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手势控制到隐形汽车,从智能公路到无人驾驶,如今的这些汽车黑科技随着时代潮流的进步也逐渐迈入我们的生活。虽然它们汇集了各种最先进的技术,但在如今这个科技异常发达的时代背景下,似乎就让人感觉少了一些惊喜。
而反观几十年前,在那个各种技术都没有如今这般发达的年代,汽车并没有现在这么智能,然而一些极富有创造想象力的设计却被应用在了它们身上。时代更迭,它们最终没有被流传下来,但却不应该被人遗忘。这些集中了当时工程师们的各种奇思妙想的设计,究竟有着什么魅力?一起来看看吧。
1 .Bose电磁悬架
作为音响行业的巨头,Bose也曾涉足汽车界。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Bose就开发出了一套震惊世界的电磁悬架系统,但直到2004年,它才正式公布于世。无论车辆高速过弯、紧急变道、急刹车、急加速还是经过各种坎坷路面,车身的姿态都能抑制的非常到位。
即便放在科技发达的今天,Bose电磁悬架的出色性能也足以让各大汽车厂商汗颜。然而Bose公司的创始人Amar G.Bose却并没有打算将其量产或者出售其技术专利,他仅仅是想证明公司有这方面能力。(真够任性~)尽管没有量产,但是其匮乏的耐久性和高昂的造价也注定不会被众多民用车所搭载。
2 .翻灯
一部《头文字D》让很多人记住了AE86,也记住了它酷炫的翻灯。说到它的起源,那就不得不提当时美国的交通法规。当时条约规定汽车只能使用封闭式光束大灯,并只能使用两只7英寸的圆形车灯,且大灯高度必须达到610mm。为了兼顾车子低矮的流线造型以及空气阻力,聪明的美国人就想到了翻灯这个设计。
然而翻灯一旦在夜间或者视野不清晰的路况下发生故障无法弹出,就严重影响了行车的安全。加上它与行人发生碰撞时可能造成的二次伤害,最终被各国安全部门所取消。值得一提的是,像是法拉利F40、兰博基尼countach、讴歌NSX等一众跑车都曾经使用了这一设计,而作为车迷的我们如今也只能在心中暗自惋惜。
3 .自动式安全带
在国内,为了不佩戴安全带,一度衍生出安全带卡扣这种违法的设计。而汽车发展至今,并不只有国人嫌佩戴安全带麻烦,上个世纪70年代,包括福特、大众、奔驰等在内的诸多厂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开发出自动式安全带。乘客只需上车关好门,安全带就能自动佩戴在乘客身上,极大提升了便利性。
然而,自动式安全带的固定方式远不如今天流行的三点式安全带牢靠,安全性也有所欠缺。此外,当车辆发生意外时,被自动式安全带固定住的车内乘客也很难逃生,因此它也就被淹没在汽车历史的发展进程中。
4 .大灯雨刷器
一个良好的行车视野无疑是保证车辆安全的重要前提,而在夜间雨雪天气下行车,车灯的正常照明则显得格外重要。在常年下雪的北欧,覆盖在车灯表面的雨雪会严重影响车灯的照明效果,因此大灯雨刷器就应运而生。
然而这种原始的机械装置却无法刷洗形状不规则的车灯,而且经常会因为机械故障而损坏,因此之后随着科技的进步,它便被大灯自动清洗装置所取代。
5 .隐藏式车门
除了欧翼式、旋转式、剪刀式、蝴蝶式等奇形怪状的车门外,隐藏式车门同样夺人眼球。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宝马推出Z系列鼻祖Z1的时候,就首次搭载了这种“黑科技”车门。
这种车门通过电动收缩,便能轻易将车门收入车底,不可思议的开关门效果震惊了当时的汽车界,然而宝马Z1仅仅只生产了八千台就遭遇了停产。这种隐藏式车门固然酷炫,但复杂的构造却让它维修成本极高,而且在车辆发生故障、车门被挤压的情况下,车内人员便无法逃生,这就导致了它的“灭绝”。
6 .三轮汽车
三轮摩托车(俗称三蹦子)很常见,但三轮汽车你见过吗?其实在汽车历史上,英国人曾在1973年推出过一款名为Reliant Robin的三轮汽车,它的车身非常小巧,并采用两门掀背的设计。尽管造型像个汽车,但车重不足450公斤的它在英国却被纳入了三轮摩托车的范畴,驾驶员也仅需摩托车驾照就能合法上路。
对于英国的工人阶层来说,它价格便宜,且能享受和三轮摩托车同样的税费待遇,因此一度广受追捧。然而,三个车轮的设计却让它极易在过弯时翻车,同时加上它糟糕的车身用料和外观,最终也让这台存活了27年之久的车遭遇停产。
7 .“火箭”刹车器
氮气加速可能你在手机游戏中或者是电影里见过,但“火箭”刹车器您听说过吗?没错,早在1946年,脑洞大开的老外就曾发明过这个装置。他将一套喷气装置安装在了引擎盖的上方,喷气口斜着向上。
当需要紧急制动时,可以通过启动该装置,向外喷射气体,从而给车辆形成一个反冲力,帮助汽车制动。不得不让人佩服此人的想象力,估计这个装置的威力再大一些,车子都有遁地术了。
8 .螺旋桨加速器
在1955年,汽车工业正在蓬勃起步的时期,一款名为Argentine Aerocar汽车的出现,闪(liang)亮(xia)了当时人们的双眼。从车辆前方乍一看,它跟一般的车型没有太大的区别,然而走到车辆的后方,“oh ! shet ! What the fuk is this?”它居然在车子的尾部加了一个螺旋桨。
据可靠资料显示,当车辆仪表时速达到100英里/小时的时候,实际车速已经超过160英里/小时。不得不让人联想起那句老古话: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虽这种装置加速性能很强劲,但危险性也可想而知。
9 .发光轮胎
在改装文化盛行的今天,很多改装车爱好车,都喜欢在爱车的底盘、轮毂上加装车灯,从而营造出更加酷炫的视觉效果。然而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人就发明了自带发光效果的轮胎。
这种轮胎采用了半透明胶的材质,并在轮毂内部安装上灯泡,从而在夜间营造出酷炫感。然而,轮毂内的电路、易燃的橡胶以及容易被震碎的玻璃,这些安全隐患注定它不会被长久使用。
10 .狗袋
狗狗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的好伴侣,电影《忠犬八公》、《导盲犬小Q》、《新灵犬莱西》等多部电影也讲述了人与狗之间的美好情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一种能让汽车带着狗出行的狗袋出现在了《大众机械》这本杂志上。而这个看似设计巧妙的发明背后,其实却深藏了各种危机。一旦发生剐蹭,狗狗估计真的就go die了,因此它也没被最终量产。
汽车历史上的种种奇思妙想,不得不让人佩服这些设计师们的脑洞之大。尽管它们有的因为安全问题或者是制造、维修成本等原因最终没能流传下来,不过它们却让汽车的发展史变得更加丰满。
人们在用大哥大的时候谁能想到如今智能机这么牛,开车看指南针的时候又有谁能料想今天还有导航这么个稀罕玩意儿。所以即便这些汽车工业史的设计存在着种种缺陷,但我们却不能否定前人的创新精神,他们也值得我们手动为之点赞,各位智粉们,赶紧点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