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搜狐汽车 > 新闻 > 新能源

解读| 中长规划打造汽车强国

  编者按:《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印发后,新能源汽车报编辑部已组织了两期专题解读,分别刊载于本报5月8日及5月15日,受到业界好评。应读者要求,本报继续出版《规划解读》第三辑,受邀专家包括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湖北省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雷洪钧、万马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施泽忠,敬请关注。

  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大幅度进步需要更好地、准确地、深刻地理解八大重点工程所描述的内涵,实现同步发展。发展新能源汽车,关键还在于电池、电机、电控领域。相对而言,我国的电机技术已经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一方面,我们要继续保持先进水平,另外,电池领域要尽快形成创新驱动发展,在政府强有力的引导之下,跨产业产学研合作,促进电池领域取得更大的优势地位。

  规划明确提出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为突破口,这对行业带来哪些机遇?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

  付于武:我们需要全面地把握《规划》,因为此次《规划》具有很强的系统性、连续性和关联度,它对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形势进行了描述,应该引起行业的重视。当前汽车产业处于技术革命的风口,即《规划》提到的战略机遇期,产业生态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在《规划》里,对于机遇期的把握和对风口的认识被提升到了非常高的高度。对此,我们需要准确把握。

  传统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都面临转型升级问题。但是相比传统汽车而言,我国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起步比较早,认识也比较快,而且也有了很好的产业基础。目前,我们与国际知名汽车企业、跨国公司都基本处于同一个起跑线。

  传统汽车也需要找寻突破口,但是相比而言,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更具优势。此次,《规划》就把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作为突破口。突破口是指,我们与国际品牌企业处于同一个起跑线,我们可以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而比较优势是指,我们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并不大,甚至在某些方面基本相同。而且我们现在的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政策以及行业对此的高度认识,在一些方面要比其他国家还进一步。再者,后发优势是指,虽然我们与大型跨国公司、国际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但是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我们可以发挥政府主导下产学研相结合的比较优势,从而形成后发优势。总体而言,中国汽车企业对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关注热情要超过很多跨国公司。因此,我们一定要抢下这个风口,把握住机遇,充分地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

  

湖北省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雷洪钧

  雷洪钧:《规划》把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作为突破口,是基于当前产业发展现实和未来演化趋势,有助于汽车产业下一步的跨越发展,更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推广应用。这次《规划》将“弯道超车”口号落地,以新能源汽车和智联网汽车为突破口,将带来以下发展机遇:

  1)全国公交车电动化会明显提速。2017年深圳公交车全部纯电动化,2018年会有更多省会公交车会提前全部电动化;2)省会城市出租车电动化会明显提速。2017年深圳太原提出全部电动化,2018年有更多省会出租车会提前全部电动化; 3)城市配送车辆电动化会明显提速。目前这个电动车辆技术成熟,市场化程度高。《规划》发布,地方政府管理措施跟上,这类电动车辆发展数量将会有一个飞跃提升;4)汽车DA(驾驶辅助)技术会快速用于大型城市公交车上,大型城市公交车会成为网联式驾驶辅助系统装配的突破口等。

  施泽忠:汽车发展规划是对中国汽车业的发展方向和具体过程及发展路经给予了进一步的明确规定。汽车业作为制造业的龙头之一,智能化、信息化提供了一个极大的平台,为行业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尤其给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和机会。

  规划提出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程,您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完成工程制定的目标?

  付于武:我认为关键还是在电池,电池产业涉及到基础性研究,这就不仅仅是工程化的问题,它需要基础性、工程性、产业化的综合研究。电池技术研发挑战非常大,我们需要在基础性研究、原始性创新上下更多功夫,有更大作为。另外,我们还需要进行产学研合作。国家大型的战略性产业命题不是任何一家企业、一个学科可以完成的。因此,产学研合作将是电池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法宝。

  雷洪钧:《规划》提出,2025年,新能源汽车占汽车产销20%以上,即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的目标最低为700万辆,比《中国制造2025》所设定的“至2025年,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的新能源汽车年销300万辆,自主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达到80%以上”的目标提高了133%。可见,这个目标更宏大、清晰、具体而刚性,因此,产业界各环节需要精诚协作,共同完成目标任务。

  

万马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施泽忠

  施泽忠: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程离不开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引导。完成推广应用工程还是要牢牢抓住公共领域的应用,高频应用,高排产业的减排,应有强有力的政策和资本支持,发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政策,把应用深入到公共领域的每个细节中。

  产业的发展应该将能源改革和制造业升级作为两个支点,打造应用平台,深化改革,大胆试点,破除束缚发展的过时条条框框。电力能源的供应设施应与汽车发展同步进行,应得到同等的支持。把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作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必然条件,在土地、电力建设、价格(用电价格、充电服务费)、用地方式、规模大小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和强制引导。一切以用户为中心,在产品的优质优品上、服务的便捷优质上达到相应的水平,同时在安全方面(用电安全、车辆安全、电池安全等)加大管理力度,鼓励规模企业发展,克服发展的瓶颈。

  万马将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电动汽车应用上加大投入,建设城市快充网络,加大对营运电动汽车的服务和应用。由此实现公司的大发展。

  规划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您认为当前还存在哪些短板和瓶颈?

  付于武:新能源汽车研发和推广应用工程是《规划》的八大重点工程之一,其实,八大重点工程是互相关联的,比如关键零部件重点突破工程也谈到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零部件问题。在新能源汽车研发和推广应用工程领域,我们要准确把握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关键技术和其他多方面的突破,要进行同步推进。

  我认为,取得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大幅度进步需要更好地、准确地、深刻地理解八大重点工程所描述的内涵,实现同步发展。发展新能源汽车,关键还在于电池、电机、电控领域。相对而言,我国的电机技术已经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一方面,我们要继续保持先进水平,另外,电池领域要尽快形成创新驱动发展,在政府强有力的引导之下,跨产业产学研合作,促进电池领域取得更大的优势地位。

  《规划》对电池产业的发展前景做了很好地描述,配合已经发布的电池产业发展路线图,为我国电池产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在电池技术上应该投入更大的力量,聚合更多的资源,形成更多的共识。在关键与核心技术上尽快实现突破,提振产业发展信心。目前,关键与核心技术上的突破在全世界都是一个大难题。我国企业能否在这些挑战面前处于领先位置,将成为决定我国电动车产业在未来十年至二十年能否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关键。

  按照规划框架,未来新能源汽车在整个汽车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您认为新能源汽车如何在汽车产业做大做强、转型升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

  崔东树:汽车产业是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汽车大集团是集成产业资源的强大体系。中国汽车大集团具有国家主导强、产业政策支持好等巨大优势。但也存在大集团的体制机制僵化,传统管理模式尚未有效改善。尤其是与市场竞争中涌现的新型的大集团相对比,产业差距巨大,需要有效的提升与改善。

  现在的汽车产业更为突出的成为整个制造业和能源变革的拉动力,比如电池产业日益成为汽车动力的组成,动力电池的突破决定着汽车产业的发展潜力。而中国的汽车大集团相对落后,而培育新的制造业领军可能需要变革,现有的汽车大集团都是国有企业的核心,代表着国有资本的控制力,能否跟上世界技术的变化具有不确定性,需要加速改变,尤其是体制和机制的变化是国企的硬伤。目前的国企大国防、不担当等问题日益严重,需要从根源上改革,实现符合市场体系的管理模式。目前的一些大企业已经被竞争对手抛在后面,这不利于产业链强国目标的实现,除非选择新的支柱集团。

  雷洪钧:《规划》将实现汽车强国目标分解为新能源、智能网联、零部件、品牌国际化、车辆智能化技术、燃油消耗等六个方面。其中新能源汽车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汽车产业做大做强的中坚力量。

  规划提出“汽车+”和跨界融合,新能源汽车产业如何适应这种发展趋势?

  付于武:基于互联网的发展优势以及产学研的一致性支持,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也实现了快速发展。目前,汽车界逐渐形成一个共识,即新能源汽车不一定能够作为我们产业的突破口,形成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但是如果我们将其融合“互联网+”、智能化、信息化,我国汽车产业便很有可能形成比较优势,这是行业的一种新声音。这种声音来自于我们在技术水平、物质水平以及观念上的自信。

  《规划》体现的发展方向和目标非常明确,即建设汽车产业强国。节能汽车的升级融合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新元素,就有很大可能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产业强国的目标。

  崔东树:汽车是制造业中具有超长产业链的体系。我们需要通过完善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发展动力,整合优势资源建立跨产业协同平台,融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体系化的技术创新能力,组建汽车领域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联合攻关核心共性技术。

  汽车产业如何与《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紧密结合,发挥大国制造优势,促进整个经济实力的提升?

  付于武:《中国制造2025》关系到未来我国制造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它提出的目标也是要实现产业强国建设。其实,《规划》的内容很大程度上是《中国制造2025》的一部分。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制造2025》中的特殊位置。就制造业而言,汽车产业在我国是先导性的产业,它既是中国制造的一部分,也是中国制造的落脚点和归宿点。同时,它也具有很强的张力与活力。作为先导性的产业,中国汽车产业需要加快发展步伐。落实好《规划》既是《中国制造2025》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可以进一步推动《中国制造2025》向前发展。

来源:新能源汽车

auto.sohu.com true 新能源汽车圈 http://auto.sohu.com/20170523/n494161610.shtml report 11484 编者按:《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印发后,新能源汽车报编辑部已组织了两期专题解读,分别刊载于本报5月8日及5月15日,受到业界好评。应读者要求,本报继续出版《规
车图社

车图社

汽车最新实拍图片、官方图片。

娱车有关

娱车有关

与车有关?娱车有关!从汽车科技聊到文化。

汽车咖啡馆

汽车咖啡馆

汽车产业深度报道,权威信息解读。

凹凸榜

凹凸榜

用数据告诉你传播、品牌背后的真相,提供独立、专业的价值标准。

中国交通频道

中国交通频道

广泛的综合性交通多媒体发布平台。

极车制造

极车制造

解读前沿汽车科技,剖析精密造车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