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搜狐汽车 > 新闻

"缺德女"被"路怒男"暴打,源头错在哪?

  这事火了好多天,也出来了各种长尾花边新闻,我在看热闹之余,也想说点话。

  感谢行车记录仪,感谢网络媒体,事情的经过、因果都已经很清晰。不够八卦的朋友可以看下面这段整理性报道:

  http://v.qq.com/page/a/8/j/a0153hqa18j.html

  轮到YYP说了。说什么好呢——男人打女人太狠?女司机乱切线开车太坑人?相互别车斗气太危害公共安全?网友人肉人家太八卦?……不不不,我其实最想说的是,这缺德女司机被路怒男司机暴打一事,根源的错,其实在zf!

  为什么呢?因为zf该教育的没教育,该管的没管,纵容出今天中国交通环境里“缺德”、“路怒症”驾驶者比比皆是的境况。

  就这起女司机横蛮驾驶引发的男司机斗气报复事件来说,导致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以及zf在其中的责任,分析如下:

  一、国内很多道路规划和设施设置不清晰或不合理

  国内的路口、出口指示牌,有些是位置太低,容易被其它车辆(尤其大货车)阻挡;有些出口指示牌位置只提前几十米,看到时已经很紧急;有些甚至把路牌竖在出口的分岔位置,几乎到了出口才能看清指示。

  我到过一些先进国家,以英国为例,每个出口前很远就开始有提示牌,至少会出现两三次。有时还会分别在道路两侧竖两个一样的指示牌,防止车辆因行驶在外侧看不到内侧的指示牌,使得驾驶者想要错过路口很难。

  除了安全因素,还有一些道路设计会管理措施,容易引发驾驶者的争端。例如有的道路从多车道变为少车道时,缺少足够长的导流线;有些修路工程直接在挖坑前几米才放置告示牌,车流到了该瓶颈位置时无可避免地突然减速,发生大堵车,然后得相互抢车位才能通过。

  如何在道路设计和设施上,给驾驶人足够清晰的指示,并合理疏导交通避免引起堵塞,这些都是道路和交通管理部门(统称zf)的责任。

  二、驾驶者素质教育严重缺乏

  女司机为了不错过一个出口,突然急切两个车道并压实线,这行为背后是习惯性违章,以及对违章后果的藐视(网友人肉结果也证实该车及该女子有多次违章记录,女车主甚至在采访中说道,她认为这样的变线没什么,不会妨碍到其它人)。

  习惯性违章,是因为国内长期以来就没做到违法必究,很多人经常或反复违章都不用承担后果。电子警察虽可记录违章,却要等到车辆年审或者车主被查车的时候才会被强制处理,使得这些习惯性违章的驾驶者不以为然(有些人真的不知道自己经常在违章)。

  对违章后果的藐视,则是骨子里缺少安全意识的表现。例如突然变道的女司机,对后视镜盲区、后车制动反应时间和所需距离等,可能都没有概念。她也许真不知道这样乱变道被后车撞上会有多严重的后果,甚至没想过如果后面来的是台大车,她能死得多轰烈。与之类似是那些错过高速出口后急刹车甚至开倒车的,自己找死还要害人。而诸如不系安全带、变道不打灯、让小孩站起来从天窗探出头、怀抱小孩坐车等等,都属于缺少安全观念的典型。

  缺少安全观念应该怪谁?我认为还是怪zf。因为在驾驶者考驾驶证时,理应进行足够充分的安全意识教育,尤其教育驾驶者知道各种违章、鲁莽大意驾驶可以造成的严重后果。教材非常简单,网络上有大把真实交通事故的视频,随便整个把小时素材上个课,保准有用。

  驾驶者教育除了安全,还包括态度。国内很多驾驶人开车的态度太过随意,行车时压线走中间,快车道上龟速行驶,停车时占道不考虑他人,开车打手机妨碍周围交通等。这些“态度”问题即使不直接影响安全,也会导致下一点问题的产生。

  三、“路怒症”为何会出现?

  面对其它车辆违章、插队、强行加塞等“恶意”的举动,很容易引发“路怒症”。情节轻点的反应是狂按喇叭或闪灯抗议;情节严重的,就如成都男司机一样直接付诸武力。最常见的一种“报复”方式是将车开到对方车前,刹车阻挡对方一下(说实话我觉得这个动作极度无聊不雅)。

  路怒症因何引起?最常见的是堵车时插队、加塞。插队是非常可恨的,加塞是非常缺德的。但是插队、加塞的车,除一小部分是习惯性作恶,其实相当一部分是因为不熟悉路况走错车道,或直接受到道路条件制约(比如所在车道有故障车)。

  走错车道的原因,除了驾驶者不认真看路牌,很多时候也由于车道规划不合理,转弯车道地面指示不清晰(我自己也经常中这招)。这又是zf的错。而当你实在要并到别人的车道上时,其实可以用更礼貌的方式,例如摇下车窗,用手势或者眼神给对方一个不好意思的敬礼状。

  我在马路上如果要加塞别人,我的原则是,尽量在别人的车尚未起步,和前车拉出了足够空档时,大脚油门上去“填补”住空档。这个做法至少不会让人感觉被强行加塞,因为对方不需要打方向或者急刹车来避让我。

  如果遇到别人加塞,我以自我防御为首要考虑,能让就让一下。不过的确有一种情况会让我非常气愤:当有车要加塞或并道,我让过了第一台车,尾随其后的第二、第三台车很多时候会来势汹汹地跟上,生怕接不上这条“龙”。如果先前礼让的车(我)一直礼让,那么很可能我让过十台车自己也寸步不移。这反映出国内驾驶者开车的一大恶习——怕吃亏,怕被欺负,而且只要你稍稍示弱,别人就真的会欺负你。

  解决方法,不是让每个驾驶者自我变强,而是应该推行相互礼让精神,推广“拉链式通行”——但凡遇到两列车龙并成一列时,大家默契地遵循“左边过一台、右边过一台”的交替通行法则。懂得这个规则,在堵车、并道时就完全没有必要争抢,通过秩序和效率都会提高很多,路怒症及由它引发的事故必可大为减少。

  “拉链式通行”需要教育,需要推广,需要交警现场督导,这些都是zf的责任。

  如果我们的zf能规划好道路设施,给驾驶者清晰的指引,尽最大可能减少人为原因引发的交通阻滞;如果zf能充分做足驾驶者教育,让每个驾驶者具备良好安全意识,知道敬畏驾驶,尊重其它道路使用者;如果zf能针对社会上已经出现的各种事故多发场景,大力推行文明驾驶准则,鼓励驾驶者相互礼让……

  如果有上述“如果”,我们就不会看到缺德女被路怒男暴打这出闹剧了。

  关注微信公众号“颜宇鹏-车言论”,真人真话,YYP和你分享“什么是好车”。

  YYP,新车评网创办人。从事评车13年。这里独创两种全国汽车媒体新玩法:

  1)YYP亲口录制近200款车1分钟点评,回复车名即可点播,轻松了解每款车真实优劣;

  2)你来提问,让YYP写“命题作文”,内容涵盖各种选车用车专业观点。

  具体玩法请关注后看菜单。如果认同YYP的爱车理念,请推荐给您身边的朋友。

  如何关注微信公众号:

  1、搜公众号“yypcar”

  2、保存下方二维码图片->微信扫一扫->右上方“相册”选择保存好的二维码。

  

  如果认同YYP的爱车理念,请推荐给您身边的朋友 :)

  声明:由于YYP在本平台上发表的均为独特个人化观点,“颜宇鹏-车言论”禁止各种形式转载(无论是否注明作者和出处)。如需转载须获书面同意,否则必将追究并举报。

auto.sohu.com true 颜宇鹏-车言论 http://auto.sohu.com/20150508/n412682137.shtml report 3559 这事火了好多天,也出来了各种长尾花边新闻,我在看热闹之余,也想说点话。感谢行车记录仪,感谢网络媒体,事情的经过、因果都已经很清晰。不够八卦的朋友可以看下面这段整
车图社

车图社

汽车最新实拍图片、官方图片。

娱车有关

娱车有关

与车有关?娱车有关!从汽车科技聊到文化。

汽车咖啡馆

汽车咖啡馆

汽车产业深度报道,权威信息解读。

凹凸榜

凹凸榜

用数据告诉你传播、品牌背后的真相,提供独立、专业的价值标准。

中国交通频道

中国交通频道

广泛的综合性交通多媒体发布平台。

极车制造

极车制造

解读前沿汽车科技,剖析精密造车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