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入WTO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国内三大轿车制造巨头一汽、东风和上汽分别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及淮河流域烧起“战火”,完成了中国汽车业首轮重组的“三大战役”。现在,重组的战火远没有停息。 大众汽车集团董事罗伯特·比希霍夫12月4日在“中国·资本之年”论坛上宣布,大众今后将会对其在中国的两大合资公司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进行重组,由大众集团设在北京的中国投资公司负责具体运作。上汽与通用重组山东大宇项目的谈判已基本结束,有关各方已经达成协议。12月20日,有关重组山东大宇的最终协议将在山东烟台举行。 与以往的业内重组相比,近期的汽车资产重组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方面以国内三大集团为中心进行运作,另一方面以国外企业为依托。从本质上说,这些重组行为的动力源泉不是计划性的(即并非是由产业政策决定的),而是市场化的,是由汽车行业的内在发展规律所决定的,而且加入WTO的外部压力也成为国内重组的催化剂。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尚有短暂的过渡期,有时候会造成假象,好像小企业也能在中国汽车市场生存,甚至取得好的经济效益。但是从全球范围看,小规模的汽车生产企业,甚至包括年产规模上百万辆的汽车生产企业都不能在世界级的市场竞争中单独生存,何况中国大量生产规模很小的汽车生产企业,根本无力参与全球性的市场竞争,因此,必须加快中国汽车工业联合改组的步伐。 从另一个方面说,三大集团虽然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但想就此三分天下恐怕还难以办到,一是地方利益的驱动使各省都极力发展本省的汽车工业,奄奄一息的当然就想甩出去,效益较好的他还想兼并别人呢。二是国家有引导措施但缺乏相应的调控手段,光靠行政手段恐怕难以奏效,也有背于市场要求。也就是说,国家即使想方设法归为三队恐怕也难以办到。;三是跨国公司在国内重组中的影响越来越大,总会想方设法地从自身的利益格局出发去引导,目的是寻求战略平台而不是造就强劲对手。四是民营及民营合资企业的逐步壮大将对“三大格局”形成冲击。五是三大集团本身的发展要求,将使其对重组对象的选择上,要以经济效益为原则。 有人认为,说到底,三大汽车集团之所以在中国横冲直撞,依靠的还是跨国公司的技术和品牌,从这个角度来看,一汽、东风、上汽,只能称为三大制造工厂,而不能叫三大汽车集团。它们所欠缺的,正是企业集团所应具有的素质--国际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