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随着中国汽车产业进入到一个振兴阶段,中国汽车流通业也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时期,并呈现多元化格局。 迄今为止,中国汽车流通经历了由国家计划分配、统购包销——生产产品留成、扩大自销比例——全部自销,专项需要实行国家订货等过程。由改革初期汽车生产厂家、各级传统的物资企业、国务院有关部门的物资机构和民营企业无序销售汽车,走向以汽车品牌为主的代理销售和四位一体的服务方式。 汽车流通模式在中国的迅速发展,与中国的宏观政策和经济环境密切相关。一九九四年,国务院公布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第一次在正式文件中提出“国家鼓励私人购买汽车,并将根据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市场消费结构的变化,适时制定具体政策,逐步改变以行政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为主的公款购买、使用小汽车的消费结构。”这一政策的出台,可以说是中国汽车流通领域的转折点。 二00一年三月十五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在《纲要》的第六篇“人民生活”中提出要“拓宽消费领域”,“在提高居民吃穿用等基本消费水平的基础上,重点改善居住和出行条件……”、“鼓励轿车进入家庭”。这是中国第一次在官方文件中明确提出“轿车进入家庭”的概念,从而为轿车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此外,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能力购买轿车的家庭已达二千六百万以上。中国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具潜力的汽车市场。 在以上种种利好因素的作用下,中国的汽车交易市场自一九九五年后得以迅速发展,汽车不再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国家统一调配物质。从一九九八年开始,中国私人购车极为踊跃,当年亚市的销量将近四万辆。之后每年都在四万辆左右,累计到现在,有“中国汽车市场的晴雨表”之谓的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共销售了三十多万辆车,总交易额达三百五十亿元。现在,亚市每年的汽车交易量占北京市轿车交易份额的百分之四十,占全国轿车交易量的十分之一,进口轿车交易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而自一九九五年十二月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启动,到二00二年八月北京经开国际汽车汇展中心正式开业,中国汽车营销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大卖场到专卖店再到汽车园区,可以说越来越与国际接轨,卖汽车已不再是一种简单的产品分配或商品购销,已演变为一种形式很多、功能更多的服务。中国的汽车流通方式也从过去的单一代理制,发展到有形市场和汽车专卖店以及汽车园区并存的多元化格局。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有关专家表示,随着汽车流通体制的发展,汽车流通形式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消费需求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目前,世界汽车业结构已经发生根本变化,从过去坚持以制造为中心转向以服务为中心。现在国外已出现了更为体现“人性化”的流通模式。而随着中国的入世,中国的汽车工业也将逐步与国际接轨,中国汽车工业必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中国的汽车流通模式也将同步发展,对于消费者来说,买车不再是一种简单购买行为,而是一种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