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天从市交管局车管所了解到,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私人机动车已达到118万余辆,私人小汽车为65万余辆。曾经是许多老百姓视为梦想的私人小汽车,如今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庭。 “如今购买私车的,什么样的人都有,最多的还是普通老百姓。”一位在车管所工作了二十多年的警官,对这些年来私车的迅猛发展深有体会。据他介绍,十年前,有能力购买私人汽车的,主要是一些个体户、私企老板、演艺界大腕儿、体育明星等人。1988年,本市第一位普通市民花6000多元购置了一辆菲亚特牌(126P)小汽车,在当时也算是轰动一时的大新闻。现在,车管所平均每天新上的机动车牌照已超过1000个,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私人机动车牌照。尤其突出的是,近年来海淀区的私车数量增长明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该地区科技人才集中,收入普遍较高,加上住房离工作单位较远,购车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据了解,本市机动车增长速度明显加快集中表现在去年。此前,本市机动车的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0%到15%。位于亚运村的一家车市在今年初销量排在前五位的车型分别是夏利、捷达、奥拓、富康、松花江,而这些车的个人购买比例都超过80%。同时,从有增无减的“学车热”中,也可看到人们对汽车的渴望。今年上半年本市新增机动车驾驶员近20万名,到目前全市有“本儿”的驾驶员已达到290多万人,这些人中有很多将是私车的潜在买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