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雪铁龙旗舰复活,C6以18.99万的起售价正式上市,直接面瞄准迈腾等对手,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未来的市场表现值得期待。而大众辉昂以34.90-65.90万元的售价面世,群众表示:皇冠有救了!
车坛柴米油盐酱醋茶,上周还有这些事儿……
1、北汽集团造飞机
北京通航常州基地竣工,及泛太平洋航空首架P-750飞机也正式下线,P-750正是北汽集团参与制造的飞机。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表示,基地将形成年产70架P750的生产能力,后续将逐步开展飞机展示销售、试飞交付等通用航空全产业链业务。
此前,比亚迪“云轨电车”在深圳首发,助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而北汽则造起了飞机,P-750飞机实现国产,对航空制造业的意义不言而喻。另外,中国通用航空机队并不大,这也将是国内市场的一块“大蛋糕”。
2、胎压监测成标配
《乘用车轮胎气压监测系统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已经被相关部委敲定,意味着将来在国内市场销售的汽车(全系)必须搭载胎压监测系统。就此“要求”,相关部门早在2013年初就已经开始着手。
作为汽车与地面接触的唯一零部件——轮胎,重要性可想而知。因胎压过低/过高而导致的交通事故不在少数,除了突发因素造成,还有就是车主往往忽略轮胎的检查。胎压监测这一配置并不普及,新政的出台将有效降低因胎压异常而发生事故的几率。
3、柴油车国六标准出炉
国内,重型、轻型柴油车国五标准将分别在2017年7月1日、2018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然而,更加严厉的柴油车国六标准(征求意见稿)也已出炉,自2020年1月1日起,不符合该标准的新车不得生产、销售、注册登记。
在国内,柴油在乘用车上十分不受待见,也因如此,大众的“排放门”对中国车市影响并不大。柴油车国六标准的影响还是在货运车辆上,对乘用车影响甚小。
4、苹果放弃造车
苹果公司此前曾宣布研发自动驾驶汽车——icar,如今看是要“夭折”。苹果表示,由于领导层频换、发展策略不明,需要重新评估造车项目。负责汽车底盘研发的数百名硬件工程师、120名软件工程师或被裁员或转移部门。另外,自动驾驶项目还将继续研发。
作为手机巨头,苹果跨界造车还是隔行如隔山。苹果并没有找一个整车制造企业合作,在汽车零部件供应链方面,一个科技公司还是难以解决。如果作为科技巨头的苹果,放弃专研自动驾驶技术,这可就说不过去了。
5、LYNK&CO概念车发布
日前,LYNK&CO发布了01概念车和LYNK概念车两款概念车,LYNK概念车(四门轿跑)并没有量产计划,而01概念车则是明年量产上市的首款紧凑SUV,搭载1.5T三缸、2.0T四缸发动机,以及混动/纯电动系统。
LYNK&CO(凌克)是吉利沃尔沃联合打造的高端品牌,定位指向大众、丰田等主流合资车企。新车量产上市后,在国内攻入吉利无法触及,沃尔沃无法下探的市场。另外,凌克还将打入欧洲、北美市场,将国货推向世界。
6、乐视LeSEE Pro概念车明年量产
10月19日,乐视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发布会,乐视汽车LeSEE Pro完成了首秀。Pro是LeSEE概念车的升级版,搭载乐视自主研发的高效电动系统,动力补充采用电磁感应式充电技术,特点在于简单、方便、降低对场地的要求。
乐视造车的步伐不断加快,不过面临的考验可不少。苹果已经放弃造车,乐视同属IT界,在量产、市场推广、产品可靠性等方面,还隔着重重大山。
文丨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