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维尼熊猫
大特保:车险太重,“人身险”先行
大特保的创始团队成员“混迹”保险行业已久,基于之前渠道、分销等方面的功力想到了要面向C端用户做在线保险业务。不过保险的线下实力仍很强,需要教育用户转向在线保险形成购买且保持粘性难度较大。
大特保联合创始人于东晖谈到他们选择“单品特卖”的方向去切入在线保险领域。在线保险和线下保险相比,一大优势就是减少了对用户的打扰。
其业务线主要集中在人身险领域,包含健康险和意外险。这样做的原因是短期险里边销量最大的是意外险,长期险里边销量最大的是重疾险。
大特保联合创始人于东晖
为什么大特保目前没有切入车险呢?
于东晖谈到他们的考虑:
第一,车险的线下部分更重一些,大特保早期业务起步阶段希望做得更轻利于业务拓展;第二,大特保在人身险、财产险方面专业积累大一些,车险和人身险解决的问题不太一样,后续线下的服务会跟不上;第三,车险市场主要人保、太保和平安占据了60%市场份额,必须解决这老三家在平台上入驻;第四,车险目前的渠道,线上业务会导致宝相似面临渠道之间竞争的问题。
大特保如果解决了后续服务、上游的问题,大特保的客户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做车险的时机就到了。
意时保险:保险+汽车服务,做一个生态?
意时保险副总裁刘鹏谈到了2011年他在欧洲注意到购买车险的在线方式以及比价网站的经历,于是激发了回国做互联网车险的idea。
意时保险从11年到14年的下半年主要是与OTA合作,提供旅游大交通相关的保险产品专业解决方案。
开始意时是以“保险黑板刷”这一移动端产品为核心,逐渐发展包含到旅行、手机、支付、汽车领域向外辐射到整个行业,并自主开发“小而美”的轻模式保险。举个例子:意时开发了航班的极致延乐产品,还尝试专车延误乐。
以保险+汽车服务,或许想要做一个生态。
意时保险副总裁刘鹏
另外,刘鹏表达了对费率市场化的看好。认为随之会出现的一个新的、对大家来说可以衡量的标准:就是我们的车险到底应该长什么样?不同的人我的车险价格是什么?我应该享受的服务是什么?我应该去哪里找到很好的服务?
车车科技:不做比价,真的是尊重客户的初心吗?
和大特保不同,车车科技副总裁秦琪认为人寿险难做,所以才选择了车险。他指出互联网车险,拥有海量的用户后就会带来高度的黏性和高频的并发。
这是一个一千亿的保险市场,用户车险的意识都很强。但是用户会进行选择,他可以每年重新进行选择,做好服务才能保证长期的合作。
车车科技副总裁秦琪
保费高:用户一年交四五千的保险,然后假如没有出险会让他们觉得不划算,保险快到期的时候很多用户会想着有没有办法能够得到一些服务。
骚扰多:保险公司销售会通过电话、短信各种方式高频地向用户推送,对用户造成了骚扰。
理赔难:客户认为理赔难不是保险公司单方面的问题,更多时候是车到了4S店等地方没有享受达到预期的服务,造成了对于“保险产品”本身的不好感觉。
保费不透明:各种保险公司、各个渠道眼花缭乱的优惠折扣,让用户难以把握到底车险产品的合理价格区间。
通过这些痛点,秦琪从三点聊了车车切入车险的姿势。“第一,我们想办法降低车主的保费,提升我们自己的服务。第二,我们提升服务,提升服务的目的是提升客户的黏性。第三,全程管家的服务。”
以车险为切入,在保单的查询,事故理赔的查询,包括价格的比较,包括购买,这四个环节来进行打造车车服务的一个闭环。
和目前大部分互联网车险产品相比较,车车并没有做“比价”,用户要先选择保险公司才能看到价格。秦琪给出的理由是“我们只尊重客户的第一初心,而不用价格去引导客户上某一家保险公司的产品。”
智泰和咨询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扬
最后众智泰和咨询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扬对大特保、意时、车车进行了总结点评,然后谈到市场上应该说不论是从公司、创业公司、产品来说,都是相对比较单调的状态。
零壹财经保险业务负责人奚玉莉
零壹财经保险业务负责人奚玉莉从三个层次去理解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创新:渠道创新、需求创新、组织与机构的创新。
AutoLab是一个专注在新能源、车联网、后市场、汽车电商、创业投资产业的传播与服务平台。拥有50万活跃粉丝社群,6000余位行业智囊,每月超过20万字原创资讯及行业干货,日均浏览量达百万次。更多详情可关注我们的微信号:autol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