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导读
国内商用车企业纷纷转型做轿车,可谓是中国汽车业一大“中国特色”。继江淮顺利拿下发改委的轿车许可证目录之后,长城、长丰、双环等还有众多急于上市轿车的企业还排着队等候国家的许可。《车访间》本期走进这些企业看看他们对轿车许可证的看法。
·长城专为轿车投入已达28个亿
·长城2006年利税7亿 完全达到国家轿车政策的要求
·长丰李建新:08年能拿到轿车准生证 自主企业与合资企业应一视同仁 讲道理嘛!
本期出场人物
长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魏建军 长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李建新 双环汽车副总经理 何泽国
嘉宾影像
历史-人物-事件归来总是一幕一幕 我们如此看待……
魏建军
第一幕:长城魏建军:江淮能批下来我们也能批下来
主持人:魏总,我们看到长城有多款轿车即将上市销售,有一个很敏感的问题,就是做轿车许可证的问题,江淮是刚刚批下来,长城大家也很担心。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魏建军:江淮能批下来我们也能批下来,轿车的产业政策现在看只有轿车具备这个资格,而且国家在大力倡导自主创新,支持中国的自主品牌的发展,我想我们赶的机会也很好,而且我相信国家会支持我们。 主持人:您说长城是具备做轿车的这种资格条件,这个怎么解释? 魏建军:因为产业政策里面对做轿车这快主要有三大要求:一个是销售收入要求,再一个你的技术投入,对研发的投入,三,有利润要求,你要连续三年盈利多少,你的产品规模达到多少,你研发投入了多少,都有详细的要求。从目前看我们远远超过了这些要求。江淮也是由于它达到了这种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所以说被批准了。我们现在没有批是因为还没完全把材料报上去……[全文]
第二幕:长城专为轿车投入已达28个亿
主持人:说到轿车咱们国内的民营企业做轿车就有很多故事,比方力帆曾经他们老总过来讲了一个故事,就是他们在设计力帆520的时候曾经请过国外的设计公司做设计,后来发现国外设计公司做的设计还没有他们本公司自己设计人员的设计更能让中国消费者喜爱。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怎么合理利用全球资源来打造品牌?长城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魏建军:我们做事的原则是合适,我们也一样选择了国外的设计,也有自己的设计,中国的汽车设计也在快速发展,设计手段、新的设计手段也在非常快地应用。我认为是合适,并不是说我自己设计的就好,也不能说国外的设计就不好,大部分车到目前为止还都是国外设计的。这一个车型尤其是外观设计我们会选择几个设计公司来出方案,所以说我认为应该是出方案之后还要进行一个评审,评审我认为也很关键,是不是你能代表消费者选择一个更适合于市场的车。 主持人:咱们在轿车方面的投入大概有多少?能够给我们透露一下吗? 魏建军:我们在研发上已经投入了六个亿,就是研发设施。专为轿车投入的已经有28个亿了。一个是生产设施的投入、再一个就是产品设计开发和零部件开发的投入。 主持人:不小的一笔数字,对我们整个公司的资金链,融资能力也是很大的挑战。 魏建军:长城是追求有利润的市场开拓。有的企业销售量很大,但是利润非常不理想,我认为做企业应该理性,因为好象是在搞公益企业,这样企业就没有发展的后劲了……[全文]
第三幕:长城2006年利税7亿 完全达到国家轿车政策的要求
主持人:你能够透露一下长城比如说2006年利税的情况吗? 魏建军:2006年我们是7个多亿的净利润,这是一个公开数字,我们每年收益都在增长,随着企业规模、销售数量的增长,我们每年都有一个很明显的运转,这样对后期的投入没有什么压力。我们有很好的融资平台,假如说需要资金的话,我们很快就可以到香港再募集。经过多年的经营,长城在银行的信誉度也是3A+,就是我们随时可以在银行拿到资金。企业运转良性,质量比较高。很高级的商务车,越是商务车要求难度更大,高级商务车。而且有很多SUV像商务车都是轿车,为什么轿车就不一样呢,没有什么不一样,应该都是一样的。 主持人:主要是国家政策有些要限制的领域。 魏建军:国家政策规定这么说,但也不是不让你干,是你达到一定程度,你有一定技术基础和资金基础,可以允许你干……[全文]
李建新
第四幕:长丰李建新: 08年能拿到轿车准生证 自主企业与合资企业应一视同仁 讲道理嘛!
主持人: 长丰2008年要生产轿车吗? 李建新:我肯定干!但像有的企业车出来了、模具也都到了,但没有目录,卖不了车,我不会干这种事情。产品今年投向市场和明年投向市场是两个概念,市场环境变化很快。 主持人:你有把握08年能拿到轿车准生证吗? 李建新:我觉得应该可以。讲道理嘛,竞争嘛,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嘛,你说哪一条不符,门槛就这么高,你达不到不行,达到了你就OK了,是这个概念。 主持人:您说您不干车出来却没有目录这种事情,那么长丰的轿车计划现在进展到什么程度了? 李建新:长丰已经已与波导进行发动机项目的合作开发,轿车项目的开发正准备启动。 (李建新显得有些激动)我觉得,目前政府在汽车“准生证”的审批制度上并没有法律依据。目前政府在造车问题对自主品牌与洋品牌执行双重标准,“国际品牌造车随便造,自主品牌却不行,没有这样的道理的。在“准生证”问题上,有关部门对自主与合资企业应一视同仁……[全文]
何泽国
第五幕:双环:许可证政策要适应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主持人:您刚才说双环的轿车计划,这里,政府有一个轿车的许可证问题,你怎么看? 何泽国:国家有一个许可证的制度,但是现在国家也面临着一种政策需要调整,要不断地适应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的课题。中国的汽车政策是滞后的,中国以市场换技术的政策是失败的,所以说现在国家应该在立法的角度来维护,应该确保中国汽车工业的安全。另外也是因为汽车工业是一个材料很长的特殊工业,它关乎到中国的产业链的完美,产业链效益的爆发,也关乎到中国就业率的问题,所以以市场换技术,最终没换来技术的教训,应该汲取。另外造轿车,这个东西它的门槛应该是很高的,但是对于一个搞SUV车已经19年历史的一个汽车制造厂,尤其是我们现在已经购并和整合了红星汽车制造厂,红星汽车制造厂也是河北的一个汽车制造厂,在70年代由北汽分馏出来的一个汽车厂,有它特殊的历史背景,过去的红星面包,在历史上也有它的一席之地,后来没有跟上产业化的调整,所以说它就下滑了。现在双环汽车对它的整合,使它的品牌又重新获得了新生,包括我们现在启用的新的红星标,包括我们打造注入的小贵族产品,都是我们在优势资源的互补和整合上,为我们的新车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硬件和软件……[全文]
主持人后记 国家应该怎么管这些命悬“轿车许可证”的企业? 我要评论
国内商用车企业纷纷转型做轿车,可谓是中国汽车业一大“中国特色”。继江淮顺利拿下发改委的轿车许可证目录之后,长城、长丰、双环等还有众多急于上市轿车的企业还排着队等候国家的许可。 处于产能过剩的担忧,国家对提出申请的新建轿车企业抬高了门槛,制定了三个标准:销售收入、研发投入 和 利润收入。 但是,还有诸多的不确定因素似乎还在让这些排队申请的企业不安。“为什么谁谁能批而我们就批不了?”在采访中,主持人发现:这样的言论时常挂在这些民营的汽车老总们口上。 国家的轿车许可证管理办法是否已经不能适应汽车业发展的趋势?国家究竟应该怎么去管这些命悬“轿车许可证”的企业? 《车访间》本期走进这些企业看看他们对轿车许可证的看法……[全文]
第79期回顾:全面解析奇瑞营销战略:分网模式到纵横中国
诞生于90年代末期的奇瑞汽车是幸运的,市场上已经有了很多可资借鉴的营销模式;奇瑞汽车又是不幸的,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被列强们紧紧控制,简单的邯郸学步注定不能成功。从05年初独特的分网销售模式到07年5月新提出的史无前例的“纵横中国”战略,《车访间》有幸找到当事人解析奇瑞一路高歌猛进的核心逻辑。 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一面旗帜,奇瑞的道路是独特的,也是值得借鉴的,我们祝愿它的道路越走越宽广……[全文]
专题策划:陈映璇
专题制作:常亚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