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9月28日,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上海浦东分会、上海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主办的“2016上海(浦东)车联网峰会暨中国汽车互联网+创新大典”在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欧会堂正式召开。本次峰会以“智驾未来、创领先锋”为主题,吸引全国汽车产业界、车联网公司的行业精英齐聚上海,共议车联网时代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危机。
以下是主题演讲——“智能驾驶:车界新革命”嘉宾发言实录:
主持人:汽车观察主编刘小勇
演讲人:
1. 北汽集团新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荣辉
3. 滴滴出行副总裁、商业事业部总经理朱磊
4. 沃尔沃亚太区产品部高级总监吴震皓
5. 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教授、IEEE fellow 杨柳青
主持人:现在让我们开始大会的第二个讨论主题,“智能驾驶:车界新革命”。大家关注媒体报道会发现很多国内外的厂商,把智能驾驶到来的时间点奠定到2020年,也就是四年之后。四年的时间能做什么?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四年的时间我们能读完大学本科,是不是说明我们还是高中生的水平呢?甚至是初中生、小学生的水平呢?
而智能驾驶,它称之为“革命”,革命它不光是智能厂家和IT企业的事,它成为全世界的事,“革命”的这个词听起来很好,它很浪漫,很豪迈。我作为专业的文艺女青年非常喜欢这个词,但是作为专业的主持人来说,革命这个词它可能会失败。比如说风口、必然趋势、井喷等等。
我想这是我们大家都想听到真实的心声,现在让我们请出以下环节的嘉宾出场,看看这些企业在智能驾驶的领域是否有勇气迎接时代的到来,让我们大家请出本环节的嘉宾。
荣辉:无人驾驶对未来有5大影响
荣辉:大家上午好,今天主要是讲三个内容。第一个,北汽无人驾驶现状是什么。第二个,无人驾驶对未来有什么影响。第三个就是我们下一步的计划。因为只有7分钟的时间所以我们重点讲一下第二个,无人驾驶对未来产生什么样的重大影响。
第一个,北汽无人驾驶汽车就两点。北汽今年在无人驾驶方面走了两大步,两个第一。第一个第一是我们在北京车展上用了7000平米的场地,在世界上第一次公开场合展示了无人驾驶。为什么说第一次呢?因为以前你们所接触到的所有无人驾驶都是通过媒体、通过网络、通过视频去看的,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我让所有人,只要你对这个感兴趣、只要你报名你都能亲自坐这辆车,这是我们走出的第一大步。
第二大步,作为一个企业不是说展示完就没有了,我们要把产品卖出去。因为我们是企业,要有产品销售,要产生内容。第二大步是我们做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人驾驶的商业画像,这是今年7月6日在北京签约的,我们在辽宁盘锦第一次把无人驾驶引入到人类日常生活中。你可以看到,这是在盘锦的环境,全长的红线表明将来无人驾驶的运营环境,全长22公里,来回大概44公里。下一步再去盘锦这个景区玩的时候,你坐的就是我们的无人驾驶车。将来在参观或者游览这个景区的时候你乘坐我们自己的无人驾驶汽车,到满负荷的时候整个厂区有三个类型的无人驾驶汽车在运行,大概会有一百多台的无人驾驶汽车。
第二个大概用4分钟左右的时间,今天只有7分钟。重点讲一下无人驾驶对未来产生的重大影响。汽车现在从有人开变成无人开就会对整个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因为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时代。
第一个巨大的影响是什么?汽车的保有量会下降,这和蔚来的李总讲的有点矛盾。我们认为未来汽车的销量会下降,这也是有理论依据的,因为我们在全世界现在开始做无人驾驶,我们在国外做的项目和当地政府制定的目标就是如果无人驾驶开始取代有人驾驶的话,我们会把整个国家的汽车保有量降低到现在的四分之一。所以你想想这对整个人类生活产生多大的变化,第一个产生最大变化的首先是销售汽车的企业。如果汽车的销量降到现在的四分之一,谁会活下去?这是无人驾驶到来之后会对未来整个社会产生的第一个变化。
第二个变化,整个生活习惯改变了。因为汽车是无人驾驶,所以在未来绝大部分人是不会拥有一辆汽车的。你使用汽车的方式就是在手机上操作一下,你什么时候想去什么地方预约一下,之后在你预约的时间和地点那个车会把你载到下一个地点。绝大部分人的使用汽车的方式不是我去找一个车辆,或者到车库找我的车开到目的地,再去找停车的地方再去真正的目的地。不是这样,将来车和你有关系的就是你使用的时间,在这之前和之后都和你没有关系。
还有一个巨大的变化是整个社会交通事故的数量会急剧减少,减少到大概什么程度?现在整个交通事故统计下来有93%是因为人为因素造成的,如果把人为因素去掉,整个社会的汽车交通事故会降低到现在大概的十分之一。这里有一个误区,希望大家认识到。我说交通事故降低到现在的十分之一,没有说交通事故消失掉。将来无人驾驶汽车还是会出事故,还是会出各式各样的事故,但是整个交通事故的数量会减少。
汽车车辆拥有者身份的变化,人人拥有一辆汽车的时代在人类历史上就这么一百多年。很快绝大部分人不会拥有驾照、不会拥有汽车,因为汽车共享。你不需要为那些汽车额外的开出去付费,很简单一点,现在我在北京上班走一个小时意味着我下班回来要一个小时,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每天22小时汽车是停在那里的,这是一个巨大的浪费。尽管停在那里,我还要为它的保养、为它的保险付钱,将来这一部分费用都会消失掉,所以车辆拥有者的身份发生了变化。
下一个是工业结构的改变。因为汽车变成无人驾驶,整个工业结构会发生变化。第一个受到巨大影响的我不说消失,我说的是受到巨大影响的行业就是传统汽车行业。如果传统的汽车行业不做改变,未来就像诺基亚和摩托罗拉一样很快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消失掉。为什么我作为北汽,一个传统车厂出来的人要这么努力的推广无人驾驶汽车,是因为我们有危机。
下一步最大的变化是社会结构的变化,如果紧紧把无人驾驶汽车想象成让你的交通更便捷了,那么你对无人驾驶汽车的理解还太浅了,这是一项革新性的技术。它最后必然导致人和人的关系社会结构的改变。关于这一点我推荐一本书,大家看一下上一个工业革命到来的时候对社会改变是巨大的,这本书是《英国工人阶级的现状》。当时针式纺织机出现了之后,整个英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无论是城市结构、无论是阶级属性还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人驾驶汽车带来的变化绝对不会小于那一次技术的变化。
陆惟一:无人驾驶存在技术瓶颈高成本造价是关键
陆惟一:刚才北汽的荣总反复强调7分钟,我深有感触,因为奇瑞的每一辆车,每一个项目都是从我手上出去的。所以这个时间执行力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我试图也控制在7分钟之内。
今天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是智造未来、共赢出行。今天的话题是在出行上面。刚才很多专家和老总都谈了智能出行、无人驾驶、智能驾驶。但是,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社会的需求在哪里?我相信每一家企业,首先是了解市场的动态和发展方向。现在用户的需求是什么?就是安全、舒适,也要有个性化、智能化,这是我们的客户(消费者)有这个需求。另外就是我们现在的社会矛盾在哪里?社会上出现哪些问题?比如说车的低效率使用,还有交通道路的拥堵等等,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去解决的。技术的发展方面我们慢慢在往半自动驾驶的方向发展,多种因素形成了我们对智能车甚至无人车的需求,所以我们才要进行这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带来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等的技术。
现在发展的瓶颈在哪里呢?大家可以把无人驾驶的车想像成一个机器人,只不过这个机器人是用轮胎走路,所以技术上还是有很多瓶颈。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高清地图和网络安全方面。还有就是法规,我们的法律还不健全,基础设施还没有跟上,所有这些事情都会对我们的发展带来瓶颈,所以在发展过程中要逐步解决这些瓶颈。
自动驾驶有两条路径,一个是车自身的智能化程度,也就是说这个车的智能化是不是真正的像一个机器人一样自己行走,见人就停,看着快撞了就停下来。我在很多视频、广告宣传上都看到了有很多智能车顶上装了激光雷达、传感器等等,这个代价是很高的,最终我们的智能车是需要有人来买单的,是客户来买单还是谁来买单?所以车的智能化与它的制造成本很关键。另外是从互联网的角度,希望用网络控制,让这个车更智能化。所以从车本身的智能化和网络的智能化两方面着手,可以让车的成本、造价得到控制。
如果要做成这样一件事,仅靠互联网公司单独来做的话也是做不成的。如果靠传统车企的话,如果它的思维不改变也是有很大的瓶颈。传统车企有它的优势,它有成熟的开发流程,有强大的研发实力等。而互联网是新兴企业,从智能化方面考虑,我们认为这两者的结合可能是智能车的未来。
对于奇瑞来说,我们会把人、车、生活这三者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个结合在最近的两代量产产品中都有体现。像最近上市的瑞虎7已经可以和人的生活圈保持紧密的联系,让生活更方便。我们计划在2018年,首先实现高度自动化驾驶,这是逐步的自动化的发展规律。在2020年我们将会完成智能制造的愿景,实现全自动驾驶。奇瑞的宗旨是让客户更加感到安全、更加舒适,让我们的客户更加满意,这是我们的造车宗旨。
下一步,北汽要在全球开始推广无人驾驶商业化。我希望和各地的政府合作,把我们无人驾驶项目一个一个落地,谢谢大家。
主持人:我们从陆总讲话里听到一个词就是无人车,类似有自动驾驶、智能驾驶,说明考虑这个话题是非常超前和非常新的话题。
我们今天能够认知讨论和这个话题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我们有请滴滴出行的副总裁朱磊先生发表演讲。
朱磊:滴滴试驾可充分发挥数据价值
朱磊:目前滴滴商业打造的基于试驾的新车体验平台,想凭借互联网技术与数据能力,帮助汽车行业,用体验拉近厂商与消费者的距离。我们希望为业界搭建一个开放的平台,让整个技术可以深刻的沉淀下去,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价值。
从滴滴的角度,我们也愿意从产业的发展方向做一些变革和产品,为当前的业务也好,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模式也好,带来一些新的增长点。从基本的数据上可以看到,整个平台的用户,包括平台的订单还是增长的,这个和传统互联网的数据有一个巨大的差异性。
传统的互联网的数据跟人实际的、个体的数据是有差别的。数据对于很多技术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没有顶层技术采集核心的支持,就没有办法支撑起来。
目前的数据量,每天是70TB,90亿次路径规划。在数据上,无论是从产品制造类、还是细分行业,从全球的产业来看,都基本上有一个相对的成熟阶段。所以我们在规划中,是会搭建整个顶层数据,把这些技术与业界开放出来,这些数据有太多实际的用处与价值。
对于区域来讲可以做运营管理。比如上海或北京,早晚高峰的效应会很大。很多厂商也在获取车辆信息的采集,比如一台车在上海的平均时速和在成都的表现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些数据无论对于有人车还是智能无人车的研发,都是有帮助的,我们也会和车厂做完全的数据匹配。
另外一个核心区域,就是对整个车辆的投放。我们希望未来各个城市不同区域之间形成合力聚焦,对于城市特定的区域来说,可以调配不同区域的车辆。这些东西对于整个城市的交通管理,包括整个城市未来带的建设会起到巨大的作用。
刚刚嘉宾也提过无人车出台之后,车量是增加还是减少的问题。从我们的角度来说,这一点不会太去做一个预判,用整个共享模式,来把多种交通数据便捷、快速的提供给商户,这个也是我们的目标。
主持人:谢谢朱总,滴滴作为全国最大的出行平台,它每年都在积累数据,这些数据有多大的含金量,对汽车产业有什么帮助也做了简单的透露。
接下来我们有请沃尔沃汽车的吴总。
吴震皓:沃尔沃自动驾驶注重人的需求
吴震皓:今天我个人的主题是沃尔沃关于自动驾驶的一个路线图,或者说是下一步的计划。在这里我想先分享一下我个人的小小体会。我本人过去两年在瑞典工作,今年夏天刚从瑞典回来。回来之前我去挪威度假,带着家人自驾,每天大概开车3个小时。我家人都觉得我很累,但是我其实觉得非常享受,因为我觉得在那些山区里面景色非常漂亮。这样一种驾驶感受会希望用自动驾驶来替代吗?但是我回到上海之后,每天上下班各需要一个半小时,这个时间我就觉得如果有了自动驾驶技术,能够帮我省下这些时间让我睡觉也好、工作也好,可能对我个人来说是一个有效的解放。这也是我们沃尔沃在自动驾驶方面目前的一个主要看法,就是我们的自动驾驶首先是在通行的阶段来实现,而不是在所有的路段。我相信在通行的路段,尤其是在中国的主要大城市,北京、上海是最需要这种驾驶的。
沃尔沃在自动驾驶方面,我们其实已经在大步地往前走了。前两年我们已经开始陆陆续续地在瑞典总部进行阶段性测试,我们计划今年开始在瑞典的一个项目,这个项目不仅仅是一个研发项目,我们会把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车放在真实的路段上,不是所谓的测试路段,是真正的公共路段,首先由工程师来测试,逐渐在2020年左右让消费者来体验。这个项目在瑞典也是与大学和很多合作伙伴一起来完成的。我们在中国目前也有这样一个雄心,希望越快越好,计划明年就会在中国至少选取一个城市开始类似的测试。目前我们正在与国家的法律法规部门及我们相应的合作伙伴商榷相应的细节。
我们计划至少要有100辆车,至少在全球4个地点,瑞典、中国、美国、英国至少每个点有50辆车,通过大规模的测试来进一步验证我们的技术。这个技术已经到了相对成熟的阶段,但是我们相信中国的路况条件和北欧、美国可能都不太一样,所以我们需要实际的路测来验证我们的技术是可靠和安全的。
沃尔沃在自动驾驶方面不仅考虑到车的技术,更考虑到在车里面人的感受,尤其是这个驾驶人在实现自动驾驶之后有没有新的需求,有没有需求的变化。
虽然说在自动驾驶方面不是沃尔沃主要的路线,但是我们也不排斥和一些其他路线的公司进行底层的技术合作,我们在这方面已经公布了大规模的合作。车辆是沃尔沃的车辆,第一是因为沃尔沃在安全方面的口碑,第二方面是在技术方面的积累,这个车不是普通的车,在普通沃尔沃的基础之上进行改装的车。在这方面,沃尔沃不仅是作为一个汽车厂家自己一个人在研究,而且是和供应商,尤其是和这些新兴厂家的在合作中共同推动自动驾驶包括无人驾驶在未来的发展。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吴总的分享,我们今天的嘉宾阵容堪称完美,既有整车企业又有互联网企业,既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而我们今天唯一的媒体嘉宾杨柳青教授来自美国的科罗拉州立大学,下面有请杨教授。
杨柳青:平行驾驶 为理想与现实缓冲
杨柳青:很高兴今天有机会能够在这么一个大咖云集的盛会讲一讲我们的思路和、产品和系统的情况。首先我自己作为理科的“书呆子”很喜欢看科幻,相信在座都有类似的经验。从电影院里看了这些激动人心的无人车、电动车、智能车满天飞很舒适,出了电影院还要面对喧闹的都市、堵车,慢慢地开车回家。今天听了这么多大咖的演讲也有一种类似的感觉,脑子里出现的都是一些非常舒适、非常智能、非常干净的智能车、无人车。可是出去之后面对现实的时候,好像差距很大。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和与合作者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王飞跃教授、合作了十多年在做的智能车平行驾驶,我们想分享一下如何从现在走到未来,如何在中间现在和理想共存的阶段能够实现安全、高效的驾驶。同时感谢我们的合作方,苏州派瑞雷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智能车综合技术研发与测试公司,五方智能车科技有限公司。
车的智能化历程根据欧盟2015年的发展路线六个阶段,从完全手动驾驶到软件辅助手动驾驶一直到完全无人驾驶。从现在这个阶段来看,我们觉得主要是完全手动驾驶一直到局部模块无人驾驶以及很少量的、测试性的有限无人驾驶和完全无人驾驶,刚才包括沃尔沃的吴总也提到很多车联网的车、无人驾驶的车未来会在路上行走。现状大部分的汽车属于零到二级,完全手动驾驶、软件辅助手动驾驶或者是局部模块的无人驾驶。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些不同层次、不同智能等级的车将会共存,我们很难从现实一下子跳到所有的车都很聪明,所有的车都是无人驾驶的状态。不止是如此,像刚才沃尔沃的吴总也谈到,在某些驾驶环境下或者对某些驾驶人来说,他可能觉得驾驶的乐趣超出了一切,我买车就是为了驾驶感,有些人还说买要买手动车。如果说你非要给我一个强加在这上面的无人车,那么驾驶的乐趣就没有了,即使是理想的车都很聪明,可以自己开的情况下有些人还是愿意手动驾驶,或者是在某些比较享受的路段上无人驾驶。在从现在到未来的车的智能化过程中,各种各样的车是会共存的,不仅有电动车,还有烧汽油的车,还有上世纪的车在路上开,如何让这些车能够安全地共存在一起呢?这是一个问题。
刚才奇瑞的陆总也提到,无人车相当于是机器人。既然谈到机器人,又免不了回到科幻上面,喜欢看科幻的可能听说过机器人三定律,想象以后、包括比较有名的电影,是未来都被机器人占领了,例如施瓦辛格的《终结者》。回到现在,机器人可能会失控。家里有一个按摩椅,按着我脖子的时候我就想要是它失控了怎么办。特别车是超高速的,即使在很逻辑的设计下,机器人也会在三定律有效的情况下出现事故,对人造成伤害。你如何能真的鼓起勇气坐在无人驾驶的车里,在高速的场景下或者是人流涌动的街道上很安心的地坐在车里工作,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针对现在的问题以及现在和未来共存的现实和理想之间的中间地带,我们提出的思路是平行驾驶。平行驾驶的理论基础是ACP理论,这个理论王教授已经做了二十多年的研究了,我在12年前开始跟他合作把这个引入到智能交通领域,提出了“平行驾驶”的概念。在这就不过多的给大家讲这些过于学术性的东西了。
平行驾驶方面,我们的想法就是你会有一个物理车,这个物理车我们叫智能车。智能车可能有不同程度的智能,可能是完全手动但是加了一点点,现在很多车都有雷达,比如位置信息、倒车雷达,这种情况下就是完全非智能的车。如果是无人车呢?完全智能化的车,因为每一个车都在虚拟空间有虚拟车的对应,我们叫i车,平行控制中心所有车,i车是抽象的,都在平行控制中心有所体现。在平行控制中心你可以做中心控制的全局优化,这里面你不仅可以对交通做优化,而且对于前面讲到的很多电动车,我们可以跟智能电网、调峰、添谷进行联合优化。因为时间关系,基本的概念就是这样。另外也是十年前我和王教授提出软件定义智能车,在i车上把智能车不同层次的智能进行不同的软件定义。
我们的合作单位平行驾驶无人车的研发公司是苏州派瑞雷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测试基地是在常熟,中国智能车综合技术研发与测试中心。我再做一个小广告,10月13日到16日是第八届全国无人车大赛,是在常熟中国智能车综合技术研发与测试中心进行,希望大家都能看一看我们现在的无人车比赛。我就说这么多,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