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车美女
新车报价
情色短信
首页- 邮件- 短信- 商城- 搜索- 新闻- 体育- 财经- IT- 娱乐圈- 女人- 生活- 健康- 汽车- 房产- 旅游- 教育- 出国- 求职- 游戏- 校友录
汽车首页 新闻 查询 试车场 车文化 香车美女 购车指南 报价 贷款 二手车 车主手册  SUV 俱乐部 约会
汽车查询
 分类查询
轿车 跑车 旅行车
概念车 客车 货车
媒体专区
中国汽车画报
广东卫视《车周刊》
汽车与驾驶维修
北京青年报
汽车之友
精品购物指南
车展速递
2003日内瓦车展
2003北美国际车展
2002汉城国际车展
2002东京国际车展
天津车展香车美女
2002北京国际车展
第23届曼谷汽车展
2001上海国际车展
2002日内瓦车展
台北车展香车美女
2001东京国际车展
2001悉尼国际车展
2001法兰克福车展
2001长春汽博会
图片欣赏
香车美女
品牌车廊
车展酷图
360°观车
豪华加长
精彩专题
福特皮卡历史回顾
3.15汽车维权专题
“新老三样”大比拼
2002国产新车瞭望台
家轿新星派力奥
夏利降价后的服务
降税与汽车价格大战
入世后车价怎么降
价格放开车价狂降?
国产家轿大战北博会
分类广告
Sohu >> 汽车频道首页 >> 汽车新闻 >> 产业新闻 我来补充两句
“只要加价 什么车都有”--谁在操控加价车
作者:[ 贾艳 ] 时间:[ 2003年04月04日09:21 ] 来源:[ 北京娱乐信报 ]

  ■生产企业说:我们的车价全国统一■有形市场喊:只要加价什么车都有

  广本加价3万元、奥迪A6加价1.5万元,福美来加价8000元,想买货源紧张的车,只有加价,没辙!进入3月份,市场上新车扎堆似的上市,汽车销售经理们哭着喊着降价,可真到买车的时候,买到的却是加价车。

  有人会问:是谁助长了这种加价之风呢?

  经销商:几辆样车就接受订单

  有生产企业说了,我们采取的是全国统一价格政策,销售渠道都是指定特约销售店,严禁对紧俏车型价外加价,如果出现加价现象一定严格处理。话是这么说,可事还是那样做。迄今为止,加价现象依然存在,也从未听到过一起对违规销售商的查处。

  笔者曾听一位业内人士说过,有些生产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给消费者以先入为主的印象,而在仅有几辆样车的情况下,便接受订单。这样做的结果使许多消费者交了订金几个月都拿不到车,所以才有消费者不得已而花高价买车。笔者以为,这其中也不排除生产企业大肆宣传炒作,故意造市,给消费者造成一种市场饥渴感的假象。

  生产企业:我们不管有形市场

  有生产企业明确表示,对特约经销商以外的市场,由于不属于生产企业管辖范畴而无权干涉。事实上,个别车型的特约经销店已明目张胆提出买现货要加价。虽然大部分特约经销店目前还没有公开喊加价,但这些经销店早已把加价车型流向汽车交易市场,经销店里的加价车型很少。按规定,汽车生产企业是不准代理商在有形汽车交易市场销售部分品牌车的。应该说,特约经销店的这种行为,多少是对消费者的一种歧视,说严重点是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因为一些人加价买的车实际上就是很多人缴纳订金后排队等的车。

  如此看来,不管是什么炒作行为,还是个别经销商转手炒卖从中谋取厚利,生产企业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业内人士:加价导致税收流失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经销商私自加价大都是现金交易,而且不入账,因此,汽车加价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

  一位业内人士曾算过一笔账:私人买车要交8.5%的车辆购置税,如果多加一万元钱,又不开发票,消费者就可少交车辆购置税850元。而经销商要交的税种则包括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城市建设维护税、教育附加税等。其中企业所得税是针对企业经营所得征收的税种,不管企业盈亏状况如何均要缴纳,征收办法是企业的收入总额扣除成本、费用、损失后利润乘以33%。

  经销商如果没有按原价卖车,私自多加的一万元就是纯利润,也就是说,不用交这一万元的3300元所得税。此外,增值税是商品流通每个环节中都要征收的税种,经销商卖车自然也包括在内,加价的一万元按照增值税率应当征收1700元税。城市建设维护税和教育附加税分别按增值税的7%和3%征收,加价的一万元各交税119元和51元。

  由此可以算出,加一万元的提车费,经销商实际逃的税应是5170元,加上消费者少交的850元车辆购置税,国家共损失税费6020元。如果一辆车加价7万元,国家税费损失将达到4万多元。

  杜绝加价:一车一号

  难道说汽车加价这种行为真的不可避免吗?其实可以。目前各生产企业都采取的是指定代理销售模式,全部货源由此而出,那么,只要管住源头,谁高价倒卖并不难查清。最近有业内人士提出,生产企业和特约经销商可以实行一车一号制度,笔者认为这一方法值得推广。也就是说,消费者来订车的时候,在收取订金的同时把发动机的号码告诉消费者,消费者拿到车后,如果发动机号码不对,可对厂家或经销商进行索赔。其实,如何彻底杜绝加价行为,关键还是看生产企业有没有正本清源的决心。

  解决根本:增大产量

  毋庸置疑,今年中国汽车市场的高速增长必将为广大消费者带来更多价廉物美的汽车产品。从前不久各主要厂家公布的数据看,受去年井喷式增长的鼓舞,众厂家纷纷扩大产能:广州本田产能由5万辆达到12万辆,天津一汽仅夏利车就计划产销13.5万辆,上汽奇瑞计划实现产销增长100%,达到10万辆,海南马自达计划增幅90%……粗略测算,今年全国轿车的供给能力将超过180万辆。而今年下线的新车也将达到30余款,平均每月将有3款新车推出。

  这么大的产能,这么多的新车,消费者大可不必为求新求异而不惜代价地高价抢购某些车型,那样的话,不但是为汽车加价这种市场行为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同时也助长了汽车加价这种不良风黄海燕

  车市观察:谁挣了加价的钱?

  对汽车市场来说,“加价”这个词无需隐讳。

  去年车市火爆异常,不论款型,是车就得预订。而由于生产企业的供货不足,使一些心急的消费者为提前拿车,不得不多掏出车价的20%,甚至更高。广本新雅阁在去年底刚上市时,曾加价到8万多元,占到全车价的近三成。紧张之时,一家上海大众经销店竟也赫然摆放着广本新雅阁,面对记者的一脸疑惑,经销商轻描淡写地说,只要挣钱,什么车都卖。

  就像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没有人能说得清是先有了加价车,才有甘愿被宰的购车者?还是先有了买方市场,才滋生出加价这种不正常现象?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在加价过程中,汽车中间流通商是最大的受益人。把车随手一倒,就有丰厚的利润,这样的买卖谁不做?

  既然加价的钱让中间人挣了,那么就有必要搞清楚谁是中间人?按照品牌代理制度,代理商可获得正常的供货,同时,必须严格遵循厂家的价格政策,否则厂家有权取消其代理资格。而在亚市、北方等各大有形市场,销售商铺林立,但车源不稳。所以,代理商将车放到市场上加价出售,所获的高额差价两家按一定比例分成。购车人只有瞪着眼睛让人宰。

  那么加价就真的没人管得了吗?汽车流入到终端市场,有生产企业、经销商、消费者的共同参与,所以,加价行为的杜绝需要这三方的共同努力。单纯依靠某一方的努力是不可能的。

我来补充两句
相关文章
  • 新车捉对厮杀 价格背后“诡”字当道
  • 中高档车成价格杀手 车价与国际接轨有距离
  • 资深传媒人士解读车价 竞争难免降价难言
  • 现在车价是高还是低 给准车族三点建议
  • 不再让价格成最大困惑 中国车价参照系
  • 今年车价降幅多大? 汽车消费怎么变?
  • 汽车业经济效益大幅上升 车价下调依有空间
  • 车价“骨牌”倒下第二张 别克君威突破25万
  • 国产车价天平失衡 新雅阁挤压中档车
  • 车价激战刚打第一役 更大动荡还在后头
  • 相关分类信息
  • 捷亚泰宝来捷达特价促销
  • 大宇蓝龙全线降价
  • 安全港湾车手陪练中心
  • 丰田威驰团购车型!
  • 上海申通驾驶员培训二部
  • 上海车市导航(新车)
  • 成都莱克汽车广场
  • 二手车买卖信息上传窗口
  • 网站登记 - 我们的客户 - 搜狐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3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00008号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