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车友平常都喜欢聊个车,大多数也就是聊个车型。你喜欢这个车,我喜欢那个车。要我说,这些话题都没逼格,没营养。咱今天就聊点学术的,让大家涨涨姿势。
今天的话题就是气门,气门是在汽缸顶部的活门,分进气门和排气门,顾名思义,进气门就是负责打开油气混合物通道使之进入汽缸燃烧的,排气门就是燃烧后的废气排出的通道,气门与气缸盖及活塞顶组成燃烧室。气门由凸轮轴负责压开,气门弹簧负责关闭。当需要吸混合气进入汽缸时,进气门便会打开;当需要排出燃烧后的废气时,排气门便会打开。
由于进气是被“吸”进去的,而排气是“推”出去的,因此进气比排气更困难;其实这点也好理解,你就想想抽烟的时候,吸的时候是不是得稍微使点劲嘬一口,而吐烟的时候就很轻松啦。对于发动机来说,进气越多,燃烧的越好,发动机的性能也就越好。因此,一般都将进气门设计得比排气门大,以降低进气难度,提高进气量。有的干脆多设计一个进气门,这才有了3气门(2进1排)和5气门(3进2排)设计。
实际上,气门数也不是越多越好。的确,多气门发动机具有高转速、高效率的优点。气门越多,高转速时进、排气效果较好,发动机性能当然也越高。但是呢,事物都有两面性,多气门是把双刃剑。虽然发动机性能提高了,但是多气门设计也更复杂,气门驱动方式。燃烧室构造及火花塞位置都要精密安排,工程师们不知道又要死多少个脑细胞。同时,多气门也同时抬高了制造成本,因为多气门需要更高的工艺水准,这成本一上来,车企老板们的血压也就上来了。而对于车主来说,多气门发动机的后期维修成本也较高。所以综合来看,多气门发动机虽然在性能上有优势,但想想这么多缺点,还是有点不太划算啊。所以呀,大多数车企基本放弃了多气门发动机(如5气门设计),现如今每缸4气门才是主流。(文/王尊豪 寰球车评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