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 吉利汽车在贵阳市举行甲醇出租汽车批量交车仪式,200辆吉利甲醇汽车正式交付贵州蓝色众联甲醇出租汽车有限公司投入运营。据悉,该批车辆投入运营后,贵阳市吉利甲醇出租车市场保有量将达到600辆。
作为全国甲醇汽车试点城市,贵阳市于2015年6月开始,累计投入了300辆吉利M100甲醇出租汽车开展试运行。此外,贵阳市委、市政府还精心组织实施甲醇燃料及甲醇汽车的推广应用工作,并制定出台了《贵阳市出租汽车及驾培行业推广甲醇汽车项目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优惠政策与措施。预计至2017年末,贵阳全市将新增吉利甲醇汽车近3000辆。
据介绍,吉利目前在贵阳市已投入运营了9个一、二级甲醇汽车维修站,建立了1个甲醇汽车零配件中心库,以保障涉醇零配件和常用易损件及时供应。同时,吉利汽车还专门组建了甲醇汽车技术小组,设立维修绿色通道并给予相应优惠政策,提供一切技术保障,可及时响应并迅速妥善处置市场上突发的车辆故障。
交车仪式现场,蓝色众联公司负责人说,继2016年11月在江苏昆山与吉利控股集团签订千辆甲醇出租汽车战略采购协议后,公司继续实施出租汽车更新或新增首选吉利甲醇汽车,计划在2018年年底前,将旗下1388辆各型出租车全部更换为吉利甲醇汽车。
贵州天鼎新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随着贵阳市投放市场的吉利甲醇汽车数量逐渐增加,为完善贵阳市甲醇燃料加注体系的建设,该公司计划在2018年底前完成15座甲醇燃料综合加注站建设,并将于2020年确保全市累计建设完成30座甲醇燃料综合加注站,力争完成35座。
据了解,甲醇燃料是国际上公认的新型节能燃料,燃烧热效率高,通过增加压缩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由于甲醇是含氧化合物,具有燃烧完全等特性,因此可有效降低CO(一氧化碳)和HC(碳氢化合物)的排放,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较其他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品而言,甲醇汽车研发投入相对低,甲醇发动机的能耗低。相比汽油车、CNG汽车,甲醇汽车动力性更强且高效环保,常规排放远低于工信部标准,甚至低于美国LEV2标准。
作为我国首家进行甲醇自主研发并成为首家获得国家甲醇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吉利汽车于2005年便启动了甲醇汽车的研究,相继突破燃料供给系统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瓶颈,攻克了冷启动、燃料供给及关键零部件耐高温、抗腐蚀等技术问题,现已开发了4款甲醇动力和14款整车产品,拥有专利近百项,现正在实施开发高压缩比甲醇动力和探索涡轮增压及缸内直喷甲醇动力,将使产品更加高效、环保。
自2013年3月在山西晋中率先启动试运营以来,吉利甲醇汽车目前已在全国5省市8个试点区域投放车辆逾千台,总里程超过1亿公里,单车最大行驶里程超过30万公里。2016年5月份,国家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联合组织专家对山西省甲醇汽车试点进行验收,从车辆检测报告、数据采集情况及运行整体情况看,吉利甲醇汽车在经济性、环保性、安全性、适用性、可靠性等方面的各项指标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
国家工信部甲醇汽车试点专家组组长、原国家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曾表示,“国家发展新能源车是为了节能减排,不是’为新能源而新能源’,是为了节约能源,解决国家能源的安全问题,同时改善环境。经过多年的甲醇汽车规范化试点项目运行,甲醇汽车是最符合中国的资源条件,加上吉利用了10年时间潜心研发甲醇汽车,其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所以甲醇汽车发展正当时。”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新能源和自动驾驶技术都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汽车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也已进入需要加速前进的阶段。中国要从汽车大国步入汽车强国,引领国际发展,必须要夯实基础、开拓思路,积极推动技术创新。”作为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李书福还结合对国家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及汽车行业前沿趋势的观察与思考,就甲醇汽车的推广与自动驾驶技术发展两大议题递交了提案
除甲醇汽车外,吉利还推出了CNG双燃料车、油电混合动力型和纯电力型汽车。作为致力于多样化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品发展路线的民族企业,吉利汽车对实现我国汽车能源多样化、改善中国汽车技术落后形象、提高中国汽车企业自主创新积极性、实现运用科技建设节能社会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