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正在走向世界。不止一位代表委员说起过这样的经历:从国外精挑细选带回来的礼品,回家细看上面的标识却是:“Made in China”。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这是不争的事实。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出口产品品质的改善,“有人群的地方就有中国货”,也已经成为接近于事实的描述了。 “中国制造”的辉煌令国人自豪,但辉煌背后有遗憾。在政协经济界联组会上发言时,朱焘委员就流露出这种遗憾。他说:“‘中国制造’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人民的喜爱,为国家赚得了外汇,为城乡提供了就业机会,这是可喜的。但是我们的出口产品,有多少高附加值?有多少科技含量?有多少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创造’呢?” 朱焘委员的话让记者想起对另一位委员的采访。李书福委员是吉利公司的老板,眼下正陷入一场跨国官司之中,他被日本丰田公司告上了法庭。他说他并不担心官司的输赢,但在了解这场官司的背景之后,却深感忧虑:某些发达国家利用中国入世之初对某些规则尚不熟悉的时机,正在试图发起一场针对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调查与清算。“中国制造”面临挑战。 “中国制造”并不等于“中国创造”。缺乏技术含量、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制造”终将受制于人。当中国成长为制造业大国之后,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要持续“中国制造”的辉煌,必须实现向“中国创造”的跨越。 在代表九三学社中央的大会发言中,吴伯明委员大声疾呼: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经济实力的竞争,是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知识产权的竞争。我们要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就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政府要选择一些重点领域开展知识产权战略研究与运用工作,鼓励企业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创新,进而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身兼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长的朱焘委员利用发言的机会“广而告之”:21世纪是设计的世纪。撒切尔夫人有句名言:英国可以没有首相,但不能没有工业设计师。作为产品创新的关键环节,工业设计需要引起我们更多的重视和关注。 拥有四大发明和无数文明成果的中国人是富有创造力的。人们有理由相信,一旦这种创造的激情迸发出来,“中国制造”的巨大成就,终将演化为“中国创造”的持续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