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的出租车是中国大陆的叫法,西方叫TAXI,台湾叫做计程车,香港叫做的士,日本叫做“タクシー”,世界各地的出租车都有不同的文化、形态、车型、历史,以及价格!如果你去过日本,你一定不喜欢坐他们的出租车,原因是太贵了
让我们先从这张世界各地出租车费用调查表看看日本。表中以1000日元(相当于56.1元人民币)能走多远为根据。在中国,以北京为例,56.1人民币却能走35.4公里,但在日本(东京),56.1人民币却只能走2.89公里,差不多是中国的10倍,更是印度的30倍,这样看来,天朝的子民似乎不像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
当然这么说可能会被打,因为我用的是我们多数人的生活水平衡量,如果用日本的人均收入水平来看的话,就要合理得多。下面有个客观的图,以各城市“一次打车2-5公里所占月工资百分比”来看,上海要比东京凶得多啊...
有人可能会反问,像美帝这种国家,怎么打的费用也没比日本高呀!解释这一点,要从历史发展上找原因!日本的地小人多是众所周知的,工业发展是过程、经济发达是现状,所以现在日本的交通系统异常发达。东京的铁路密度(算上地铁轻轨路面电车)大约是纽约的1.5倍,更是香港的的7倍之多,所以这里的人出行方式首选地铁和步行。这也导致人们搭乘出租车出行需求不高。
此外,出租车数量也不多(仅有5万辆左右),再加上日本人工费用也是相当高,昂贵的出租车费用也是理所当然,所以在日本游玩时很多人是万万不愿意打车的。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服务体系十分完善。
日本出租车,和想象中不一样
日本在出租车型使用上,是否也像国内采用开不坏的捷达一样呢?答案只能说对了一部分,就是车型既统一又繁多,不同于像美国出租车多为福特维多利亚皇冠、丰田塞纳、日产NV200这类车型,也不像如西班牙就采用雪铁龙C5,标致407等欧洲车,更不同威尼斯采用水上交通工具作为出租车。
日本出租车行业是公私分开运营的方式,就像国内企业一样实现 “公车公营”的公司,所以只有几种车型,但个体出租车就不同了,他们采用车型很多。(作为个体司机的条件:必须达到一定条件,如要连续开出租车10年以上,不出安全事故,还要通过严格考试。)
先介绍一些公司运营的车辆,其实日本的出租车发展行业远比他们本地的汽车产业发展要早得多(丰田1937年才成立的),从1912年开始,日本就引入福特的T型车作为主要的出租车,当时的价格是1英里60钱(相当于100年前的0.6日元),之后的每1英里/10钱,这价格在当时还是挺昂贵的,不过这种出租车形式在日本得到很好地推广,很快就发展到了全国,随着日本国内各大汽车品牌的发展,各种出租车相继出现在时代的潮流中,下面就是各时代的日本公车运营的出租车。
▲福特T型车
▲1977年 日产 紫罗兰710型轿车
▲1982年双子座PF
在上述这些车型相继退出市场后,下面重点介绍素有“日本捷达神车”之称的丰田CROWN COMFORT,因为它霸占了整个日本出租车的半壁江山。看名字,像是我们平时所说丰田的高端品牌皇冠,其实并不是,这款车本质上压根不是皇冠,虽然很多去过日本或者香港或者新加坡的朋友会惊呼:这些地方都用老皇冠当出租车啊?!但事实上,那些车压根就是只有个样子和名字,和真正意义上的皇冠,根本扯不上什么直接关系。
不同于面向个人用户或者法人用户开发的通常意义上的皇冠们,丰田CROWN COMFORT是一款单纯为了出租车市场的需求所开发的车型,可以说是专用型的营业车。同时,由于维护价格低廉、转向半径极低、操纵简便易于上手,也被全日本范围内的广大驾校用作教习车使用。
从定位上来讲,丰田CROWN COMFORT是被用来替代之前在日本的出租车和教习车市场广受欢迎的丰田MARK II第六代车型(车架番号:X80)的出租车仕样的。
▲MARK II第六代车型
除此之外,日产NV200 也是如今日本出租车的重要成员,主要在东京营运。顺便一提,这款车在2011年就成为纽约的特定出租车,与纽约市政府签订了长达10年的合同,相信很多去纽约的朋友也会看到这款出租车。
正如上文说的那样,日本私人出租车的车型更是多样化,几乎涵盖了市面上的大多数车型(毕竟是私人的,自己有车,符合条件就可当司机,车辆类型当然多了。)不过,被当运用最多还是要数丰田普锐斯、日产聆风等新能源车,毕竟油耗低,是私人司机赚钱的关键嘛。
▲聆风
▲普锐斯
在日本搭乘出租车应该注意些什么?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日本大多数火车和巴士在午夜会停运,这会造成在这个时间对出租车的需求突然增加,特别是在周末更是这样。星期五和星期六晚上,常常看到在火车站前面的的士车站点前排着长长的队伍,而且等待时间可能很长。
多数的士能够容纳五位乘客,的士车费一般是两公里大约需要600-700日元(约33-39元人名币),每运行300米大约增加90日元(5元人名币)。当的士长时间停车不动,费用也会增加,而在深夜,费率提高20-30%。
汽车雨刷下角的仪表盘上有一块板显示该的士是否空车。红色的板表示出租车空车,绿色的板表示相反的意思(参见下面例子)。在夜晚期间,的士车顶上的灯亮表示该的士是空的。
日本的士左后方的车门往往是可以由司机遥控打开和关上的,不必自己打开或关上它。此外, 日本的士没有收取小费的习惯,因为服务费已经包括在比较高的乘车费中。如果您不懂日语,或您的目的地不是一个知名的地方,建议您将目的地的确切地址写给司机,或者在地图上指明,因为日本地址即使对于当地的士司机也是比较复杂的。
坐日本出租车会被宰吗?至少我没遇过,本身日本在这方面建立完善的机制,比如日本出租车的优良等级划分,就像中国人喜欢评优创先一样,一向热衷于对各种事物进行排行的岛国人民对于出租车自然也会有一套等级排行标准。
A和AA等级标识是东京出租车中心对各所属出租车公司的等级评定,主要根据平日乘客向日本国土交通省和东京出租车中心反映的出租车司机服务态度及拒载、多收车资情况、交通事故率、交通规则遵守状况等项目进行综合审查后评定的等级。另外,针对司机个人有一个星级评判,由业内权威人士根据司机的业务表现评判,分为1~3星级,3星为最高级。达到3星的标准是:10年以上未发生交通事故、未违反交通规则,同时服务态度良好。
不像在中国,有的出租车司机,变线、抢道、提速、急刹,把乘客弄得前仰后合、左右摇晃,甚至晕车呕吐,而日本的出租车司机遇见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会提前停下等待,礼让有过马路意向的行人先通过。
所以,日语不大好的朋友在东京街头打出租车,可以参考以上信息,尽量选择有A标或星级认定的出租车,这样可防止出现意外,将不愉快的遭遇降到最低程度。
说起来,日本的出租车有点像国内的专车,服务为主,贵的有理有据,贵的你不得不服。面对国内比日本大得多的出租车群体,经过2015年的验证,转型刻不容缓,体制改革也势在必行,优胜劣汰是自然的法则,包括长期垄断的出租车行业也概莫能外。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AUTOlife车生活;ID:autolife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