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2004年的低潮之后,中国汽车业受到的拷问越来越多:未来是否能持续增长?产能是否严重过剩?自主品牌还有没有发展前途?与笼罩于业界的悲观氛围相反,日前由经济学人会议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汽车业圆桌会议上,众多专家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前景却依然抱着较为乐观的态度。
汽车仍将是热门产业
与会的多数国际专家指出,虽然2004年中国汽车业增长比较缓慢,但这些丝毫不会动摇中国汽车业在全球市场的显著地位。据介绍,汽车行业正经历着全球性的萧条,然而亚洲地区却一枝独秀,尤其中国汽车工业更是风骚独领,中国有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
亚洲人口统计公司执行董事克林特·劳伦斯预测说,到2010年,中国汽车产量将达到940万辆,市场保有量达到6000万辆,而到了2020年,产量将达到1400至1500万辆,市场保有量达到1.4亿辆。中国汽车市场将会长期快速发展。美国科尔尼公司全球副总裁孙健虽然没有这么乐观,却也认为,中国汽车销售在未来6年将维持年均9%至10%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产量将达800万辆。
此外,经济学人会议汽车行业主席马光明还持有这样的鲜明观点:目前车型的结构不是很合理,在中国汽车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小型车将成为未来的主流。“目前中国消费者大部分都是买自己的第一辆车,所以大多会选小型经济车。一旦这批人开始选择大排量车的时候,也是市场成熟的时候,届时会有更多的消费者购买属于自己的第一辆车———小排量经济车。这种浪潮会持续很久。”马光明肯定地表达:“随着油价的上升或者中国实施燃油税政策,小型车就会开始走俏。”
产能过剩被夸大了
对中国汽车产能过剩问题,会上虽然有专家预测,在2007年中国的汽车产业将出现产能过剩,但科尔尼全球副总裁孙健认为,产能过剩仅会发生在一些具体的细分市场。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在圆桌会议上发布的调查报告《中国汽车产业:处于重要转折点》中也提出:产能过剩问题并非如想象的那么严重。
安永全球汽车业总监麦高·汉雷指出:经过安永全方位的调查,产能过剩的情况的确有,但这种担忧被夸大了。事实上,不少厂商原先宣布的扩产计划并没有实现,而且部分厂商已部署的产能也有部分被空置。根据经济学人信息部的调查,国内制造商中的生产使用率平均仅为40%。他指出,目前市场上车型销售状况冷热不均,虽然车市整体的低迷使得大多数厂家已经或者考虑调低产量计划,但“产能过剩”一说的主要鼓吹者其实是产品销售不佳的企业。
此外,虽然中国市场的汽车价格在持续下跌,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却依然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安永指出,2004年经历数轮价格洗礼之后,中国汽车行业平均利润率下降到6%至7%,而国际平均水平为3至6%。安永还预测,2015年中国汽车市场将增长3倍,而且利润率将依然高于国际平均水平,这的确是全世界最值得关注的市场。
车贷坏账不可能达1000亿元
“中国金融机构的汽车消费贷款存在约1000亿元的坏账,坏账率已超过50%”的说法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一直在业界广为流传,甚至见诸相当权威的财经媒体。然而在这次会议上,有关人士明确表示:出现1000亿元车贷坏账,这是不可能的。他们认为,随着汽车金融公司的日益成熟,个人信用系统的日趋完善,贷款购车将成为日后重要的购车方式。汇丰银行中国高级副总裁凯伦则表示,中国汽车信贷业务在未来5年有望获得较快发展,5年内贷款购车比例将占到购车总量的50%。
凯伦认为,汽车信贷目前在中国遇到的主要困难包括个人信用记录的缺失、银行缺乏足够的处理车贷业务的经验等。但是,很多阻碍汽车信贷发展的因素正在发生变化:首先,去年国内银行普遍收缩了汽车贷款业务以避免坏账的发生;其次,汽车金融公司已经进入中国,政策环境正在改善。
作为已经在国内开展业务的汽车金融公司,大众汽车金融公司同样对中国汽车信贷市场充满信心。大众金融董事总经理夏复瑞表示,大众汽车金融公司今年将在上海、广州等地与经销商进行合作。
自主品牌前景远大
奇瑞、吉利等自主品牌的崛起,显然也引起了圆桌会议与会专家、学者的关注。美国CSM亚洲公司新兴汽车市场预测总监张豫认为,与日韩与欧美车系相比,目前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价格最便宜,产品也很丰富。他认为,未来的中国市场,自主品牌的机会最大。而对于目前自主品牌纷纷提出的出口“愿望”,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的报告称,中国的汽车出口将从2007年开始形成势头,但是出口增长将会比预期慢得多。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总监麦高·汉雷认为,中国汽车要在国际上立足,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他特别谈到,奇瑞2007年出征美国市场,将会受到整车质量、环保、分销网络等诸多考验。此外,除了需要加强设计、技术外,奇瑞更需要一批能在国际立足的研发人员以及品牌管理队伍,而不是简单的技术外包。
然而,从中国汽车人才的不断涌现,还是让专家们看到了中国自主品牌的希望。据介绍,上海大众、广州本田、奇瑞、吉利都已经培养了一批自己的研发人员。在欧美,更多的人宁愿去学法律或管理,很难找到那么多优秀的工程研发人员,这是中国的一个很大的优势,也将成就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未来之路。
链接
经济学人集团下属的经济学人会议作为业界领先的机构,在世界各地成熟及新兴市场组织政府官员与商界高层人员进行面对面的直接对话。经济学人会议的亚洲总部位于香港,该公司的办事处及分公司遍布亚洲、美洲及欧洲地区的20多个国家。经济学人会议为高级政府官员及重要地区商务管理人员提供平台,就某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及商务实践以互动的形式展开对话。 沈新华
( 责任编辑:郭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