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刘杰
在9月9日泰达汽车论坛上,北汽董事长徐和谊表示,进入“十三五”以来,无论技术层面、生产方式还是商业模式都进入急剧变化的新时期,大机遇、大考验、大转折、大风险随之而来,有人把这个时代叫做乌卡时代,就是易变、复杂、模糊、不确定的时代。从技术上讲处于爆发式的发展,思维在分秒中裂变,很难继续依靠单打独斗这种自主创新,面对市场竞争的存量博弈,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融合发展,协同创新是时代赋予的新命题。
在存量博弈时代,产业协同是实现由大变强的助推器,从2014年开始中国汽车行业进入中低速的新常态,逐步增长已经转变为寡头垄断的新格局。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汽车企业想在时间窗口关闭之前,建立起我们自己新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围绕产业链搭建平台,加强与供应商、采购商、竞争者以及其他行业企业的互利合作,创新机制,推动产业融合与协同发展。
汽车行业要以开放的心态,探索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形成利益共享、成本共担的合作机制,携手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由过去的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汽车领域之所以发展相对比较好,除了得益于战略上超前布局外,还由于我们围绕整个产业链在协同创新上做了很多文章。
我想谈的第二个观点就是:在技术变革时代,加强官产学研合作,是享受快速时代的解码器。
互联网拉开新时代序幕之后,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逐步落地,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的趋势更加凸显,汽车这个出行工具已逐步进入到技术迭代的新阶段,汽车企业竞争的焦点已经从核心的硬件转移到了软件更替的能力,同时汽车行业的产业链和业务模式也随之生变,行业比拼由前端的研发制造,延伸到了后端的服务与出行,企业间的竞争正在由单一的产品竞争,向智能生态系统转变。我们传统企业很难成为全能型的选手,因此要获得先发优势,汽车行业就必须张开双臂,积极地与科研院所、行业协会、政府部门等进行广泛深入的合作和协同创新,这是传统车企实现以先进技术和全新市场进行对接的解码器。官产学研合作是当前世界各国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成功经验,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最佳途径。发达国家的经验充分证明,各国在产业技术上的重大突破,许多都是以官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模式来实施。比如像美国,在航天基础上的突破,法国在核电技术上的突破和领先,都是政府与企业科研机构以及大学等密切合作的结果。
北汽集团非常重视利用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在与国家科技部、中科院、在京的高等院校等机构,以及向小米、科大迅飞、百度等互联网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积极推进跨界创新、融合创新和集成创新。围绕电子化、智能化、网联化、轻量化趋势开展联合创新,以成果的转化,不断强化技术的攻坚能力。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合作开放创新是中国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突破口,中国车企转型升级要在两个方面上发力。一方面是要从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升级,而另一方面则是要向国际化、全球化公司转型,通过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产品、技术、品牌和管理经验,提升企业的整车技术水平与竞争能力,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和可持续发展动力,可以说是中国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突破口。北汽集团一直以来在紧抓国家“一带一路”有利时机,通过深化内部改革与国际化,不断整合国际资源来提升自身实力,迈向国际化,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整合全球范围内资源、人才、技术和品牌,不断提升北汽国际化的经营能力。
承载着几代汽车人的汽车强国梦,北汽集团始终坚信闭门造车势必输于开放合作,单打独斗势必败给资源整合。希望大家紧密合作,共同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由大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