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搜狐汽车 > 车文化

当新造车团队变成移动出行服务商

GeekCar 阅读(0) 评论()

  原文链接:http://geekcar.com/archives/51975

  微信号:GeekCar

  

  想必大家已经被网约车新政的消息刷了好几天屏,其中涉及到了对于车型的具体要求,比如轴距排量等等。其实不管有没有这个新政,在移动出行、共享出行的新时代,人们对于汽车的需求,都在或多或少的发生变化,比如说,汽车厂商可能会为移动出行平台推出定制化车型并进行柔性生产,又比如,新能源车可能会因此更加热卖……

  看起来,汽车厂商和移动出行的联系,未来会越来越紧密。而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来说,这种联系也是必然。

  巴黎车展的时候,有个新闻在热传:大众汽车集团的 CEO 穆伦说,「全新移动出行服务业务会成为大众集团的第 13 个品牌。」

  同时他们还定了个小目标:在 2025 年之前,这个品牌要成为城市移动出行服务提供者的前三名,并且在欧洲市场占据领导地位。

  其实在「移动出行」这件事上,大众做的不算早。去年在法兰克福车展上,那几个德系品牌就不约而同的说要转型成移动出行服务商,宝马奔驰在好几年前就有了自己的分时租赁项目,在美国的福特通用更积极,对于各种移动出行服务(分时租赁、自行车共享、班车共享等等)的布局越来越全面,并且在不断的寻找把自动驾驶和移动出行相结合的可能性。

  趋势就是这么个趋势,基本所有汽车厂商都意识到了,并且正在转型中。只不过因为体量、战略等因素的差异,转型的速度也不尽相同。

  不管是「离经叛道」还是「因势利导」,不管是「被逼无奈」还是「大胆创新」,传统汽车品牌已经走在做移动出行的路上了,而我们国内这些「新造车团队」呢?把他们关于对于移动出行的看法和做法加以梳理,也能发现一些有意思的东西。

  威马汽车

  最近比较受关注的威马汽车在这方面比较积极。在前阵子的一个论坛上,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演讲时也明确的说,相比于汽车制造商,他们更是一家智慧出行服务提供商。而在威马的汽车跑上路之前,人们就能体验到他们的出行服务。

  

  从威马创始人沈晖接受采访时透露的信息来看,他们会同时在线上、线下两方面布局出行服务,可能会包括充电、代泊、代驾、汽车金融、后市场等。

  那个发布会上,滴滴出行也过来站台,所以也不排除他们会和滴滴有一些合作,我们手里也拿到了一些这方面的信息,比如,无缝对接滴滴服务、针对威马用户专属优惠;滴滴出行提供平台,供威马展开分时租赁或组织车主加入汽车共享;威马为滴滴平台上的车辆提供维修保养等线下服务;双方建设或整合充电网络……

  

  计划看起来有点大,其中很多内容,目前也都有公司在做,这很考验威马的整合能力。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车子。对于威马和其他新造车团队来说,脱离了产品谈移动出行,都有点儿不完整。

  蔚来汽车

  前一阵,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也谈到了自己对于移动出行的看法。

  他觉得移动出行的发展并不会降低新车销量。但是像滴滴这种专车模式,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加剧了交通拥堵。

  他似乎更看重在车内场景下的体验,而不仅仅是把车作为一个出行工具来看待。

  至于在移动出行方面的布局,蔚来汽车并没有在公开场合说过太多,不过李斌个人对于移动出行方面做了不少的投资布局,比如摩拜单车,比如 P2P 租车。这些布局未来是有可能和蔚来汽车产生联系的。

  

  乐视

  乐视恐怕不用多说了,控股易到用车,建立自己的分时租赁品牌「零派乐享」,算是对移动出行最典型的布局方式,除此之外,他们在充电服务方面也有布局。

  其实,做移动出行,就是在做生态……

  车和家

  微型电动车(SEV),是比传统汽车、电动两辆车更适合用来做分时租赁的硬件,这正好是车和家的产品路线。我相信李想一定是想过这件事的。

  SEV 车型占地面积小,更容易解决停车问题,也不需要过多依赖充电桩,单车成本更低,相比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同等投放数量情况下投放成本也要低得多,车和家将来不做共享用车,就有点可惜了。

  何况他们的定位就是」城市智能交通服务商」。

  Future Mobiltity

  有腾讯、富士康背景,名字翻译过来就是「未来出行」,公司愿景是「提供面向未来的个人出行解决方案」,他们也从一开始把自己定义成了移动出行服务提供商。

  但是,具体的计划或框架,他们并没有怎么对外公布。不管是车子还是战略,他们到现在为止,还在保持神秘。

  出行服务商的必然性

  事实上,不管是新造车团队和还是主机厂,从造车到出行服务商的转变是存在一定必然性的。毕竟在未来,很多时候你不需要拥有一辆车,更多是享受基于车辆所带来的各种服务。

  技术创新会导致商业模式的变化。特别是在未来,当车辆的驾驶不需要人去干预的时候,车内时间、空间的开发价值会更大。这就好比手机在很早之前主要的功能是打电话,但现在已经成为了人们体验移动互联网服务的入口。未来,汽车也必然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脱离交通工具的唯一属性。

  目前来看,光是承载着交通工具属性的汽车,就需要很多合作伙伴的配合,例如供应商、主机厂、经销商、售后等等。当汽车承载的服务属性越来越重的时候,其中的参与者就更多了,远比我们见到的要多,参与形式也更加多样。传统行业、金融行业、互联网行业、服务行业等等都会是其中的参与者。

  只不过,对于很多新造车团队来说,无论在资金、技术等各种资源上都无法和传统主机厂多年的积累抗衡。所以说,盲目的模仿福特通用宝马等大车企那样自建服务体系,显然不是明智的选择。另外,我们也都能很清楚的感知到,目前很多基于出行的服务已经发展的比较健全,只是缺乏系统的整合。这也是为什么类似抱团合作的方式会更适合新造车团队。

  在我们刚才所列举的新造车团队中,威马汽车已经把提供出行服务的场景做了一些设想。比如,在自动驾驶时代,威马用户在上班的时候,可以通过滴滴把车共享出去。滴滴通过积累的大数据,分析出每个地区的运力需求不同,从而向无人驾驶的汽车发出指令,调配车辆满足每个乘客的需求。完成了服务之后,汽车又能自动驾驶到充电桩充电,甚至完成保养、维修等各种操作。当车辆完成工作或者车主有用车需求时,车辆又能自动驾驶回到车主手中。

  

  当然,以上只是假设,但是不一定无法实现。而完成这些场景,其实需要造车团队、出行平台、无人驾驶技术服务商、电信运营商、导航服务商、充电企业、后市场服务商等等角色的参与。在威马汽车已经公布的合作伙伴名单中,我们也都见到了类似华为、腾讯、地平线机器人等等核心的企业。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出行衍生的需求会更多,参与者也会更多。

  我们以华为和腾讯为例,看看他们在移动出行方面的行动和想象。

  在智慧交通的大生态里,华为擅长的是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和分析,以及在物联网里,各种端、各种节点,向数据中心汇集的网络,比如高速公路的 ETC 系统如果要全国联网,华为就能共享非常大的作用。

  而致力于「连接一切」的腾讯,优势在于云端和大数据。举个例子,腾讯有一个产品叫「优图人脸识别」,在汽车的应用场景里,它的用处可能是这样:当人走到主驾驶位置的时候,车玻璃会对人脸进行扫描,以此来判断此人是否是车主;同时根据扫描的结果,可以自动调节座椅、方向盘位置、氛围灯颜色等个性化设置。

  对于用户来说,要实现这些场景,必然需要一个入口搞定出行相关的需求。换句话说,这件事首先需要主导者来整合所有服务。显然,汽车制造商会是很好的选择。毕竟任何服务都需要一个载体,出行服务的载体是汽车。基于汽车才能衍生出更多服务的想象空间和可能。

  另外,从历史进程来看,造车者也一直都在做着整合的工作。现在,他们只不过是要从整合汽车逐渐向整合服务过渡。

  新造车团队做移动出行:还有很多挑战

  总结可以发现,虽然具体说法有差异,但是各家公司都很愿意把自己定义为出行服务提供商。

  原因很简单。

  一方面,传统整车厂的压力。他们都开始把自己往这个方向上包装,并且开始渗透到移动出行领域,以此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作为一个新汽车品牌,如果还停留在造车卖车的层面上,和传统汽车品牌相比,就更占不到任何便宜。

  而且,国内的出行市场相对来说对大家都是平等的,在这方面,创业公司和传统品牌有的拼。

  另一方面,各个新造车团队都很重视「用户」这个环节,如果不提供比传统车厂更好的服务,很难打动别人去买用他们的产品。所以还是想尽办法让用户更爽吧,那不如就去关心他出行场景里的方方面面。

  当然,也不能避讳的是,「出行服务商」确实比「造车卖车的」听起来更高大上,格局也更大,有利于品牌、资本等各个方面的运作。

  但是,就像前面说的,要做移动出行,前提还是怎么把车造好,这是哪家都绕不过去的事情。

  而对于体量有限的初创造车团队来说,做出行服务意味着要付出巨大的资源和精力,怎么合理分配有限的资源也是个问题。饼摊的太大可能也不好吃。但是再回到开头的话题,在工业 4.0 时代,和传统汽车厂商相比,新兴品牌更容易「转身」,他们对于移动出行时代的变革,可能会更快的做出适应性调整。

  ————————————————

  原创声明:本文为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否则我们将以举报处理,谢谢合作!

  GeekCar,汽车科技新媒体,专注于智能汽车、车联网、新能源等前沿汽车科技与产品,致力于让交通生活变得更美好。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请搜索微信账号:GeekCar

auto.sohu.com true GeekCar http://auto.sohu.com/20161014/n470252555.shtml report 8292 原文链接:http://geekcar.com/archives/51975微信号:GeekCar想必大家已经被网约车新政的消息刷了好几天屏,其中涉及到了对于车
车图社

车图社

汽车最新实拍图片、官方图片。

娱车有关

娱车有关

与车有关?娱车有关!从汽车科技聊到文化。

汽车咖啡馆

汽车咖啡馆

汽车产业深度报道,权威信息解读。

凹凸榜

凹凸榜

用数据告诉你传播、品牌背后的真相,提供独立、专业的价值标准。

中国交通频道

中国交通频道

广泛的综合性交通多媒体发布平台。

极车制造

极车制造

解读前沿汽车科技,剖析精密造车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