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搜狐汽车 > 新闻

复盘丨开了个好头的纳智捷 能否重新归队?

大家车评 阅读(0) 评论()

  导语:可以说,高举高打的纳智捷确实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大7SUV切进20-25万元价格区间、MASTER CEO主打高端商务车,以上两点都是目前自主品牌消减了脑袋想取得突破的市场。纳智捷品牌隐约中带着一点合资品牌的感觉,在影响消费者的认知方面,可以说有那么一点优势。如果产品力足够与合资品牌竞争,那么足以用“合资品质”的噱头,扎入自主与合资的夹缝中,与韩系、法系品牌一较高下。然而,事实证明,产品永远是第一位的。这或许才是纳智捷进入下滑通道的主要原因。

  文丨车的仆人

  最近各路媒体都有报道关于东风管理团队撤出东风裕隆(纳智捷)的消息,让近两年来没什么新闻或者曝光度的纳智捷刷了一把存在感。新闻的大致内容是东风将撤出所有派驻高管,仅保留其所持股权,关于后续纳智捷的经营管理全权交由台湾裕隆集团主导。事实是否如各路媒体报道的那样,大伙可以自己去琢磨或者等待官方的确切消息。出现这么大的调整,在合资公司中尚属首次。问题出现在哪里,我们试着从纳智捷近年来的销量数据和产品布局来找一找答案。

  2010-2012年 大7凸显凌云壮志

  成立于2010年的纳智捷,在2011年9月份就推出了其首款车型大7 SUV,售价18.8-26.8万元,平均售价超过20万元,这在当时来说可谓是雄心壮志,凭借着超高的科技配置以及不错的外观和空间表现,2012年全年的销量便达到了26875辆,使得企业在当年就实现了盈利。这一年,纳智捷开了个好头,也提升了对未来的信心。

  2013年 新品竞争力不足

  2013年,纳智捷推出大7 MPV和纳智捷5两款产品。其实,在2012年底,纳智捷就先推出了高达40万元的MASTER CEO。这可以看作是大7 MPV的四座版本,厂家宣称是为高端商务人士提供的路上头等舱。虽然当时市场上并没有直接的竞争对手(普瑞维亚可以看作是潜在竞争对手),但是由于品牌及产品力的不足,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当然,纳智捷也并未将销量作为这款车的唯一衡量标准,树立品牌形象也同样重要。

  不幸的是,另外两款产品大7 MPV和纳智捷5的市场表现似乎也未达到厂家的预期,尤其是纳智捷5,而大7还能稳定在每月1800辆左右。总之,当年28955辆的数据也还说的过去。

  2014年 对策失灵

  2014年,大7的销量下滑至每月仅有1000辆左右,但保有量已经超过5万辆。祸不单行,关于大7的各种负面口碑开始在网络及社会流传,其中最主要的是高油耗,其他还有导航不准、屏幕失灵,车身异响以及后排非独立悬架乘坐舒适感差等。对此,厂家有所了解,也采取了积极措施。2014年北京车展期间,纳智捷推出中期改款大7,变动范围涉及外观、内饰部分。不足之处是涉及核心问题的动力总成、悬架等未做调整,导致改款对销量贡献也不大,负面口碑也没什么改观。以至于,到2014年底大7的月销量仅有700辆左右。

  与此同时,大7MPV和纳智捷5的销量也未见好转。售价在19.8-27.8万元的大7MPV,直面GL8、奥德赛两款车型,在商务与家用之间摇摆而导致定位不清,最终落下月均销量不足100辆的结局。纳智捷5也在市场上受到竞品的夹击。

  处在竞争最为惨烈的A级家用市场,10.88-17.58万元的售价,消费者可以买到当时市面上包含朗逸、宝来、轩逸、英朗、卡罗拉、福克斯、K3、朗动等所有主流合资品牌的车型。而定位家用的纳智捷5却配备的事1.8T和2.0T发动机,且不谈纳智捷5的产品力如何,仅仅是动力配备就足以吓跑80%以上的注重经济性的家用消费者。

  虽然以上的几款产品不够给力,但2014年仍然是纳智捷成立以来最为重要的一年。因为他们带来了旗下迄今为止最为成功的一款车型,也是纳智捷的第二款SUV产品 — 优6。准确的说,优6是一款跨界的SUV。同样,凭借不错的外观、空间和高配置,在竞品较少的15-20万元价格区间内,优6取得了不错的市场表现,当年的月均销量接近5000台。这也是纳智捷成立以来所有车型的最高月均销量。因此,即便是其他三款车型不够给力,纳智捷在2014年全年的销量依然达到了53139辆。对于当时的纳智捷来说,超过5万辆的规模已经算是很大的突破。

  2015年 优6扛大旗

  2015年,在没有新产品的情况下,包含大7、大7MPV、纳智捷5在内的几个车型几乎没有任何存在感,优6撑起了全年80%的销量,但月均也仅有3700辆,相比上市之初已经出现明显下滑。因为这一年哈弗H6、传奇GS4和CS75等一堆自主品牌SUV开始逐渐发力,即便如此纳智捷当年依然迎来了自成立以来的销量记录57421辆。

  2016年 竞争加剧 优6失利

  2016年,纳智捷的全年销量仅有41259辆,同比出现25%以上的下滑,期间纳智捷还推出了售价更低且动力系统(1.6L+MT/CVT)相对主流的锐3,试图进一步提升销量。但是在7-9万元的价格区间,锐3将会直面帝豪、逸动、艾瑞泽5等一系列自主品牌产品,而这个价位的产品只能实打实拼产品力和口碑。与它们相比,锐3同样毫无优势可言,同时还受大7遗留下来的口碑问题困扰,最终落得与纳智捷5一样的下场。

  而全年的销量支柱优6已经下滑至2500台左右,价格也回落到了10-15万元,而市场又增加了像博越、RX5等强势产品。随着竞品的增加以及本身产品力的削弱,优6也已经越来越边缘化。同时,预算在15万元以内购买SUV的消费者,更加看重产品力,而不是品牌。

  2017年 重整旧山河

  当时间来到2017年,纳智捷似乎一下销声匿迹了,全系销量出现断崖式下滑。1-5月的累计销量不到7500,6款产品,每月不到1500辆的销量,使得纳智捷人不得不反省,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一方面,产品力不足已经被市场证明;一方面,纳智捷的市场口碑一直受大7高油耗、小毛病多、二手车难卖等影响。因此,加强产品力提升的同时,纳智捷不得不慎重对待品牌形象建设的问题。

  面对媒体的报道,纳智捷不仅给予了正面的回应,也提出了自己的510计划。在2022年前,纳智捷将投放至少10款全新车型,甚至给出了详细的时间表:

  2017年10月将投放针对年轻消费者的全新小型SUV;

  2018-2019年陆续推出4款全新车型,涵盖SUV、MPV品系,首先推出一款7座SUV;

  2020年-2022年,将推出以全新模块化平台所打造的5款全系列产品。

  然而,关于品牌形象建设和市场口碑管理的问题,或许是在提升产品力的道路上边走边解决吧!

auto.sohu.com true 大家车评 http://auto.sohu.com/20170626/n498570031.shtml report 3511 导语:可以说,高举高打的纳智捷确实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大7SUV切进20-25万元价格区间、MASTERCEO主打高端商务车,以上两点都是目前自主品牌消减了脑袋
最后修改于2017-06-26 09:00:06 阅读(0)
车图社

车图社

汽车最新实拍图片、官方图片。

娱车有关

娱车有关

与车有关?娱车有关!从汽车科技聊到文化。

汽车咖啡馆

汽车咖啡馆

汽车产业深度报道,权威信息解读。

凹凸榜

凹凸榜

用数据告诉你传播、品牌背后的真相,提供独立、专业的价值标准。

中国交通频道

中国交通频道

广泛的综合性交通多媒体发布平台。

极车制造

极车制造

解读前沿汽车科技,剖析精密造车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