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砂糖兔
最近一段时间吉利一直是话题企业,尤其在直播拆车之后,自主品牌兄弟们都有些坐不住了。
抛开各种阴谋论,对于这两年横空出世的博瑞现象,对于吉利这阶段的大规模发力,兔某也和很多人一样充满疑问,所以借着跟随搜狐汽车“中国本土车企创新之旅”走进吉利总部的机会,好好和吉利的高层们聊了聊。
以前帝豪造型外包几百万,如今一款博瑞就花掉一个亿
如今在吉利新的研发体系中,新车型的研发都放在研究院,每个平台有一个大项目组、一个副院长和总工程师负责。
比如帝豪GS、帝豪GL属于FE平台;博越和远景SUV属于生产SUV的NL平台;博瑞属于B级车专有的KC平台;明年吉利还会进入MPV细分市场,这一块儿则属于CV平台。
现有的平台未来会和吉利与沃尔沃共同打造的CMA慢慢对接,在适当的时候切换到CMA平台上。
开始在颜值上下功夫之后,吉利的造型设计也不再走原来的第三方外包的路子。目前吉利在全球有两大两小四个造型中心,吉利品牌旗下所有新车型的造型都放在上海造型中心,欧洲的造型中心则负责设计开发基于CMA基础架构上的一系列车型。而在美国加州和西班牙的巴塞罗那还有两个前瞻造型中心。
在2009年以前,造型设计这一块大多采用外包的形式,做一款帝豪的造型找第三方公司花个五六百万就能搞定。
但是到了被称为“最美中国车”的博瑞,全部是自主设计,从前期概念开发到电脑设计、油泥模型再到最后真正的样车,这一款车前前后后就投入了1.2亿到1.5亿,而接下来的新车大都是这个规模。
当然,在吉利的高层们看来,大手笔的投入确实物超所值,正是从博瑞开始,吉利进入了快速上升的通道。
在2015年52万辆的基础上,吉利今年的销量目标原本定为了60万辆,不过由于新推出的博越和帝豪GS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所以吉利内部还上调了销量目标。
“不光是销量的增长,我们的单车售价也有明显的提升”,吉利控股集团公关总监杨学良透露,去年52万辆的销售规模下吉利的营业额在300亿元,而今年当销量达到50万辆的时候,营业额就已经能超过400亿元了。
到2020年,吉利号称要实现年销两百万辆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从2016年到2020年,吉利规划了超过20款全新产品,CMA架构还有超过十款全新产品。
所以除了现有的轿车和SUV车型,明年吉利将发布MPV概念车,生产放到贵阳的工厂,计划2017年底到2018年左右正式上市。
除了吉利汽车的这些新车规划,控股集团还将在并购的南充东风嘉龙的轻卡工厂基础上,推出卡车和巴士,并且全部为新能源车型。
集齐这么多车型,这是要召唤神龙嘛
兔某认为,除了研发水准和新车推出节奏上的提升,吉利这两年最大的变化可能就是营销传播上的蜕变,制造话题和赚取关注度的能力不输网红推手。
而对于车火了但是销量并没有迅速破万的情况,吉利的官方解释一直是产能跟不上,因为“新车能火到上市一个月订单就超过两三万台,我们之前也是没有预料到的”。
目前在自主品牌的阵营中,长安始终处于老大哥地位,长城则位列次席。对于这种局面何时能打破,杨学良认为“长安一年有一百万辆,长城如果除去皮卡大概70万辆,所以说吉利要超越它们跑到第一的位置,还是很有希望的。”
每日汽车观察——最前沿视角的汽车行业新闻。强烈建议你通过“搜狐”关注每日汽车观察,或直接微信搜索“每日汽车观察”。(AutoLab旗下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