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本月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整车出口81万辆,同比增长7.19%。有意思的是,不久前,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整车出口量为71万辆,同比下降2.7%。同样作为权威数据发布部门,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两者统计数据的不一致?
按照中汽协的统计显示,自2012年开始我国已经持续4年汽车出口量萎缩。与之对应的是,2016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11.9万辆和2802.8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4.5%和13.7%,连续8年蝉联全球销量第一。
作为一个汽车销量常年居世界第一的市场而言,中国汽车出口量只有国内销量零头,既不合时宜,也凸显出中国汽车工业的尴尬。在国内汽车产销量高歌猛进的背后,汽车出口为何节节败退?
2016汽车出口真回暖了吗?
事实上,81万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汽车出口量。在中汽协的统计数据中,2016年出口量仅为71万辆,两者相差10万辆。中汽协方面表示,去年我国汽车出口仍呈现同比下滑态势。
两个统计口径差别究竟在哪?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告诉汽车商报,去年出口表现较好的是低价‘未列名载人机动车’,而这正是中汽协在统计汽车出口数据时选择剔除的部分。所谓“未列名载人机动车”,即低速电动车,由于在海关统计中缺乏单独税号,被一并纳入“未列名载人机动车”的统计数据中。与传统汽车出口表现相反的是,低速电动车2015年出口量同比增长超过90%,2016年刷新为113%。
“除去低速电动车出口量,2016年我国汽车出口情况并不乐观,延续了近两年的下滑态势。”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说。
回顾近几年的中国汽车出口情况,在进入新千年之后,中国汽车出口发展迅猛,从2002年出口量2.2万辆到2012年突破百万辆仅用了10年时间。
但好景不长,自2012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100万辆的峰值后,近几年来出口呈现颓势,连续四年下滑。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汽车出口量为72万辆,同比下降19.4%。
中国汽车出口遭遇“滑铁卢”
2012年中国汽车出口达到100万辆的高点时,相关部门就曾规划至2015年达到300万辆。但随后的数年,汽车出口量不升反降。
与之截然相反的是,自主品牌汽车在国内市场表现得风生水起。自2013年开始,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市场份额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16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1052.9万辆,同比增长20.5%,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3.2%,比上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达到近6年来的最高位。
随着技术的积累,自主品牌汽车在外观、内饰、动力及操控性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并逐步获得国内消费者的青睐。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把过去造成中国汽车出口量小的原因归结为产品品质差。而近两年,为什么汽车出口量反而持续萎缩了呢?
“造成中国汽车出口数字“不升反降”的原因有多方面,包括汽车出口国经济疲软、我国金融政策不配套、国外消费者对中国制造汽车的不信任、贸易壁垒等。”在师建华看来,贸易壁垒和地区经济形势动荡是主要原因。
近几年来,各国贸易限制措施频发加大了中国汽车出口的难度。作为中国在非洲较大的出口国,尼日利亚于2014年1月10日起大幅提升整车进口关税(由10%上调至35%),受其影响,中国对尼日利亚的整车出口量从2014年开始连续两年下滑。
在非关税壁垒方面,中国汽车产品常常由于各地的技术标准与环境标准而出口受阻。例如,虽然中国和澳大利亚去年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汽车产品直接降税,但所有进口澳大利亚的车辆相关技术法规都参考欧洲经济委员会的相关法规,中国整车出口不得不面临技术标准上的壁垒。
在品牌知名度、技术实力、营销体系落后的情况下,中国本土品牌能抢到的全球市场只会是残羹冷炙,全球绝大部分汽车市场版图依旧把握在汽车巨头手中。即便是这些到手的市场份额,也是朝不保夕,受经济环境影响明显,一有波动,便得而复失。
“一带一路”带来新机遇
“我国整车出口主要面向发展中及经济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传统出口市场如俄罗斯、巴西、阿尔及利亚等国家受政局不稳、经济低迷、货币贬值等负面影响,对我国汽车产品需求下降,出口量下滑显著。”国机汽车市场营销部高级经理王存告诉汽车商报
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1月份中国自主品牌在俄罗斯销量较去年同比下滑39.3%至1,460辆,较去年直落近1000辆。
不单是俄罗斯,巴西经济处于低迷阶段,在此背景下,在当地销售的中国汽车品牌也受到影响。奇瑞汽车曾经在巴西年销量达到近2.5万辆,到2014年,奇瑞在当地的年销量均跌破1万辆,2015年销量更是跌至5000辆左右。2016年仅售出2160辆车。
江淮同样曾经在巴西年销量超过2万辆,去年在巴西仅售出2727辆车,力帆排在巴西车市2016年度销量榜最后一位,也仅仅只售出3412辆车。福田售出407辆车,吉利售出375辆车。
不过,“一带一路”建设为我国汽车企业出口带来新机遇。2016年中国对东南亚、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汽车出口量大幅增长,去年我国对印度整车出口增速接近500%。
此外,国外企业在华产能开始反哺全球市场,受上汽通用昂科威出口增长的拉动,美国进入我国汽车出口前十位国家,增速为847%。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认为,虽然我国汽车近两年出口情况不大好,但是如果大力推行“一带一路”战略,汽车产品出口状况也会改变。
配置资源能力才是汽车产业走出去的关键
鉴于中国汽车出口的持续萎缩,不少观点认为,汽车出口量是衡量一个汽车产业强弱的重要指标,整车出口量减少代表了我国汽车产业的虚假繁荣。
对此,原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副巡视员、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万里表示,对于中国汽车产业来说,现在我们谈得更多的是中国汽车企业在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的能力,而这其中就包括了整车出口、国外建厂、合作,甚至国际产业链重组等等。显然,出口只是衡量配置世界资源能力的其中一项指标。
李万里认为,中国汽车出口短期内出现的数量波动,相对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来说,影响并不大,应该纵深地看待汽车产业发展问题。
在全球汽车发展史上,不乏有成功的出口先例,先是日系车,再是韩系车。他们与中国汽车一样,一开始遭遇过“便宜没好货”的困境,但后来通过一系列提高质量的努力,加上持之以恒的价格战,终于赢得当地消费者的认可。
“中国将来能否成为汽车出口大国,未来四五年最为关键。”李万里说。同时我们也看到了部分车企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正在逐步增强。以广汽传祺在去年北京车展期间受到美国《赫芬顿邮报》等国外媒体赞誉为例,我国自主品牌车企逐渐得到了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关注和肯定。
此外,在国际经济形势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我国自主品牌车企并未停下包括海外建厂、国际并购等多形式国际产能合作的脚步。权威机构发布的《2016中国汽车行业对外投资报告》显示,自2013年起,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和零部件企业完成海外并购交易共计60宗,涉及金额177亿美元。根据汽车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2014年以来,国内企业共计在海外投资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近2000亿元。。
“这些都可以代表我国的汽车产业正在逐步走出去,虽然,我国自主品牌车企在国际舞台上仍处于打造品牌影响力的阶段,但随着国际产能合作的深入推进,自主品牌车企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的表现将显著提升,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尤其受大量基建和资金流向‘一带一路’国家等因素影响,我国汽车出口有望得到明显改善。”师建华说。
【边栏】
汽车零配件出口或成突破口
与整车出口面向发展中国家不同的是,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主要面向发达国家。在中国汽车整车出口受阻的情况下,汽车零配件出口是公认的突破口。
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我国零部件企业对美国、日本、韩国、德国零部件出口额占总额近半。其中,美国是我国零部件第一大出口市场。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已经超过整车,加上一系列的国际并购,完全有条件在短期内追上国外企业,实现汽车零部件出口的快速增长。
资料显示,自2013年起,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并购案共记22宗,总交易约142亿美元。某权威机构报告称,金融危机加上经济下行,许多国际零配件企业迫于财务压力,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求买家,这为中国零配件企业提供了机会。
“就目前来看,我国出口的大部分零部件主要供应售后市场,很难进入跨国公司采购体系。未来,价格的优势以及中国企业不断的并购,有利于我国零部件企业快速进入到汽车巨头的配套体系当中。”王存说。(汽车商报-牛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