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广: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
城市交通问题是制约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对比一下北京和纽约就可以发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现在纽约2000万人口,机动车保有量1200万,但是人家的交通很通畅。 而北京才1800万人口,机动车保有量也才200多万辆,但是交通状况已经这么差。交通情况差,肯定影响汽车购买,也就影响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
城市交通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现在城市建设的整个思路有问题。城市就是由路和房子组成,我们现在的城市建设是以房子为中心,再修路,整个城市呈现板块状、圆圈式的结构。像北京修了四环、五环,又拥挤了,再修六环、七环。这样下去,城市平铺式的发展,城市交通结构成了“串联”的,没有密度,既浪费了土地,付出了高额的建设成本,又没有效率,还不方便。再比如说,让工薪阶层大规模地往郊区迁,这也不合理。他们虽然居住在郊区,但是工作还是要到城市中心来。于是每天上班他们就开着车一起往城市中心移动,下班又一起回郊区去,休闲购物也是如此。那么一到上下班时间,交通就拥挤,平时交通资源又浪费。交通不好,车的使用效率低,成本高,不方便,那当然影响汽车的普及,也就影响汽车产业发展。
像纽约,以道路为中心,以畅通为第一原则,尽量减少交通流。整个城市的结构是网络状的,非常密集,而且辐射效果好,就是一个“并联”结构。这样,它的交通就通畅,即使出现拥挤也只是一个点上,不会影响到整个网络,整个系统。
应该改变平面交通的状况,建设立体的交通。像北京,在三环以内,要尽量减少地面交通流。公共汽车、出租车、自行车都应该减少,主要靠地下交通来解决。然后,在四环建设高层住宅,让工薪阶层聚居。他们上下班主要可以通过地下的交通系统解决,地面拥堵的现象会明显减少。其次,城市中心的绿化太多,阻碍了房子的密度。应该把绿化带建在四环人口聚居区以外,这样他们上班和休闲的流向相反,从而减轻城市中心交通的压力。
( 责任编辑:余建约 )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城市中心",共找到 22,344,970
个相关网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