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搜狐汽车 > 新闻 > 行业新闻 > 热点事件

东风日产百万销量背后的乱象

  在过去的2015年,东风日产终于完成了百万年销量的战略目标。然而这个百万体量级的企业的售后服务却一塌糊涂,饱受消费者诟病。

  过于激进的“求量式”增长带来的不仅仅是产品质量问题,丢失企业责任和社会责任后的东风日产早已是冰火两重天。

  

  通过“大病小修”牟利早已是中国汽车经销商圈内公开的秘密。2015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部分经销商在车主定期保养或维修时故意虚报和夸大车辆故障,从中牟取巨额差价的惊人内幕,东风日产首当其冲。

  在节目播出不久后,东风日产立即对此做出回应:我们高度重视,我们会紧急立项调查,我们会及时与社会各界保持沟通。如此“客户至上”的公关态度可谓挑不出什么毛病。但人们总是健忘的:记者查询东风日产各个官方宣传渠道,至今尚无任何调查结果公布。是调查确实需要这一年半载,还是被各界忽视后的不了了之?风头过后一切照旧的故事每一年都在上演。

  “没有在4S店定期保养则拒绝保修”的霸王条款同样屡见不鲜。这不,济南的李先生的骊威行驶到2700公里的时候出现烧机油的现象,4S店的工作人员“义正言辞”地拒绝了他的保修要求。

  

  众所周知,日系车在中国市场以性价比高、经济耐用而闻名,但是“技术”日产旗下的汽车产品却并不属于此列。官方保养手册规定的保养周期5000公里或3个月,“三个月一保”的保养周期开业界先河。这引起了众多消费者的质疑,有消费者发现:同样的一款车型,国外的保养周期远长于国内。而东风日产4S店给出的解释无非是:中国环境恶劣,油品质量差,需要缩短保养周期,这样对车好点。

  为什么就日产的车需要这么频繁地保养呢?说白了就是利益问题。如果是3个月保养一次,那么一年至少要保养4次,否则就以“脱保”威胁。那么相比于半年保养周期,每辆车一年的保养次数增加了2次。如此带来的丰厚利润是不可估量的。

  近些年来,东风日产旗下车辆不断被曝出核心部件故障、严重质量缺陷的事件,诸如轮胎爆胎、鼓包,烧机油现象严重,发动机异响、变速箱顿挫等问题层出不穷。消费者拨通东风日产售后服务热线后厂家便开始和4S店互相推诿,迟迟不予解决,售后电话形同虚设;部分闹得事大了便提出所谓的“关怀服务”,损坏部件延保一年,治标不治本。记者为此查询了东风日产2011至2016年的全部召回新闻,发现无一涉及核心部件,诸如副驾驶席气囊、雨刮电机、后背门气动撑杆等都是擦边球,毫无责任和担当可言。

  

  更令记者感到匪夷所思的是一位车主在置换新车时,原车的保险费用竟然不翼而飞了。2015年5月,贾女士在北京亮马桥附近的一家东风日产4S店置换新车时,将身份证等证件放在该店办理业务,半个月后偶然发现有人持其身份证去建行开设新卡,领走剩余保险后又注销了账户。事后4S店承认确有其事并写下书面材料致歉。这令贾女士非常吃惊:“退保费打入卡后当天就取走了,卡也被注销,而我们对这一切都不知情,这和偷盗有何区别?”

  那么为什么东风日产的售后黑幕如此猖狂呢?乱象的根源或许不止于经销商层面。果然,就在不久前,2016年6月东风日产高管“太太团”参股4S店牟利的黑幕浮出水面,这是原东风日产副总经理任勇落马后事件的进一步发展,2002年至2005年期间,东风日产9名高管夫人集体参股4S店,之后又以100%溢价退出股份,以此分配溢价利益。一众高管不把心思放在如何经营企业上,而是千方百计地思考着如何为亲属谋利,病已深重啊。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企业管理层都出现了问题,售后服务怎么能好?百万销量只是华美的外衣,高企的数据令东风日产膨胀。若还不能够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痛改前非,焦熬投石便不足为奇了。

auto.sohu.com true 搜狐媒体平台 http://auto.sohu.com/20160620/n455314099.shtml report 6224 在过去的2015年,东风日产终于完成了百万年销量的战略目标。然而这个百万体量级的企业的售后服务却一塌糊涂,饱受消费者诟病。过于激进的“求量式”增长带来的不仅仅是
车图社

车图社

汽车最新实拍图片、官方图片。

娱车有关

娱车有关

与车有关?娱车有关!从汽车科技聊到文化。

汽车咖啡馆

汽车咖啡馆

汽车产业深度报道,权威信息解读。

凹凸榜

凹凸榜

用数据告诉你传播、品牌背后的真相,提供独立、专业的价值标准。

中国交通频道

中国交通频道

广泛的综合性交通多媒体发布平台。

极车制造

极车制造

解读前沿汽车科技,剖析精密造车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