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搜狐汽车 > 车文化

新奔驰E级“超重门”是否小题大做?

狒狒杨杨 阅读(0) 评论()

  8月22日,备受期待和关注的全新奔驰E级长轴上市,接近S级的内饰和气场,9速变速器,还有迈巴赫的元素,低于上一代车型的定价,都赋予这款重磅新车多重光环,也让它的关注热度空前。我敢打赌,新奔驰E级必然入选2016年十大新车的年终盘点。

  要知道,如今中产阶级越来越多,汽车消费升级,目前的宝马5系奥迪A6月销量都上万了;但这两位都处于产品周期末期,全新换代的E级以开拓超越的姿态而来,必定会在这细分市场掀起漫天飞雪。除了奔驰百年老店的底蕴,三叉星熠熠生辉的豪华品牌华贵气度,全新E级在产品力上也确实有着开创引领新时代,甩开对手至少一个段位的实力。

“超重门”究竟是怎么回事?

  关于全新奔驰E级,媒体赞美颇多,主要集中在内饰、设计、豪华感、科技配置等方面,也都是消费者最容易感知的地方。但是,有一个在上市预热前期的报道里,也就是海外版的奔驰C级E级主打的卖点却被悄悄忽略掉了,那就是车身材质的不同。这一问题被细心的消费者、媒体所察觉,也有竞争对手的刻意指出,目前正逐渐浮出水面,喧嚣尘上。

  具体说来,国产新奔驰E级长轴版车重接近1.9吨,与上一代几乎没有变化,相较于海外版本重了300多公斤!在全球车企轻量化的大潮下,在其他车企争相以铝合金、镁铝合金甚至碳纤维材质加身的大背景下,新E级多出来的这600斤更像是“倒历史车轮”的落后表现。当然,最轻的海外版本新E级手动变速箱,短轴距,国产新E级的9速自动变速箱和拉长轴距肯定会增重不少,但车身铝材的应用比例却不该有大幅度的下滑,而这样的先例,之前在国产C级身上也被吐槽过。

  在工信部的备案信息里,新E级车身整备质量为1870公斤,要知道同样搭载2.0T四缸增压发动机宝马7系车重也只有1830公斤(730i),也就是说,级别定位比宝马7系低的新E级,车重反而还与它接近。

  再看看其他对手,凯迪拉克CT6,整备质量为1655-1795公斤;全车铝材用量超过57%;之后即将拍马赶到的捷豹XEL也在追求全铝车身上用了洪荒之力,参考此前的XE短轴版本车身75%都是由轻型铝材构成,车重仅1530-1615公斤。对比起来,新E级的“超重”就很有些说不过去了。

  

“超重门”这事儿严重吗?

  最明显的,自然是增加油耗。据Frost & Sullivan咨询公司数据显示,汽车的重量每减轻10%,便可节省5%~7%的燃油。由于环保节能的需要,汽车的轻量化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发展的潮流。而汽车工程师对于汽车轻量化的追求也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通用汽车公司全球车身工程部执行总监Greg Warden就曾表示,就改善燃油经济性而言,每一克的重量减轻都至关重要。

  而新E级的宣传里,特别提到自己0.23的优异风阻系数,说明还是非常在乎燃油经济性的,但沉重的车身却让新E级的油耗有些“此消彼长”了。

  第二个影响,是操控。80后的球迷应该记得,在肥罗还不肥的年纪,他的身体素质多么可怕,盘带过人是多么轻盈,身手多么矫健。汽车也是同样道理,沉重更多时候等于操控的笨重,影响灵活性。特别是如果新E级把悬挂部件也从铝合金换成了钢材,会带来簧下质量提升,影响操控和舒适性。

  此外,2.0T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虽然300L车型最大功率245马力,涡轮1300转就能介入,但推动近1.9吨的车身(还是净重),很难做到从容,何况还是一款主打豪华优雅的车。如果再是满载加开空调再加上坡的极端工况,那就很可能有些狼狈了。

  第三个影响,是安全。以车重论安全的观点早被证明不靠谱,这里也不再展开解释,主要讲车太重对安全带来的不良影响。最直接的,就是刹车性能,如果新E级只把车身换成重了300公斤的钢材,而其他部分和海外版本一致的话,本来应对轻300公斤车身的刹车系统现在负担增加了300公斤,如果刹车系统没有进行相应强化,那就埋下了安全隐患,这就有点细思恐极了。当然厂家肯定会想到这一点,我的担心是否多余,之后看看新E级的刹车距离测试成绩即可。

新E级的超重是否该批评?

  要上纲上线,我觉得没有必要,其实很简单,一分钱一分货,话糙理不糙。大家不是夸新E级定价比较合理吗,50万以内,你能买到接近S级的气场和面子,同级卓越的内饰和配置,厂家也不是雷锋,在其他消费者容易忽略的地方控制成本,也可以理解。讲真,无论品牌还是产品,新E级已经足够强大,销售端的加价也见怪不怪了。

  有分析称,北京奔驰如果生产和海外版本一样的全铝车身新E级的话,需要整个生产线的更新,焊接工艺、经销店维修工艺、配套设施也需要全部换血。随之带来的成本升高可想而知,如果这样的话,新E级的定价势必也高出许多,羊毛出在羊身上,同样话糙理不糙。

  再说了,超重300公斤,对国内消费者和奔驰E级的目标人群来说,也许无伤大雅。油耗?每年也就多几千块,不算事儿;操控?买E级的人恐怕更没几个在乎,他们只在乎大气,舒适,配置,这些E级都足够好;而且喜欢沉重车身感官体验的消费者恐怕反而还占多数。每一次开门关门那力度,那厚实的声音,也许都是车主炫耀的资本。你看,德系品质,多么扎实,和小日本那些轻飘飘的车就是不一样,嗯嗯。这样的场景,我们身边并不少见。

  可能真正让大家不高兴的,是对中国消费者的区别对待,明明有这个技术,却不带给我们中国消费者,似乎有点欺负中国消费者不懂车。一些网友的过激批评也可以理解,就像以前日系车偏爱老旧的4AT也备受吐槽一样。

关注“超重门”,是中国车市的进步

  其实冷静思考,奔驰E级的“超重门”只是当下厂家、市场、消费者互相博弈的一个权衡和选择结果,没必要上升到道德高度,我更愿意把事件放到更广阔的背景和视野下来评判。

  刚刚结束的里约奥运会并不是中国代表队金牌斩获最多的一届,却被很多人称为这是最好的一届奥运会,从唯金牌论到欣赏运动员们尽力就好,甚至开始反思举国体制和揭露兴奋剂丑闻;从感谢国家,不说人话到真性情傅园慧的走红和赞美凯领奖求婚……很多事放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终归还是进步了。

  中国的汽车市场也是如此,多少年前,很多人还是开口闭口日系车轻飘飘,不安全;或者认为涡轮增压和双离合就代表先进,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也接受了德系、美系的轻量化趋势,不再以开门声判断车好不好,以铁皮厚薄评判安全;以往消费者选车看车只知道样子是否好看,配置是否丰富,现在也更多关注质量稳定可靠,双离合是湿式还是干式?也不再以档位数论变速箱好坏……

  懂车的消费者总归还是在增多,“超重门”这事儿放在多少年前,恐怕消费者还在攀比谁的车更重呢!人们能从厂家刻意回避的,用户容易忽略的地方去仔细、深入、理性地了解、评价一款新车,这难道不是中国汽车市场的进步吗?

  也许多少年后,车企的工信部油耗造假也会遭受天价罚款了,“芝麻大的小事”也动不动就召回了;车展没有那些专程看明星的大妈了,而有车迷趴下身子研究底盘结构,兴致勃勃听厂家工程师讲解技术了……这一天真会到来吗?这么看来,奔驰E级的“超重门”只是历史进程里一个小小的代表事件,一个片段而已,也许以后车企还会有更多的“门”。

  =================================================

  《狒狒杨杨》汽车媒体人杨乐怡(肥罗)打造的新媒体平台,同时覆盖各大汽车、资讯及视频平台。内容以原创独到的车型、用车文化解读为主,还有独一无二的视频节目。总之,生动鲜活,分享干货!

auto.sohu.com true 狒狒杨杨 http://auto.sohu.com/20160825/n465940340.shtml report 11478 8月22日,备受期待和关注的全新奔驰E级长轴上市,接近S级的内饰和气场,9速变速器,还有迈巴赫的元素,低于上一代车型的定价,都赋予这款重磅新车多重光环,也让它的
最后修改于2016-08-25 12:34:06 阅读(0)
车图社

车图社

汽车最新实拍图片、官方图片。

娱车有关

娱车有关

与车有关?娱车有关!从汽车科技聊到文化。

汽车咖啡馆

汽车咖啡馆

汽车产业深度报道,权威信息解读。

凹凸榜

凹凸榜

用数据告诉你传播、品牌背后的真相,提供独立、专业的价值标准。

中国交通频道

中国交通频道

广泛的综合性交通多媒体发布平台。

极车制造

极车制造

解读前沿汽车科技,剖析精密造车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