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7月份中国汽车出口7.99万辆,环比下降5.4%,同比下降11.6%,这是自主品牌出口连续三个月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并继续呈现下降态势。
据了解,人民币升值、出口市场低迷、贸易壁垒和海外市场的政策法律环境变化等外在因素导致出口呈现下滑。其实,最主要的内因在于自主品牌并没有在本土上稳扎稳打提高自身品质,而将目标放到了国外市场。受到内外夹击的自主品牌,在短时间内很难有所改变,下半年国内车企的日子不好过。
汽车出口量连续三个月大滑坡
汽车出口的首次下滑出现在5月份,出口数量达8.64万辆,环比下降3.4%,同比下降16.1%;进入6月份,出口形势并未出现好转,汽车出口数量达8.44万辆,环比略微下降,而同比骤降21%。7月份汽车整车企业出口数据再次双下滑,出口数量为7.99万辆,比上月下降5.4%,比上年同比下降11.6%。
另外,1-7月出口56.75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2.2%,降幅比前6个月扩大了1.6个百分点。其中乘用车出口数量为34.47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0.2%;商用车出口数量为22.28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5%。
2012年中国汽车出口首次突破100万辆大关,刷新了中国汽车史上的记录。2013年必将备受关注,但是就在满怀信心地期待另一个新纪录时,2013年5-7月持续“不给力”的出口形势,给国内汽车企业泼了一瓢冷水。
下半年汽车出口形势很艰难
面对如此糟糕的情况,有人表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出口市场出现这种不理想状况的原因是人民币升值、出口市场低迷、贸易壁垒和海外市场的政策法律环境变化等外在因素。但是,真正障碍汽车出口市场的因素并非这些原因。
目前,中国市场是全球最有发展潜力的市场,几乎所有的跨国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不仅在国内市场加速布局,甚至针对中国市场进行批量国产,这对于自主品牌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虽然合资品牌大量抢占了自主品牌大量的市场份额,但是却给自主品牌带来了更多成熟的市场运营经验、制造经验、销售经验。然而,自主品牌却没有吸取经验,反而将目标放到了国外市场。自主品牌呈现出了一番“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景象。
其实对于消费者来说,技术往往不是最重要的,产品品质才是他们最为关心的。自主品牌只有踏踏实实地不断提高产品品质,花心思对消费者“嘘寒问暖”,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培育出自己越来越庞大的忠诚用户队伍,才能最终站立起来。
业内人士分析,只有中国车企意识到,加速海外扩张不仅仅是卖出更多汽车,更重要的是需要布局。中国自主品牌不再出口单一的产品,而是将产品、技术、人才与资本共同输出。这样的产业战略布局才能真正获得市场的认可以及持续健康的发展。
|
E电园纯电皮卡是啥妖孽
E电园试北汽纯电EU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