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或许离无线充电已经不远了。
日前,苹果正式加入了 WPC (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无线充电联盟。WPC是首个无线电源的行业标准组织,为不足 5 W 的低功耗应用制定了规范的行业标准,该标准的目的是在各种充电板与便携式设备之间实现互操作性。
另有消息透露,苹果正在和一个叫做Energous的合作伙伴开发无线充电。该公司的无线充电技术 WattUp 能让智能手机等设备在 4.6 米之外进行充电。而领英的资料则也显示,苹果已有不少电池相关的工程师进入到了 Energous。
另一个佐证是苹果在2016年9月申请的一项专利。他们研发了一款圆盘形的充电底座,与之前无线充电使用不同,它采用了线圈感应式的无线充电器。
种种迹象都表明,IPhone会在不久的产品上给我带来无线充电的全新体验。
那么,对于现在火热的电动汽车来说,无线充电又是不是靠谱呢?
这不,前几天日产公司宣布了跟无线充电开发商WiTricity合作的消息。
这项合作意味着日产汽车将开始支持WiTricity DRIVE充电系统,它将只需要车主把电动汽车停在充电板即可。
但跟在智能手机领域流行的Qi感应式无线充电不同的是,WiTricity系统采用的是磁共振原理,比起前者,它的充电灵活性更高。
也就是说,我们以后的纯电动汽车充电可能会从现在大肆占地兴建的充电桩变为可以铺设在停车场地面上的无线充电板。
既然纯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技术可行,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在路上多建设些无线充电的充电板来让公路一直给纯电动汽车源源不断地充电呢?这样,困扰纯电动汽车的里程问题不就解决了么?
当然,现在已经有企业和研究机构正在进行相关的试验。
例如在韩国有一个叫做OLEV(online electric vehicle)的巴士服务项目,在2013年时就已经开始修建了一条可以持续给巴士充电的充电公路。
它将电缆埋藏于道路下用于产生电磁场,并通过车内的磁感应线圈将其转化为电能。
甚至执行这个项目的公司还计划与北京合作,在新机场周边修建这种无线充电道路。
只是目前这种无线充电道路的修建成本还高居不下,预计1公里的铺设费用要在100万美元。
但有专家表示,在未来的3~5年后,这种无线充电的道路技术将会被更多地进行示范应用,也将给纯电动汽车的未来带来更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