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福特,毕竟是个美系扛把子,能掰扯的太多了。
比如连文科生教科书里都会出现的T型车和流水线,又比如大野马的辉煌历史以及现状,等等。
说起野马,我们随口就能细数历代Mustang的特点。卡车发动机塞进轿车躯壳里,这种听上去就很Mustang的事儿,也只有在福特身上才显得不违和。
如果说在此炫Mustang的历史显得太大路货,那么Thunderbird够不够装B?
论辈分,雷鸟可算是野马的大爷级的。
1954年诞生后,雷鸟辉煌了大半个世纪。和野马一样,他们并不是纯粹的跑车/肌肉车,而是一辆全民紧紧裤腰带就能消费得起的定位。
三代雷鸟是我最喜欢的一款,6.4L V8发动机配上那个年代里程碑式的大车身、高背鳍,石油危机前的车才能真正代表美系车的精髓。
虽然随着历史的推移,如今大排量已经成了一种奢侈的消费,关于福特,我们更爱谈论ecoBoost发动机的低扭表现如何优异、燃油经济性控制得很好等等,毕竟人家名字里就带了个eco。
但在一些排量至上的顽固分子心里,无论税费再高、油耗表现再不优秀,丢掉的情怀是用金钱买不回来的。这是个大排量没落的时代。
并不是危言耸听,现实生活中我就一直因为顺应时代的选择而在朋友面前只能吃灰。
超哥和我虽然是同款车,但我们之间一直有两个不可逾越的鸿沟——
自吸vs涡轮;
每次和超哥争论问题,我们之间的对话都是如此:
“晚上出来炸街不?”
“和你啊?你自己去吧,看不见我尾灯的少年。”
“我X,3.7了不起咯?”
“你吃我灰吧。”
“我油耗低!”
“我是37。”
“我税率低!”
“我是37。”
“我车价格实惠。”
“我是37。”
……
在这件事上,排量至上,甚至高于环保、高于人民币、高于一切,这特么就是情怀。
试想一下,如果Clint Eastwood在《Gran Torino》里开着一台燃油经济性超高的小排量车,甚至极端一些,他开着一辆来自丰田的混动车。每每老爷子深踩油门、涡轮介入的时候,他的那句“son of bxxch”可能就会拥有更多的含义。影片最后一幕可能就会变成这样——
他开着一辆看起来很酷,但是开得并不快的车,因为要省油。镜头时快时慢跟随着车,因为涡轮介入了。慢慢地,他在一望无际的海边消失了,消失前可能还要补一个平均油耗的镜头。
以上是很长的引子。
这是前阵子在福特环保餐厅时,我的内心所想。
如果这个环保餐厅是出于别的品牌,可能并不会有太多说头,但今儿这环保餐厅是福特干的,我很诧异。
我们都知道,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的一大难题,国家、政府、大企业,甚至我们平民百姓,都身肩重任。
作为一个美系品牌,福特在环保层面做出的贡献,其实远比我们对于福特那些历史的了解要多得多。
福特环保奖,使用可持续材料,积极开发新能源车、ecoBoost发动机,以及这个“环保餐厅”。
那天,意大利米其林三星大厨Vito Bellomo和台湾明星大厨刘一帆, 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被废弃的食物 “边角料”,将它们化废为宝,制作成美味的食物。
关于这儿事儿,似乎福特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想一块儿去了。前阵子还看到沈宏非发了一条微博,说收到了一些原本要被丢弃的食材,做了一顿美味的午餐。
用福特的话说,目前地球上有着75亿人口,我们相信,每一个人关于环保的一小步,都会在这个人口基数的加持下,变成人类的一大步。
而福特新蒙迪欧打造的“环保餐厅”,和许多组织的类似的活动,无非就是希望与更多人分享福特的环保理念,也希望更多人加入到环保行动当中去。
去年,我曾跟着福特去了一趟茶卡盐湖。试驾之余,我们还拜见了那年福特环保奖的得主——南加老湿。
福特在不遗余力地发展环保事业,从发动机、到环保奖、再到如今的环保餐厅、新能源战略。
福特汽车公司可持续性及车辆环境事务全球总监John Viera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福特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共投资45亿美元,在未来5年内将在全球推出13款电动汽车。在中国市场,到2025年的时候,70%的福特品牌在华销售车型都将提供是电动车版本,这包括长安福特旗下的全系车型。
而我,以及一部分顽固不化的大排量党们,此刻显得十分格格不入。
福特汽车公司可持续性、环境与安全工程集团副总裁Kim Pittel的一番话,倒是令人茅塞顿开——
“尽管全球不同的消费者的需求可能会有一些不一样,但是对于我们来讲,我们提供的全面的发动机技术和车辆产品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我觉得这些跟我们可持续发展战略其实是没有任何的冲突,反而是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持一致的。因为,对我们来讲,不管是传统内燃机的车型还是我们新能源汽车的车型,我们都是同样关注燃油经济性和节能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