了精准扶贫这块儿,但儿童交通安全训练营不是扶贫项目,我们是叫做交通安全意识的提升,是教育项目。BMW的企业社会责任分成三大部分:一是资源创新,跟环保有关,比如我们的技术、我们的高效动力、我们的电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对环境的保护。二是文化交流和社会融合,比如BMW中国文化之旅、BMW童悦之家、玉树关爱行动、悦助未来大学生助学计划。三是教育,比如今天的BMW儿童交通安全训练营。我们主要是在这三方面发力。

  今年是宝马公司一百周年,我们重新提出了No.1战略,希望保持第一名的位置。这不仅仅指的是销量,还要可持续发展。我们非常重视可持续发展,比如BMW中国文化之旅。过去我们去了一些地方,给非遗传承人捐助,后来现场捐助怕人家不好意思,改成幕后捐给他。但今年,我们会做一些改变,我们不会直接给他现金,会给他提更高的要求,这个钱依然用在他们身上,但不会直接给现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要教他们一些技术的东西。很多非遗传承人为什么项目传承不下去,就是因为很多传承人没有经营理念,他就是手艺人,过去我们不尊重匠人,不觉得手工艺的东西打造出来是值钱的,人们觉得随便可以山寨,随便就是大规模的机器化生产,整个社会都是这样。德国是一个非常尊重手工艺的国家,手工艺的东西卖得格外贵,消费者愿意为手工艺的东西多花钱,整个社会有这样的意识,大家尊重这样的价值。我们今后不会直接用现金扶贫,我们尽量少做。

  关于新项目,我觉得必须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有一定的关联度,这样我们才能持续下去。如果做的事情跟我们太远了,没有什么关系,做起来很难。依据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经验和实力,授人以渔,我宁愿在这个方面发力。

  搜狐汽车:用几个词形容一下宝马企业社会责任的DNA?

  杨美虹:我们跟别人不一样的,我刚才说了三个原则:一是实效为先,我们所有的项目都是解决某一个社会问题,实效为先是我们很独特的原则。二是长期坚持,我们的项目不会做一两年就换,不同的时候发力的点可能不一样,比如儿童交通安全训练营,我们会在一定的范围内不断地赋予它新的东西,与时俱进。三是全员参与,一定要发动我们的车主、经销商、员工,发动利益相关方,大家一起来做。

  搜狐汽车宝马70年代就开始关注儿童道路安全,欧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道路安全的意识在提高,您的经历比我们多,见识也比我们多,国外是怎么看到道路安全教育的?未来可以借鉴到中国来吗?

  杨美虹:其中有一些借鉴,比如安安驾校。我比较熟悉德国,我们在慕尼黑的宝马世界就是一个教育基地,里面有一个少年营,少年营里就有这些概念,包括安全、包括环保。少年营有两层楼,楼上楼下加起来有三百平米,一进去就可以看电影。二楼是用橡皮泥捏各种车,有点类似安安创新社。大家来讨论未来交通的概念,未来的车应该长什么样,把它捏出来。我们借鉴了很多,挺有意义的。

  目前国内固定的儿童交通安全中心非常少,我们可以期待沈阳的BMW儿童交通安全体验馆。中国学校里已经开始开设儿童安全教育课了,比如我们今年要捐赠的3万册读本,就是学校里1到3年级上课用的。现在学校里每个学期都有体验课,但是对学校来讲可以带孩子出去上体验课的地方非常少,交通部应该在国内各个省或者大城市至少设一到两个体验中心。

(责任编辑:陈晓雅)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搜狐汽车 | 新车 | 导购 | 试驾 | 行情 | 车型大全 | 产品库 | 经销商 | 二手车 | 车型对比 | 汽车广播 | 手机客户端 | 汽车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