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了解了日本文化和性格,以及当下生活的信息之后,对冠道的撩拨和碾压就会有更深的解读,也就理解了为何汽车的现代性要比汽车的现代化更为重要的原因之所在。
提起汽车竞争,总离不开“性价比”的对比或试车体验。先是技术控,后是参数党,现在是颜值秀。近年来又上升到“质价比”的对比。由单一的产品对比向深度的综合对比,从专业术语的行话转向了产品背书,以及品牌和文化属性的探讨。这些变化,说明汽车产品已经过了单纯地秀肌肉,比块头的热衷,不再被功能和功利所困,开始关注审美和人文。我以为这就是进步,过了造车的关,但不等于去物质化,依然处在“汽车现代化”的初级阶段,只不过如古人所说“衣食足而知礼仪”罢了,离“汽车现代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近日,与车界媒体大佬们相聚厦门谈到即将上市的1.5T冠道,同时大家也都试驾了这款车。见识多广的老记们除了对这款车的产品性能的表现和做工的精致,以及所表达的方式交口赞誉之外,也提出了诸多的非产品的建议和想法。比如,如何讲好这款车“超强产品”的故事;如何借产品说事(造车理念);如何诠释品牌文化等。我想,这都是了解广本,见证广本的肺腑之言。就产品本身而言,广本的“产品主义”在业界有口皆碑。其特点是,规模不大,却每款产品都是亮点,在细分市场表现不俗,单车盈利令人羡慕。故有人说,冠道再次证明了广本“超强产品”意识,属于典型的“日本精良制品”的代表。对于这款车的溢价和气场,有人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叫“上能撩拨豪车,下能碾压竞品”的“生活着主导社会”的产品。
在我的印象中,同行曾把雅阁当作“神车”,广本的金字招牌。尽管后来也出了不少的新产品,但没有像冠道这样受到外界格外的关注。原因不外乎商品力和品牌力全面呼应,既相得益彰,又互为提升。为什么这样讲?首先,这是广本首款SUV,代表了走向成熟的广本新形象;其次,与众不同的车品设计和理念,代表了国际化的全新汽车审美;再是,超越产品的想象,代表了“轻奢侈”的时尚需求。
如果了解广本就可以看出,冠道是区阁以生产轿车为主的广本和以生产多元汽车包括豪车(讴歌)在内的广本的分野。而冠道的推出显然是在为讴歌国产试水,携带豪车基因,锋芒毕露,傲视群雄,堪比豪车。显然,与同级车拉开了竞争距离,边界模糊,内秀外俊,属于“生活在地上,思想却在云端”的清雅。同时,将智能互联和安全动力揉进时尚先锋的元素,巧妙地物化为品质感的当代性,让人一见倾心,充满激情,却不虚浮,有内涵和张力。这种风格,与其说是去物质化的简朴,不如说是追求风雅的轻奢(这是日本文化和性格使然,承续了岛国意识的极度自尊)。
这是源自时尚文化的现代精神,背后则是风雅与活力的交融,在去阶层化的品质分享和人文关怀,摒弃了以往对符号化的物质崇拜,回归自我的释放和不羁,但不失为平和的格调,显得儒雅和亲切。所以,在冠道身上看不到脂粉和霸气,但有张力和灵巧。去年在内蒙试驾这款车时,有人就评价,“这是一头有着狮子般雄心的车,却被跑车优雅的掀背包裹了。”我以为,这也是日本在经历了经济高速发展之后沉淀的物语。早在上个世界80年代,日本人意识到,世界对日本的产品和日本人是有区别的,这对日本颇为刺激。《清贫思想》的作者清野孝次说,当时不少人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日本人仅仅是制造物品并且贩卖出去的人吗?除此之外,他们有什么样的文化?
在高度物质化的日本也曾对拜金和奢华的迷恋及跟随并不亚于当下的中国,一度跪拜于所谓现代化的脚下也不差于中国,甚至有过之而不及。清野孝次说,“从而引发出日本不仅只有沉湎于物品制造和一味崇拜金钱、追求现实的富贵荣华的人,也有重视自己心灵世界的文化传统。”开始重新审视人的真正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所以,清野孝次提出的“清贫思想”引发了日本社会的反思和共鸣。必须指出,这里提到的所谓“清贫”绝不是“贫穷”,而是主动放弃多余的物质追求,在简单、朴素之中体验心灵的丰盈充实,追求广阔的精神空间以及“风雅”之境。其核心是:“若知足,虽贫亦可名为富;有财而多欲,则名之为贫。”
这些想法和主张不仅诊治了日本“富而不贵”的毛病,而且反映在他们的物品制造和表达上,但丝毫不妨碍创新和与世界的融合,尤其是汽车,在融合东西方上是最典型的产品。日系三大豪车(雷克萨斯、讴歌、英菲尼迪)就是很好的案例——诞生于美国,畅销于世界,却有日本的基因。我曾把这种现象比喻为“日侨车”。此外,像凯美瑞和雅阁等车型也都是如此。我举这些例子想说明的是,日本在汽车过度现代化的同时已经开始研究汽车的现代性。他们的产品为何看上去舒服和均衡,却不感到突兀,就连西方都能接受,奥秘不是简单的技术和方法所能解决,这里有文化和思想在起作用。
回到冠道上,人们对其造型各有看法。其实这就是日本汽车敢于突破和创新的一种审美。代表了一种时尚潮流,这是结合欧美轿跑SUV的设计,在具有雕塑感的侧面赋予的张力之外,迎面的高大与远去的飘逸,既有动静之美的平衡,也有豪放不羁,婉约秀美。我想这就是“独到”。这是用文化和思想在设计汽车,大有水墨造境之意。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当然,仁见仁智,汽车也概概莫能外。最后,我想用一项调查的观点作为本文的结尾——
中国的生活者不只是以交换或分享各自的多余资产为目的,在拥有买方身份的同时也具备卖方的身份,拥有这双重身份的生活者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可能性,使得众多原本未被发现的潜在需求显现化,继而不断创造出新的消费市场。(摘自博报堂生活综研“生活者‘动’察2016”)
了解了这些信息之后,对冠道的撩拨和碾压就会有更深的解读,也就理解了为何汽车的现代性要比汽车的现代化更为重要的原因之所在。
2017年3月26-27日于江浦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