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搜狐汽车 > 车文化

本田日产丰田在华销量集体上涨,理性消费才是正经

麻辣车事 阅读(0) 评论()

  本文是麻辣车事原创稿件,作者张立萌,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对于中国来说,日本品牌一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被提升到民族层面来。并且在几年前发生了一件震惊国人的事件——一名丰田卡罗拉车主被一位所谓的反日青年打伤头部并且造成终生残疾。对于这一类爱国贼的行为我根本不想多说,因为实在不值得为了这些人浪费脑细胞。

  

  客观来说,2016年的反日情绪还是比较严重,首先是年初安倍晋三的一些行为以及年中时的南海事件也牵涉到了日本,并且在最近钓鱼岛又闹了点幺蛾子。这些行为的确让人感到愤恨,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日系车在华销量不降反增。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7月数据显示,日系在华主要车企如本田日产丰田在华再度分别以同比39%、8.9%、5.7%的增幅,一路飘红。显然,日系车并没有受到政治、经济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华销量不降反升。特别是本田汽车的增速实在让人有些不太理解。

  

  数据统计显示,今年1-6月,日系车在华销量为170万辆,同比增幅为12.7%,仅次于中国品牌汽车,增幅超过诸如德系、美系、法系等车系。整体的表现非常的强势,完全没有受到政治原因的影响。

  日系三巨头:丰田本田日产的增长很正常,这里特别要说的是马自达。一向在华不温不火、表现平平的马自达也实现了逆袭,长安马自达以同比87162辆,实现同比21.4%的增幅。并且一汽马自达新车CX-4一上市就受到热捧,在6月21日上市后的短短十天就卖出了六千多辆,这个成绩即便是大众朗逸也不过如此。

  

  在我看来日系车的销量增加与消费者的观念有着很大的关系,当然也和日系新车产品线的构成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我就逐条为大家分析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

  消费观念

  如今的中国车市,消费者已远非数年前的情况,他们更有自己独立的判断。虽然会有疑虑,但是受到诱导的因素会越来越少。已经不会在听别人诸如日系车车皮薄,不上档次的说法,而是有了一套自己独立的判断。毕竟车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说的,不得不承认日本车企以人为本的造车理念,非常符合目前大多数国人的用车实际情况。

  产品优点

  在买车的时候我们最看重的往往就是车辆的可靠性,因为毕竟都不是土豪,开两年就换车,说不定要开个十年八年的。这时候就需要一台可靠的车,所以这时候就需要抛弃所谓的情怀,其实情怀是一个好东西,但是又能让你死要面子活受罪。所以人们便舍弃一些情怀上的,转而追求实际。

  满足了消费者需求

  其实我们选择德系车的最大原因就是因为德系车有涡轮增压。而日本车几乎都是自然吸气发动机,倒不是因为涡轮省油。风行车市的涡轮增压为例,由于最早引入车市的大众的广泛宣传,很多消费者被洗脑,涡轮增压俨然已经成为中国车市消费者一种情结。但是,或许是对自然吸气的情有独钟抑或是对日系强大品牌力的自信,日系曾经成为车市的特立独行者,不愿意推出涡轮增压车型。

  

  时至今日,我们再看日系车,雷克萨斯 NX广汽丰田新汉兰达一汽丰田新皇冠新逍客新楼兰新思域等,均显示了日系车加入涡轮增压动力角逐阵营。所谓窥一斑而见全豹,这在某种程度上显示了为了逐鹿中国车市,日系车已经开始放下身段,主动开始适应中国消费者需求。

  

  在当今全球化的今天,可以说任何一个国家之间的利益都是息息相关。每个国家都会向其它国家输出不少的产品。就拿不少爱国贼抵制的日货来说,就算是你的国产手机里也有很多日本厂商生产的零部件,包括摄像头、屏幕这些大多都是日本供应,不光是手机,很多很多的国产家用电器都含有日本生产的元器件。那么请这类人在抵制日货的同时请把自己手机也砸了吧。

  

  日系车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在购买日系车的同时的确给日本带来了经济收益,但是也为国家创造了不小的收益,并且很多人也在合资工厂中上班。所以看问题不能单方面的去看,况且日系车的质量客观来说的确可靠,并且售价相对更低,选择日系没什么不正常的。

auto.sohu.com true 麻辣车事 http://auto.sohu.com/20160814/n464132056.shtml report 5280 本文是麻辣车事原创稿件,作者张立萌,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对于中国来说,日本品牌一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被提升到民族层面来。并且在几年前发生了一
车图社

车图社

汽车最新实拍图片、官方图片。

娱车有关

娱车有关

与车有关?娱车有关!从汽车科技聊到文化。

汽车咖啡馆

汽车咖啡馆

汽车产业深度报道,权威信息解读。

凹凸榜

凹凸榜

用数据告诉你传播、品牌背后的真相,提供独立、专业的价值标准。

中国交通频道

中国交通频道

广泛的综合性交通多媒体发布平台。

极车制造

极车制造

解读前沿汽车科技,剖析精密造车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