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搜狐汽车 > 车文化 > 大众

不断超越只为更好的你,谁25年只讲一个故事?

汽车有文化| 微信:Autocul

汽车,故事里的事

100多年的汽车历史里,并不缺乏传奇和故事。

虽然男人对驾驶的操纵欲更强,但是第一个开车的是女人。这位名叫贝塔·本的女士是汽车先驱卡尔·茨的妻子。1888年贝塔·本带着两个儿子偷偷把丈夫发明的车子从德国的曼·海姆开到普福尔茨海姆城里。据说,想通过此举公众展示丈夫多年来新发明。事实也是,这辆车让整个汽车工业史由此发轫

  

  卡尔·和其发明的第一辆汽车

世界上最成功汽车福特T型车,它是汽车史上第一部可以在生产线上大量装配,让人有能力购买的四轮代步工具。第一个汽车上使用充气轮胎的人是法国的米其林兄弟。1894年米其林兄弟发明了充气式轮胎,车轮告别了易裂的木头和生硬的金属。

最早试制成功汽油汽车的是德裔澳大利亚人齐格菲·马克思1875年他试制成功了汽油汽车,这部车现保存在维也纳博物馆。

  

  福特T型车

“事物的发展有时真的就像讲故事一样,各部分连结在一起,构成一个高潮;它们明显地相互帮助。回溯起来,我们会觉得,在一连串的事实里,虽然没有驾驭它们的肯定的目的,但是事实却像戏剧一样,有开场,有过程,有结局。”美国著名的哲学家与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在《实用主义》中陈述的观点延至市场领域,如一个品牌的塑造,最初的愿景和最终的效应并非一厢情愿的发展。

因而,“我们所碰到的一切事物都有它本身的持续期间和规模大小,而这两者又模糊地被一种‘多余’的边际环绕着。”捷达,作为一个车型品牌标本,它的发展也曾被很多始料未及的“多余”环绕,与一些夭折或者萎缩的品牌不同,它成功地在故事的“多余”插曲中跃然而过或借势而起。

捷达,故事的主角

幸运的是,捷达品牌的领导者们没有犯一些经典错误,那就是认为“整个世界讲的只是一个故事”。其实,捷达不仅不缺乏故事,尤其不缺乏“第一”的故事。

第一个使用自动挡。第一个引进ABS系统。第一个全系列发动机电喷化。第一个装配柴油发动机……

  

捷达为中国汽车制造业新技术的应用走出了许多个第一步。那么,什么是捷达品牌“第一”的故事,这些故事的要义是什么?

可以说,捷达品牌的故事,是一部在时代激荡下的宏大叙事。它的故事就像是一根绳子,其中每一个纤维都代表着一个单独的故事,而一根绳子的横断面就是一个绝对的单独事实,因而,全系纤维拧成的绳子,包括了一连串的事实,这些事实让故事丰富多彩,更让捷达品牌被赋予了活力,闪现出光芒。

简言之,这个故事的主角很多,每一个纤维都那么的坚韧,拧成的几股力量都那么的有力,他们是创业者、决策者、消费者……他们相互交织,甚至会相互冲突。但是,他们共同牵引着这个品牌的向前、向上生长。

观察捷达品牌,正如威廉·詹姆士所提醒的,“在听叙述生活历史时,我必须暂时转移对我自己历史的注意力”。因而,一片空白地去倾听一场细节的口述、勾画一段历史的轨迹、去描绘一幅画卷的色彩、去重现一些往事的硝烟、去展望一个品牌的未来,这是合适的选择。

100多年的技术和文化积淀,铸就了汽车业的辉煌史诗,汽车成就了汽车天才和汽车企业,汽车天才和汽车企业通过汽车影响着社会和国家。当大规模高科技生产线成为汽车制造企业的标准配置,当层出不穷的创新从汽车业内喷薄而出,只要汽车为一个国家装上车轮, 一个国家的社会结构就会由此改变。

汽车业之于中国的市场经济的意义,堪比百年前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人们在精神上获得了空前的解放”,“使民主共和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

中国的汽车社会突飞猛进,汽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推动了社会的变迁。优秀的企业是汽车社会良性发展的基因,优良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推动了汽车社会的有序发展。

  

  199271日,一汽-大众首款车型捷达正式上市,很快便风靡全国,迅速占领中国汽车市场。

一个喇叭的故事

对于中国汽车生活来说,具有符号价值的品牌就是捷达捷达是时代脉搏催生出的典型符号。与同时代其他符号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符号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而捷达则历久弥新。

最初,捷达轿车都在使用由大众美国装配厂供应的发动机,装的是一颗不折不扣的“美国心”,1996年7月10日,一汽-大众轿车工程中投资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项目发动机车间全面建成投产,一时间放眼国内没有超越者。

生产出第一辆捷达轿车,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而将捷达这一品牌国产化,却是一种从有到精的过程,其间所需要的不仅是勤奋踏实,还要有百折不挠的勇气。一汽-大众人回忆当年初涉国产化的那段岁月时,都会不由自主地的感叹那真的是一条充满荆棘的险路。

  

  1991125日,第一辆国产捷达轿车在长春组装下线,从此,中国的轿车工业真正进入了大规模生产时代

喇叭,这是轿车上使用频率并不那么高的一个配件。然而当年就因为这小小的喇叭一汽-大众的员工与德国专家还闹出了一场不小的误会。当一汽-大众的员工看到德方对国产喇叭提出了比德制喇叭更高的生产标准的时候,一汽的技术人员无不充满费解。

面对着脸上写满疑虑和愤怒的中国同行,德国工程师却不慌不忙地带着他们走出厂区乘上公共汽车。德国工程师一次次地数着路上鸣笛的声音,仅仅经过5站,已经记录了近200次鸣笛声音。“在德国,人们一天的鸣笛次数控制在10次左右,而在中国道路情况复杂,这远远不够。”德国工程师给出了答案,也让中方的技术人员懂得了都是装在捷达上的喇叭,为何中国捷达喇叭就必须要比德国捷达喇叭更加结实耐用。

与此同时,捷达的品牌精神深入人心,耐用、安全、结实……德系车严谨的制造工艺和坚持不懈的创新与完善,捷达用成熟的技术、良好的口碑、低廉的零配件以及丰富的维修网络和广大的市场保有量建设经营着自己的品牌,虽然经过技术创新、车型改款,但品牌所坚持的初衷从未改变。

故事属于更好的你

2006年7月15日,第100万辆捷达轿车下线。这个数字在发达国家并不算多,但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意味深长,这是一个突破性的数字。捷达单一品牌刷新出的这一数字,已经当之无愧地表达出改革开放的中国胃口。 五年之后,捷达又实现了第二个100万的市场保有量。此后,只要说起捷达,人们自然会和它两次实现“百万辆”销售业绩挂起钩来。

  

  2006714日,第100万辆捷达长春一汽-大众轿车一厂焊装车间下线。

如果我们加以仔细的考察,那就不难发现捷达辉煌的奥秘——捷达是有历史、有积淀、有内涵、有文化的车型,是国民车、主流车、功勋车,它实现了一代人的梦想又续写着一代人的希望,成就了一代代人的人生故事。

著名相声演员马季生前最爱的车是捷达,他的家中400平方米的停车场,就是为自己的深蓝色捷达准备的。马季曾说:“现在这辆蓝色捷达轿车虽然已经陪伴我两年多了,但内室里依然洁净如新,多舒适!”马季不但自己不吸烟,还礼貌地请有吸烟习惯的朋友把烟熄灭再上车。记得某位著名导演讲过这么一件事:有一次,马季带着相声演员李金斗驾车去开会,赶上李金斗的烟瘾突然上来,非要抽颗烟不可。马季不声不响找个地儿停了车,让李金斗去车外抽完再进来。李金斗哭笑不得,嘟囔道:“马老,您这大老爷儿们,有洁癖!”

捷达的车主变迁,仔细想来何尝不是一部中国民众的生活变迁史,从中高档的公务用车定位到民用轿车的定位转变,折射的是国人的生活变迁,起初,由于种种政治的和经济的原因,同其他车辆一样,捷达车只能被政府部分预购,在小轿车向私人开放之初,捷达车也只能作为上流社会的消费品。渐渐地,随着国民财富的积累和民众消费模式的变迁,捷达车最终走进普通大众的生活,成为生活必不可缺的部分。这其中,民众的生活能力、消费观念等等也折射其中。这种由财富象征、地位身份变为生活必需品的角色转化,也将社会阶层之间的张力微妙地体现其中。

  

  201339日,全新捷达深圳上市

捷达轿车屹立中国汽车市场25年,每一步的向前都是在创造历史。

正如颜光明先生所言:2016年8月,新捷达在青城山内部亮相,以全新的形象和生活理念展示了这款车的诉求和表达,传递的依然是“国民车”的概念,朴实背后的产品张力,赋予新生命的期许。相信,这样的定位既是从当下出发满足最大公约数的需求,也是不忘造车初心的守望和坚持。

时至今日,捷达作为一个符号、一种情结已经定格在几代人心中,而即将上市的新捷达又将展现何等面貌,成为一个引人追寻的新剧情。

  

汽车有文化(微信ID :Autocul),主编周海滨,换个角度看懂汽车,有影响力的汽车文化传播平台。给你不一样的汽车解读,汽车圈多位大咖联合运营。关注汽车有文化,每天文化一点点。

auto.sohu.com true 搜狐媒体平台 http://auto.sohu.com/20161028/n471673519.shtml report 18039 汽车有文化|微信:Autocul汽车,故事里的事在100多年的汽车历史里,并不缺乏传奇和故事。虽然男人对驾驶的操纵欲更强,但是第一个开车的是女人。这位名叫贝塔&
车图社

车图社

汽车最新实拍图片、官方图片。

娱车有关

娱车有关

与车有关?娱车有关!从汽车科技聊到文化。

汽车咖啡馆

汽车咖啡馆

汽车产业深度报道,权威信息解读。

凹凸榜

凹凸榜

用数据告诉你传播、品牌背后的真相,提供独立、专业的价值标准。

中国交通频道

中国交通频道

广泛的综合性交通多媒体发布平台。

极车制造

极车制造

解读前沿汽车科技,剖析精密造车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