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7月9日消息:在我国成品油价格难得的下调了6个月后,在国际油价的催逼下,国内石油巨头们已经在推动新一轮的成品油涨价。然而一方面是企业亏损的压力,另一方面是民众情绪的压力,“涨还是不涨?”这个问题让有关部门真正陷入了两难境地,而早已出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也在尴尬中等待。
地缘政治冲突已将国际原油价格推上了73美元/桶的高位。记者获知,由于燃油税很可能在“十一”前后推出,因此国内成品油很可能在今年10月抬价。
眼下,中石化作为中国最大的原油炼化企业,已然苦不堪言。“每多炼1桶进口原油,我们的亏损额就会增加至少10美元以上。”中石化炼油事业部人士慨叹,去年发改委决定下调成品油价格时的国际原油价格长期处于60美元以下,而今,盘桓于70美元以上的国际价格正在给企业带来更为致命的打击。
石油巨头吁请提价 “中石化的赢利压力从来都有,原油价格越高,压力也就越大。问题是,如何缓解这些压力,通过行政手段提高终端市场价格肯定是一个最佳的方案。”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认为,从市场经济角度看,企业从国际市场购进原油炼化后再销售出去,谁也不愿意做赔本买卖。但原油价格同时又不是一个简单的市场经济行为,因此很难判断涨价与否,何时涨价。
另有人士表示,从长期来看,中国旺盛的需求也是支撑油企呼吁涨价的一个因素,对于南堡等大油田的发现,“需求”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知晓成品油涨价申报环节的权威人士向记者透露,每次涨价过程中,发改委和所属价格司都不会主动调整,而需要企业提出申请,然后依据申请开会研究决定涨与不涨。涨价与降价不同,降价会削弱企业利润,企业不会主动提出申请,但国内成品油价格的每次上涨,都有赖于中石化和中石油等石油企业的推动。
鲜为人知的是,当国际油价在65美元高位时,石油企业通过有关渠道曾申请成品油提价。其中
汽油(93号)涨200元/吨,柴油(0号)150元/吨,然而这样的方案并没有得到有关部门认可。
前述中石化炼油事业部人士透露,最初向发改委上报的涨价方案重点以
汽油价格为主。这是因为去年成品油价格下调时也是以
汽油为主。其中,他们建议将汽油价格每吨上调200元以上,而柴油每吨上调150元左右。
“汽油上调幅度大的原因与我国车辆普遍使用汽油
发动机动力有关,而汽油属于轻质油品,生产成本要略高于柴油”。这位人士说。
“当然涨价的申请不可能一奏就准,这有一个持续申请的过程。”前述中石化人士说,国际原油价格居高不下,导致中石化背负上了巨大的成本压力和盈利压力,而要想释放这些压力,唯有成品油涨价一个通道。
持续“高烧”或将难免 就在国际原油价格还没有刺破70美元/桶大关之前,国家商务部政策研究室已经发出预警,今年7月到8月国际油价将继续看涨,下半年会在波动中继续高位运行。相关报告预测,国际油价看涨,不仅增加了国家外汇支出,而且严重影响和波及工业、农业、交通动力以及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成本也将随之增加。
几乎同时,美国能源部公布的每周油品库存报告显示,美国原油商业库存上周继续增加,但汽油和其他成品油库存有所下降。受此影响,纽商所(NYMEX)8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6月28日晚间盘中突破70美元关口,最高达到70.52美元/桶。
短短一周后,布伦特原油期货于7月4日收盘突破73美元/桶,盘中刷新10个月纪录高点,一度升至73.12美元/桶,为2006年8月25日以来的最高水平。
就在同一天,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宣布调高了售往欧洲和亚洲的多数原油品级的8月份官方报价;而全球第六大石油出口国尼日利亚国内的动荡局势也在影响着石油价格的调整。
“地缘政治和美元成品油库存下降是本轮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的核心动力。”石油咨询机构Petromatrix的OlivierJakob表示,在目前利多的动能下,美国原油期货的目标保持在75美元/桶,美国的原油库存统计数据需要出现意外,才能令动能停止。
10月涨价箭在弦上? 国际原油价格在55美元/桶的低位时,发改委于2007年1月宣布下调了以汽油为主的成品油价格。但时过境迁,记者独家获知,在国际油价持续上涨的推动下,国内成品油价格可能在今年10月再度回升。
据一位消息人士称,国务院已经同意财政部适时出台燃油税,因此燃油税很可能在“十一”前后推出,该税推出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接轨,因此,10月涨价很可能成为必然趋势。而这一信息目前仅仅在业内一个极其小的范围内流传。
中国能源网CEO韩晓平分析,中国的经济发展同样与原油价格密不可分,国际原油价格如果持续高企,发改委也势必要尽快出台新的价格指令。
来自发改委价格司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分析,成品油价格上涨固然会带动一些指数走高,但这一影响几乎可以忽略,最快本月,发改委就可能发出调价通知。
但是和今年1月作出的降价指令一样,发改委对于是否再次调高成品油市场价需要慎之又慎。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单卫国分析,尽管现在国际原油价格与数月之前已有天壤之别,但国内的经济运行环境同样发生了重大变化,诸如5月份CPI高达3.4%等等,这些因素都将触及政治神经。
韩晓平认为,世界已经进入高油价时代,适当的提价并不完全是坏事。关键要有度,因为通过简单的涨价并不能缓解中石化长期以来形成的成本压力。相应,国家应该鼓励中石化向原油开采的上游领域发展,同时也要扶持中石油、中海油加速向下游乃至零售环节渗透,进而形成三巨头同时在上下游领域展开混业竞争,这才是打破国内炼化企业步步受制于人的关键。
(责任编辑:唐玲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