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孙总,有人说:“中国汽车降价就靠孙勇了!”听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觉?
孙勇:我在奇瑞上任半个月后搞了一个“春雷行动”,当时大幅度下调了奇瑞风云系列轿车的价格,最高的降价幅度在1.7万元。我就任南京菲亚特副总经理兼商务部总经理也是半个月时间,搞了这次“惊雷行动”,最好降幅是2.1万元。所以说业界有很多人就说我是价格杀手,你到哪一上任,首先就是降价。但是我自己觉得,可能是听众比较关注价格问题,所以给我这么一个称号。现在我认为降价是企业参与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因为无论是我在奇瑞还是在南京菲亚特,市场所面临的环境都比较类似,所以就采取了类似的举动,所以也就不足为怪。因为去年在奇瑞公司搞了“春雷行动”效果比较好,所以面对同样的环境,在南京菲亚特采取类似的举动。但是我觉得降价是一时的行为,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站住脚,主要还是要靠质量、品牌和服务,应该说这是常胜之道。消费者购车后的使用也是要付出成本的,你要使降价的效应最大化,而且能够持久,我认为在这些方面要做更多的工作。
主持人:对于刚刚买车后就降价的消费者,心理可能会很不舒服,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孙勇:当时我买第一辆车之后半年,我那个车就降了一万五千块,所以我也有这种切身的感受,应该说那个时候的降价要比现在的降价的感受更深一些。因为那时价格调整很小,不像现在中国加入WTO之后这样频繁,幅度这么大。我觉得现在的人们对于降价的接受和我们那个时候的心态还不太一样。所以我刚才讲,我们主要是满足消费者对价格的这种期待,所以说降价是合理的,不降价是不合理的。当然具体到每一个消费者,刚刚买完这款车,降价后心理一定会很难受。我们也是将心比心,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我们要求我们的4S店,也就是我们的经销商,在后面要提供更多的增值的服务。希望他们通过超值的服务来弥补消费者的损失。这样会让他们的心情好一点,对我们的品牌继续保持比较高的热情。因为降价是一个商业行为,我们不可能在某一天先宣布我们一个月后会降价。
主持人:汽车降价的空间到底从哪来的?国产汽车的利润到底还有多大?(手机短信)
李庆文:汽车行业的利润问题是经济界和社会大家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围绕中国汽车产业的利润率问题,前不久在我们业内发生了一场争论。我们中国汽车报社组织了一些力量,做了专门的研究。比如说有一种说法,中国汽车产业的利润在10%,还一种说法是15%,流行的一种说法是中国汽车产业的利润是超高利润。那么究竟中国汽车的产业利润率是高还是低,中国汽车产业利润率的高低决定了汽车降价的空间有多大,大家一般是这样的逻辑来分析的。我个人认为,中国汽车的产业利润率不能用一个标准来衡量,比如说乘用车和商用车不同,乘用车里的经济型轿车、中档轿车、高档轿车也不同。那么目前我认为中国有超额利润的是高档轿车,也就是说奥迪,宝马这一类。接下来的中档轿车的利润率也是比较高的。那么经济型轿车,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家庭轿车,它的利润率相对是比较低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未来中国轿车降价空间最大的是高档轿车和中档轿车,经济型轿车经过这两年价格的整合,降价的空间已经不是太大了,当然还会有。特别是国产的经济型轿车的竞争力很强,尤其是价格竞争力很强。因为国产化率高,成本低,所以它有价格竞争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