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天津丰田威驰车的总设计师和国内著名导演张艺谋进行了一次大师级的对话。 两位大师从技术与艺术的角度全面阐述了各自对汽车和电影的看法。其中由张艺谋导演执导的威驰车5分钟短片首次与媒体见面。 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这款车的总设计师市桥保彦先生,请他谈谈这款车是如何完成一体化设计的。 ■我两年到过中国20次 记者:你怎么评价张艺谋先生拍的威驰车的五分钟短片,你认为它是否很好地表现了这款车的设计理念? 市桥保彦:我认为这次从整个摄像来讲,非常出色地展现了威驰这款车具有的优点、优势。我们这次的广告短片,五分钟的尝试,应该说在广告界是首次。广告故事的内容非常简单,也很容易看懂。同时,画面非常美,而且对车的角度的把握非常准确,所以我非常喜欢。 记者:您一直讲,两年时间到过中国20次,对这款车的设计花了很多心思。针对中国的路况也好,包括市场需求也好,威驰车都做了具体化的改进。我知道威驰不仅仅在中国市场,在其它国家也有,类似的改进有什么不一样? 市桥保彦:应该说丰田在各国的威驰车,或者是和其它国家相似的车型,在性能方面的基准是完全相同的,这是需要重申的,我们执行的是全球统一的标准。但对于中国市场的调查,我们认为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就是因为毕竟这是威驰丰田在中国第一次生产国产的轿车。以前我们都是把在日本生产的或者在其它国家生产的丰田车出口到中国来。在进口车、出口车方面有一定的经验,但是在中国生产的经验是不足的。当然,我作为首席工程师,肯定应该身体力行,到第一线看一下是什么状况。同时,设计、实验的小组成员都不断到中国现地来进行考察。 ■中国汽车消费需求接近欧洲 记者:在设计上,威驰和其它国家的同类车型有什么不同? 市桥保彦:我们在调查当中发现中国的客户比较注重车的外观,尤其是油漆这块,主要是车的漆,对图装要求非常高,比如亮不亮,颜色正不正等等这些方面。我们对图装的质量要求得非常高。威驰车4层漆是很高档的车或者更高一档级的车里才会用到。在其它国家出产的威驰或者是威驰同水平的、同大小的车辆,是不会用这么多道工序的。 再有一点,有关导航。电子语音导航系统,带语音提示功能的,不光是这个,看了介绍您就会知道,导航系统应该说也是非常先进的,而且在其它国家发售威驰的时候是没有的,只是在中国有,这也是对于中国用户追新,不断追求新颖的东西,我们调查发现,中国用户很喜欢新颖的东西。 记者:你认为设计师有没有地域性?东方的设计师跟西方的设计师有什么联系?联系在哪儿? 市桥保彦:因为我是总工程师,所以主要是有关车的整体设计方面。比如欧洲和亚洲的确有不同的地方,以德国举例,他对车速是没有限制的,能跑多快就跑多快,就是说对这辆车的操作性,还有悬架要求非常高。而在日本对车的要求是更加柔和一些的,希望开起来能够坐着更舒适,而不是追求它能够跑多快。我们当时通过对中国市场的调查,发现中国用户更像欧洲的用户,他们对悬架系统要求也很高。我来中国很多次,经常从北京到天津,从天津到北京,在高速上虽然有限制,比如100、110,实际上一跑起来速度非常快,对悬架系统要求很高,所以一定程度上是接近欧洲市场对车辆的要求。 对车的基本性能的要求肯定是一样的。只是这辆车在最后阶段我们有一个词叫做“调味”,最后一个调味的环节,属于做饭的时候,材料都已经做好了,工序是一样的,不过最后调味的时候不太一样,比如说最后调整的时候,悬架调整是硬一些还是软一些,自动变速器大概达到车速多少公里的时候调到上一次是最合适的等等,比较细小的地方的调整是非常重要的。 ■什么样的车是好车 记者:您认为怎么才能设计出一款适合中国的好车? 市桥保彦:我在经历了这么多汽车市场之后,虽然每个国家有独特的一面,有自己独特的地方,但实际上各国市场都是大同小异的。不管哪个国家,用户实际上所追求的都是外形非常漂亮、非常酷、非常帅的车,不管哪个国家,追求的都是一样的。 记者:威驰整个设计的班底有多少人,能简单介绍一下吗? 市桥保彦:跟其它厂家相比较,应该说丰田的车型,从没有到有,过程跟其它厂家可能有一些不同。丰田采取的CE制度,也就是首席工程师制度,一款车型设有一个CE,首席工程师有权力决定一切。比如我们这个小组里,外观设计、内饰设计、车体设计、车身设计,再比如说 车的底盘设计,所谓底盘包括一切跟行驶有关系的,跟行驶相关方面的设计。再有实验小组,进行实验,进行评价。 我再讲一下设计过程,整个流程。首先我们在设计车之前,要进行考察,进行企划工作,要对市场进行考察,了解用户的需求,之后再进行设计,比如我送给张艺谋导演的汽车素描,先通过很多次很多次简单的素描、图画,来构思出来一个威驰的图形,再通过电脑考察各个方面的合理性,最后再用黏土造出来一个模型等等这些工作,中间环节属于设计工作,之后到底它的行驶性能怎么样,还要进行实际的实验。 实际上现在的汽车设计,为了尽量缩短一个车型的设计时间,所以我们必须要几个步骤同时进行,比如在企划的同时,在调查市场的同时,慢慢有了一点情报之后就开始设计雏形。如果有什么情报的添加、改动,我们再改动雏形。在设计的同时,如果车出来了,就马上进行测试,测试有什么问题再改。我们现在还有一种简称“ICE”,属于同时设计。 ■汽车导航系统不是华而不实 记者:中国用户喜欢亮度,包括比较在意小的细节,像导航系统等一些细节很花哨的东西。从设计角度,有没有觉得中国用户存在一些理念上的偏颇或者不足? 市桥保彦:从显示出来的结果来看,中国用户,尤其是我们自己目标用户所确定的这些人群,他们的确是对新的技术,新的信息是非常敏感的,而且他们很准确地,能够很迅速地抓住这些信息。但是作为丰田来讲,我们有一个信念,是实用主义,如果对用户来说没有用的东西,即便它是新的,即便它看起来好像挺漂亮的,我们也不会放在车上的。比如这次安在车上的导航系统最初在日本很多人觉得又贵,又不实用,没有什么用处。其实我在三四年前也抱着不认可的态度,是反对派,觉得导航系统没有用,我认识的地方我都熟,经常去,我不认识的地方我不开车去。实际上在很偶然的机会用了有导航系统的车之后,就发现实际上导航是非常非常方便的,能够让自己的生活空间好像一下子就扩大了很多,慢慢用惯了之后,而且对导航系统非常依赖,就觉得离不开导航了,我想强调一下导航系统虽然很新,但并不是华而不实的东西。 记者:作为一位专业汽车设计师,你看到目前在中国大街上跑的新车后,有什么样的感受?能不能从专业的角度讲得稍微具体一些? 市桥保彦:这完全是我个人的感受,我1999年5月份第一次来中国,在这三四年里我发现中国车型的变化非常大,有很多新车型已经进入到中国的市场。我们竞争对手很多。 在日本近几年突然变化很快。大家的消费需求对车本身要高,坐在里面的空间要很大,多功能的面包车越来越多,已经形成一种流行趋势。而在中国虽然现在新的车型进来的很多,但是我总体的感受在这方面的变化不是特别大,占主流的还是三厢的轿车。虽然有一些多功能面包车也慢慢开始进来了,但还是不占主流。我认为市场拓展的路还很长。 记者:这次“动作”相当大,感觉有很大的突破。 像您所说的,在建立市场体系这块我们的确是迟了一些,但是,在去年8月29日记者招待会上说也跟大家说过,其实丰田跟中国在交流方面在很早以前就开始了。包括技术方面的合作,还有在沈阳建立技能工学校等等。当然,销售也是很重要的,但并不是说只要把这辆车销售出去,就没事了,售后服务其实才是最重要的。 (由张艺谋导演的威驰车5分钟广告短片将于4月10日晚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