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搜狐汽车 > 综合 > 电动车

特斯拉要国产?传统车企的小伙伴认为这事不靠谱

  春节前后开了九天Tesla Model S,对电动车的初次尝试让我印象深刻,在写了一篇试驾体验之后,作为初入汽车行业不久的小朋友,再写几点个人想法。

  体验了九天Model S 75D

  首先谈谈价格。拿到的这台75D,裸车价在80万内,而Model S其他的型号从60到100D(排除P100D这部比较极端的车型),售价基本在60万到90万,选装件全选的话增加的价格也在20万以内,这样的售价区间与Model S在北美本土的价格基本一致,介于奔驰E与S之间。

  被外媒经常拎出来对比的宝马7奔驰S售价实际上在Model S之上

  与前些年进入新能源车市场的传统厂商走控制成本的低价路线不同的是,特斯拉以豪华车的定位切入,确保电池的续航里程,同时在高价位市场消费者对于新兴事物的接纳能力、高消费人士对于「环保」的迷之热衷也让Tesla找到了稳定的消费者来源。

  21世纪初期,不论是初创小公司还是传统大公司都在执着于推出成本足够低的平价短里程电动车,诚然这里面有电池研究进步带来的电动车技术升级,但取向上的根本不一致使得这些产品与Tesla南辕北辙

  同时,Model S也巧妙的回避了与传统豪华品牌的旗舰车型相争,而是以差别化的竞争优势卡在了旗舰(F Premium)与行政级大车(D/E Premium)之间,这些优势更偏向于个人使用,除了电动车与生俱来的加速性能、平顺性、静谧程度外,还有如整合程度相当高的辅助驾驶系统、直接借鉴消费电子使用体验的车机交互等等,这些在传统汽车厂商眼中更适合逐步演进、难以一步到的汽车电子技术一不小心被Tesla打出了时间差,成为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不敢说Tesla的这套车机有多好用,但论把消费电子使用体验整合进车内的完成度、驾驶辅助系统的智能程度、以完备硬件静候OTA软件升级更新整车行驶功能的理念前沿水平,纵观汽车行业内外,无出其右

  在与同价位传统内燃机动力汽车的竞争中,无疑Tesla与传统豪华品牌相比在内饰上的劣势是最为让人诟病的,此外还有整车的隔音降噪水准,但这些问题并没有实际威胁到Tesla销量,对完美内饰与隔音降噪有严苛需求的传统豪华车买家也许本来就不是追求新兴事物的Tesla定位人群。

  显而易见的是,招揽了大批传统汽车工业人才的Tesla不可能真的不会做内饰和隔音,他们的选择是将这些方面的研发与物料成本节约下来,投入到对于电动车使用体验更为重要的方面;同时,内饰与隔音降噪上相比于传统豪华品牌的短板其实并不难补上,这些对于整车研发来说不是基础分而是加分项的部分,很容易在未来三四年中Model S可能推出的改款车型中补上。

  在之前的试驾体验中吐槽甚多的车门没有储物空间、化妆镜没有灯光设计、作为豪华车后排乘客不能直接操控车载系统等等都让人觉得Tesla在这些地方欠缺太多考虑,但这些方面的劣势容易改进

  同时在各国环保法案越来越严、各家汽车集团纷纷大笔投入新能源汽车研发的背景下,我们也能看到不少豪华品牌已经有了推出纯电动豪华车的行动和计划,例如奔驰的eQ、宝马的i系列、奥迪的e-tron(Q6、Q8)、保时捷的Mission E、捷豹的i-Pace等等。大部分朋友可能会觉得,当这些传统豪华品牌进入纯电领域后,留给Tesla的空间不多了,然而不要忘了——

  目前的Tesla是唯一一个将配备大容量电池、大功率电机的电动车大规模推向市场的厂商,由此也伴随着大量的真实环境验证与实际使用数据,这些本钱将成为Tesla稳定且至少领先业界四、五年的优势。

  明年将会面世的奥迪Q6(图中为2015年法兰克福车展的E-Tron概念车)或将成为第一台来自传统汽车厂商的豪华高里程电动车,而到那时Tesla Model S将迎来上市六周年,几乎已经接近大部分整车厂换代改款的年限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是,Tesla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先导优势让它成为消费者唯一能接触到的高端电动汽车品牌,它对于电动汽车领域“游戏规则”的影响,是否会改变传统汽车工业的选择呢?

  比如传统意义上以动力、配置区分的价位区间被Tesla转化为了里程数的划分;

  电动汽车产品的形象在某些意义上被Tesla与接近消费电子体验的车机系统、高整合程度的辅助驾驶系统绑定,传统汽车工业是否会跟随,跟随之后又如何对待自己的传统内燃机动力产品;

  特斯拉还有一些比较独特的做法,例如将辅助驾驶硬件设备全系标配,但软件功能的开启则需要通过选装付费来进行OTA开启;

  这些与传统汽车工业相当不同的玩法,如果传统汽车厂商决定跟随,就不免会被拿来与Tesla进行比较,那么决策流程长、求稳保守的传统汽车厂商推出的电动车是否能带来更好的体验呢?

  不说其他,遍布商城、酒店的Tesla的超级充电站,已经成为Tesla形象不可分割一部分,车企如要跟随,他们是否拿得出更好方案、或是将Tesla的做法执行得更棒呢?Tesla已经制定了这个行业的游戏规则,后来者的局面很微妙

  除了排他性的优势之外,Tesla也在车辆的使用上追求与传统汽车实现无缝切换,家用充电桩与超充站的搭配使用已经无限将充电时间对车辆使用的影响降到最低;“堆电池”带来的续航又将电动汽车的里程带到了接近内燃机汽车的水准;大量从奔驰购买的内饰件又使得操作体验与传统汽车相当接近;甚至于行李箱内可翻折的婴儿座椅设计也照搬自六七十年代美国与部分欧洲旅行车盛行的后向设计(一如奔驰E-Class旅行版将这一设计延续至今)。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也是十分正常的,比如在中国市场快充站网络建设并不如意、上海周边出了包邮区快充站就屈指可数……

  特斯拉实际用车体验因为与奔驰共用配件的原因而相对接近于传统内燃机动力汽车

  Tesla后备箱下的小坑是为何用——Tesla以一台掀背四门车的设计融入了60、70年代北美旅行车上盛行的后备箱儿童座椅设计

  如果只以北美市场而论,Tesla毫无疑问已经站稳了脚跟,2016年Model S在美国的销量在两万九千台左右,前文说到Model S“选择”了在奔驰E奔驰S之间的价位,那么在这两个级别中,两万九千台的数字可以在F Premium拿到毫无疑问的第一,远远超过奔驰S的一万九千台,在D/E Premium也紧紧咬住了宝马5的三万两千台,在这个级别的第二集团(凯迪拉克XTS/CTS奥迪A6雷克萨斯GS)中位居前列。

  特斯拉在北美市场F Premium销量能称王称霸,与价格稍低的D/E Premium比起来Model S也毫不逊色

  不过跳出北美市场,Tesla的局势就没有那么乐观了,与前两年北美市场、海外市场销量基本对半分(2014年北美市场占比53%,2015年占比50%)的情况不同,2016年的数据变成了北美市场占63%,从比较健康地北美、海外并行变身坡脚依赖北美本土。如果这一数据还能用2016年Tesla的产能限制与Model X由于鹰翼门技术问题等影响交付(优先北美本土交付)来解释,那么中国区的销量就是Tesla来绕不过的伤痛——高管换了三波,销量目标调整了几番,季度销量却始终在千台上下,16年的销量目标下调至5000之后,就再未听闻中国销量的消息。无法在中国走量,必定将成为Tesla进一步扩张的最大阻碍。

  在中国市场,特斯拉想要挑战月销万台的BBA(同价位车型)肯定不太现实;但连二三线豪华品牌月销千台的温饱线都达不到,这就不太能说得过去了

  最后谈谈最近甚嚣尘上的特斯拉国产话题,有电动车的特殊身份庇佑、免受排量关税影响的Tesla有着和一众国产豪车相近的定价优势。而国产意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需要组建合资公司,意味着需要与合资伙伴平分原来可以独享的利润,意味着永远有利益分歧的合作,意味着多出一份的海外投资,意味着更为复杂的人力资源构成,意味着令人心烦意乱的生产质量控制与本地供应商管理……

  以亿计数的工厂投资对于Tesla这样的新兴造车公司来说,理应更为谨慎,图为上海通用2013年开始新建的凯迪拉克金桥工厂,一期产能规划16万台的项目总投资据称达80亿人民币

  这些问题对于销量庞大的传统汽车工业来说并不是难事,本身在全球到处建厂、熟悉海外生产质量管理与供应商发展的传统汽车工业对这些问题驾轻就熟,尽可能从本土sourcing的零配件、利用较低的人力资源水平等方面降低单车成本、与当地合资对象合作利用政策优势、免除高额进口关税是这些传统企业在中国国产的原因,而与合资伙伴对半分利润的问题又可以由向合资伙伴收取高额工程研发费用来弥补。

  在中国的豪华车市场,庞大的国产豪车大军都有明确的目的性,甚至于出现了CT6 PHEV这样在中国生产逆输出回北美本土的现象

  不过对于Tesla来说,就不是一回事,本土的工厂尚由于新车型的质量管控与供应商的交付进度颇为头疼,甚至影响了新车上市。如果要海外建厂同步投产、在当地重建一套新的供应商体系对于Tesla来说必然是要了命的大折腾。

  在Model 3紧锣密鼓的上市计划中再搞一出中美两地同时生产,怎么看都超过了Tesla现有的能力范围;如果在近期谈定国产、两年后开工,那么陡增的工厂投资、无法降低太多的成本水平将会让这桩国产大戏变成Tesla豪赌未来的棋局,而且短期根本难以获益

  同时目前在国内新能源政策中占到关键因素的电池本土供应商对Tesla来说,又由于Gigafactory的存在而变得极为尴尬——如果没有本土采购电池,国产相比进口增加的政策红利极有可能仅剩合资伙伴所在地的当地政府部分,对于早已以进口身份在一众一二线城市拿下政策红利的Tesla,这样的优势会有多大的吸引力呢?

  更重要的是,以Tesla当前在一个周期中仅能全力投入一款车型研发的规模限制,和并不乐意做出太多本地化尝试的一贯作风,也不太可能再去开发中国特别版本车型,至于“向合资伙伴收取高额研发费用”就很难谈及。

  Gigafactory的存在让特斯拉走出北美重新寻找电池供应商的可能性变得非常尴尬

  特斯拉国产,合作双方的利益点在哪?笔者实在想不到,因为这笔生意真的是算不出可行性来,对于目前爆料Tesla国产合资伙伴已经谈定的消息,如果是真的在下真心佩服——因为笔者是站在在外资车企层面上的单纯思考,万一其中还有其它层面的因素呢?

  本文作者 JENWAYZ 授权发布。作者供职一家美帝车企亚太分部,时不时聊一些关于车的有的没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驾仕派(微信号:jiashipai)&作者名

  __________________

  获取前沿汽车观点,关注驾仕派。

  微信公众号:

  jiashipai

auto.sohu.com true 搜狐媒体平台 http://auto.sohu.com/20170214/n480670413.shtml report 19281 春节前后开了九天TeslaModelS,对电动车的初次尝试让我印象深刻,在写了一篇试驾体验之后,作为初入汽车行业不久的小朋友,再写几点个人想法。体验了九天Mod
车图社

车图社

汽车最新实拍图片、官方图片。

娱车有关

娱车有关

与车有关?娱车有关!从汽车科技聊到文化。

汽车咖啡馆

汽车咖啡馆

汽车产业深度报道,权威信息解读。

凹凸榜

凹凸榜

用数据告诉你传播、品牌背后的真相,提供独立、专业的价值标准。

中国交通频道

中国交通频道

广泛的综合性交通多媒体发布平台。

极车制造

极车制造

解读前沿汽车科技,剖析精密造车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