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汽车产品,要是上面不来个大屏幕,真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就算低配没有的,车主也会想办法到后市场中装一个。确实屏幕扩展了汽车体验的宽度,但要说有个大屏幕,就能与互联网挂钩,这个结论是否武断了点?这么看还不如装个iPad,系统,应用,联网一步到位,是屏幕中的豪杰!
百度百科中倒是对这一名词有着较为清晰的解释:
互联网汽车是智能操作系统对汽车赋能后新的汽车定义,智能操作系统为汽车提供了第二个引擎,使得汽车可以同时跑在公路和互联网上。互联网成为基础设施、智能操作系统从底层融入整车。
核心是一整套系统模块的运作,在运作过程中实现与互联网进行数据交互,而车载屏幕则反馈这一交互过程。
目前绝大多数标榜自己有“互联网”特性的汽车,更多的体现在导航、音乐、支付,甚至于社交,这些已经是目前互联网汽车所能给予用户的、最直观的功能服务了。至于其它的,车本质上还是移动工具,想玩电脑请坐在桌子前面。
但说回来,这些功能是否会比一台手机能做的更好呢?一个手机支架+一根数据线=互联网汽车?虽然“跨界”是个趋势,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车企为什么一定要将手机与车绑定在一起呢?“互联网汽车”就是一个充满噱头的伪命题?
猫哥无数次设想过:车载系统直接套用安卓系统,处理器用最新的手机处理器,再加上大内存,再针对性进行一些车用的系统优化,直接做一个手机的复刻模式就挺好。但实际上,很多车载系统,不管是后装市场还是车企前装,在扩展性,流畅度上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然后问题就回来了,不管怎么强调互联网,但系统用久了变卡,这是不是太尴尬了······
猫哥自己车后装了个屏幕,半年不到就得靠上面这货续命了
如果要干过手机,又不能走手机系统的老路子,还要将用车实际与互联需求联系在一起······难!但我们也看到了如上汽同阿里共同打造的“YunOS”,自带大众点评支付宝,内置SIM卡提供流量,随时掌握爱车状态,系统在线更新永不过时,底层基带完全自研保不卡顿······是不是很厉害?然而,是不是有了这一套系统,车主出门就不用带手机了?
从车企的角度出发,不管是怎样的“互联驾驶”,最终都需要驾驶者握紧方向盘专注于前方的路况。只要不影响安全,例如过收费站不用拿卡,加油不用下车······这些需求都不难实现,但如果要收发微信,刷个微博,看个优酷·······这种分散驾驶者精力的功能肯定是大忌。我们都希望车载系统能成为“第二个手机”,但实际上这就是两条互不干涉的平行线。
如果车机永远不能成为手机,那对于很多钻研车载大屏的企业来说,它们的“互联”只能停留在一个表面,有人说:互联网汽车只有特斯拉和其他车企。这也不无道理,特斯拉倡导的无人驾驶追求车与路况,行人的互联;其他很多车企只盯住了“互联网”这条线。
“老司机都知道,就算你不撞别人,也很难避开别人撞你。”——很多交通事故的发生都让人猝不及防。如果车与车之间能信息互通呢?目前避免事故靠的是汽车上的各类灯组和喇叭这样的原始信息传递手段,如果能够在数据层面上互通,每一辆车都是数据源,在行车电脑中判断周围车的驾驶意图,这不就实现了互联驾驶吗?
现有的无人驾驶还仅仅是一个初级阶段,借由车载探测器,收集周围数据,再汇总处理,只让一辆车成为了数据中心,无法影响整个环境。如果每辆车都是数据中心,这样的大数据网络能更准确的改变交通形势。举例:一个路口的红绿灯能根据附近的车辆数量智能调节放行时间,车主驾驶习惯对于次年保费的影响,即时调整的导航策略·······有大数据的支撑才叫“互联网汽车”。
互联的基础是海量的数据支撑
猫哥之前提到“屏幕+系统”的互联本质上还是一种闭环生态,包括很多车企展望的无人驾驶都只算中等水平,最终的目标是实现“互联驾驶”,每辆车都不再是独立的个体,你的动向会影响每一辆上路的车。我们不是要多花几万块去换一个大号iPad,而是建立一个新的车联网络。
猫哥总结:
受现实条件所限,我们现在能接触到的互联网汽车能做到“大号iPad”的水平已经值得肯定。很多车企热炒的互联概念就是个伪命题,至于无人驾驶和互联驾驶还是雾里看花。但互联网汽车绝不只是停留在iPad的水平。这个初级阶段总会过去,谁能先一步展开车连互通的布局,就很可能在下一阶段竞争中获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