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教授和大家分析了一下机械增压的特性和原理,就有不少人问:涡轮增压就那么好吗?不是都说涡轮有迟滞,输出不平顺吗?今天教授就来为大家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涡轮迟滞到底是什么?
涡轮最大的问题就是存在涡轮迟滞现象,也就是当发动机转速较低时,排气量太小,此时涡轮增压器就会由于驱动力不足而无法达到最佳工作转速,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在低转速时,涡轮增压器并不能发挥作用,小排量车会和自吸车没有区别。
其实针对涡轮迟滞这个问题,工程师已经做出了不少优化和改进。
低端车型如何解决涡轮迟滞
教授在这里说的低端车型主要是指价位较低的小排量涡轮车型,其实这类车是涡轮迟滞现象最明显的车型,因为发动机本身排量较小,当涡轮没有发力时相当于小排量的自然吸气,动力不足的现象会更加明显。
而大部分厂家针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就是优化涡轮本体,主要的方法就是使用更小的涡轮,同时尽量的减轻涡轮叶片的重量,更小的涡轮和轻量化的叶片就代表可以用更小排气脉冲来实现涡轮的运作,从而有效的使涡轮更早发力,减轻涡轮的迟滞现象。事实也证明了现在技术的完善程度,很多小排量车型都可以做到1500至1800转之间就实现增压,涡轮迟滞现象得到很大缓解,日常使用很难感受出来。
高端车型的解决方案
高端车型主要是指售价较高,排量也较大的车型,这类车的制造成本相对更高,所以可以应用更复杂、成本更高的技术,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双涡轮
其中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双涡轮,可能很多人会认为双涡轮就是两个一样的涡轮,比一个涡轮来得更猛更带劲,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双涡轮就是针对涡轮迟滞提出的解决方案,通过串联一大一小两个涡轮,在低转速排气量不足的时候,用反应较快的小涡轮,提高低转扭力,高转时转换大涡轮,提供充足的进气量,从而提供最大功率。
简单来说就是专门设置一个负责低转速时使用的涡轮,解决涡轮迟滞。
单涡轮双涡管
这个是宝马的招牌技术,其实也是从双涡轮发展而来的,其原理主要是将一个涡轮增压器的气流通过两条管道分为两路,将气缸分为两组,分别通过两个涡管驱动一个涡轮,与双涡轮相比,单涡轮可以改善排气脉冲相互干扰的情况。这样的结构可以产生较大的废气脉冲增压,排气压力可以更快的传递到涡轮,使增压器较快响应发动机负荷的变化,从而达到较低的转速就能产生较高的扭矩的作用。
可变截面涡轮
这个技术相对复杂一点,原理和可变气门正时技术有点像,主要是通过改变涡轮叶片的角度来实现,简单的来说就是低转速的时候叶片角度较小,空气流速会更加快,相对的就更容易推动涡轮,减轻涡轮迟滞状况。高转速的时候叶片角度较大,减小排气背压,防止涡轮过载。
总结
教授罗列这些技术只是想说明,涡轮固然不是完美解决动力的方案,但是随着技术越来越完善,涡轮增压已经是一个比较成熟实用的技术,迟滞现象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克服,大家可以放心的选购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