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地主丨AutoKol
酝酿多年的风暴终于来临。一记特别重大的新闻是,启辰正式单飞,这意味着启辰作为东风有限下面的第7家独立子公司,成为和东风日产平起平坐同一级别的品牌。
虽然从股权上说,启辰还是货真价实的合资自主身份,不过是从东风日产品牌旗下,转移到东风有限的旗下(东风有限本身就是东风和日产各占50%的合资企业),其实身份没变。但是独立之后,对于公众来说,尤其是对于汽车行业的消费者而言,它的自主品牌的形象确实更加清晰,这或许就是启辰单飞的最大考虑。
而启辰的独立,以后的合资自主的身份肯定会淡化,更多强调自主的身份,其实也意味着此前合资自主闹剧的终结。
形象工程的合资自主
启辰的诞生其实有着特定背景。大约在10年前,当时国内市场基本被合资占领,市场换技术基本全部失败,面对社会各界的广泛质疑,有关部门提出了合资自主的概念,就是强制大众丰田日产等合资企业搞自主,至少从名义上扩大自主份额。合资企业受到政策压力,被迫纷纷上马,思铭、理念、之诺和启辰等合资自主呱呱落地,是为汽车史上一大形象工程。
但是问题在于,对于合资车企来说,本身精力主要集中在合资车型,不可能单独为合资自主开发全新产品,也不可能让其使用合资品牌,所以这些合资自主就成为合资过时车型的顶包者,因此并未受到消费者的认可。
因为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买车需要一个理由。要么品牌,要么产品,要么价格。
合资车型可以提供先进的技术和良好的品牌形象,即便价格很高,人们依然踊跃。
捷达和桑塔纳这些老旧平台的车型也卖得很好,因为可以提供较好的性价比,品质也令人放心,价格比正牌车便宜得多,更重要的是有合资品牌的标志,至少也值两万块钱。
自主品牌则可以提供漂亮的外形、更大的空间、更丰富的配置和低廉的价格。
但是合资自主基本什么都提供不了,技术方面比较落后;品牌方面知名度又很低;性价比方面既比不上捷达(人家有个合资标),更比不上自主。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合资自主一直比较低调,只能扮演打酱油的角色,唯一有点起色的就是启辰,每年大约有接近10万辆的销量。
自主品牌开始发酵
启辰能够上位其实还有特定因素,首先就是东风比较重视,当时东风自己的自主没做起来,既然没有亲儿子,那么合资自主也可以,至少一半的自主血统,给了很多资源支持。
另一方面,日产对于启辰投入比较尽心,甚至于连代表未来的电动车晨风都给了启辰,这一点充分说明了日产对于启辰的重视。两大股东的重视,再加上产品质量确实还行,启辰市场销量还算不错,超过了其它几家合资自主的总和,成为合资自主的一块遮羞布。
但是即便如此,和真正自主品牌相比,启辰发展也明显滞后。尤其是最近几年,包括长城、吉利、传祺和上汽等纯自主品牌迅速崛起,诞生了类似哈弗H6、传祺GS4、吉利博越和荣威RX5等大批明星车型。比如长城哈弗H6,一款车型去年12月份卖了8万多辆,几乎等于启辰所有车型一年的销量。再比如传祺GS4,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将传祺从一个边缘品牌拉回到市场中央。
这些品牌的成功,多数依靠SUV车型,这些车型普遍自主研发,独立平台,外形漂亮,空间大,配置高,价格在10万辆级别,非常受消费者欢迎,更重要的是,随着更多自主车型的成功,消费者对于自主品牌的看法也在改变,尤其是代表着未来的年轻消费者,已经对于自主品牌趋之若鹜。
合资自主寿终正寝
作为一个有野心的合资自主品牌,对于自主品牌的成绩,启辰应该是内心羡慕向往兼而有之,因为以启辰的志向和实力,研发类似传祺GS4和荣威RX5这样的车型并不困难。但是此前启辰的定位,就是承接日产退役车型,和自主研发方向相悖,但是眼看着自主走出的道路越来越宽阔,而合资自主的道路日渐低迷,启辰的改弦易帜也就可以理解了。
启辰单飞之后,此前持续将近10年的合资自主其实也寿终正寝,当唯一一个成色尚好的果实悄然飞走,这颗先天就不被看好,存在着巨大争议的怪胎终于即将远去。
其实回首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历程,我们会发现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就是政府干涉的越少,管制得越少,限制得越少的时候,自主品牌的发展就越顺利。
2001年之前,民族资本基本不允许进入乘用车行业,中国车市基本上就是合资的天下。在适当解除限制,允许少数民族企业进入之后,吉利、长城、奇瑞和比亚迪们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野蛮生长,眼花缭乱地成为中坚力量。
同样在10年前,有关部门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在让出市场没有换来技术的谴责下,被迫搞起了合资自主的形象工程,但是10年之后,投入了巨大的财力物力和政策资源,收获的不过一地鸡毛,唯一保存的苗子今天也改弦易辙,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终结。
再见了,合资自主,你们一路走好。
别回来了,永别吧!
《汽车内参》是国内首家最大新媒体整合平台AutoKol旗下的B2B第一大财经号。阅读更多《汽车内参》文章,请添加《汽车内参》微信号(marketingau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