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保修期车就坏
李先生刚买新车那会儿,心里别提有多美了。当时问及是否对新车满意,他不住地点着头,似乎“娶”到家的“媳妇”完美无缺。可最近李先生却被这“新媳妇”折磨得快要崩溃了。原来,就在保修期前后,这辆车的发动机、变速箱都出现了问题,而专卖店却都不再免费,算下来,他需要花费一大笔费用。 为啥保修期内啥毛病没有,刚一出保修期就满身破损?李先生怀疑道:是保修期卡着出问题的时间定的,还是车子卡着保修期生产的,要不怎么这么巧?记者在周围有车族中进行了调查,发现有此疑问的车主还真不少,他们的车在保修期前后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毛病。汽修专家阚有波认为,汽车作为一部高速运转的机器,即使在正常条件下使用,某些部件出现故障有时难以预料。同一个品牌的同一批车,可能有的使用多年除了正常磨损件需要更换之外,没有发生大的故障,有的车却发生了。当车辆使用年限及里程超出厂家质量担保限制时,这些维修费及配件费就需要用户自己掏腰包,如运气不好,赶上发动机、变速箱、传动制动系统等重要部件出现问题,维修费用少则上千多则几万。从消费者的角度讲,有些车所规定的保修期太短,却正好是车子不出问题的最长时限,于是出现了“一出保修期车就坏”的情况。
双休日成双“修”日
赵先生曾发生了一起小事故,当时即送修理厂修理,对方告知一个月可修好,可这一修就修了半年多,这期间赵先生不知跑了多少次,每到双休日,他几乎要跑断了腿。赵先生抱怨道:“现在我的双休日都成了‘双修日’了!”赵先生想要个说法,修理厂只是推说毛病太多,只能让他耐心等待。终于盼到可以开车回家了,一结算,吓了赵先生一大跳,修理费竟然高达5万元,更可气的是,连张修理材料清单都没有。赵先生找了一个“明白人”认真地核对了一下,竟然发现5万元里有许多重复收费,有的东西没修也给算进去,足足多收了近3万元!
不少车主反映,目前修车的猫腻很多,有的零件这个地方收10元,那个地方要50元。一些维修商恶意将小故障作为大问题,收取昂贵的修理费用。大多数车主会开车不懂修车,只能是听之任之,明知被宰也无计可施。据了解,汽车修理业的确存在维修者水平差、收费混乱,以及难以保证维修时间等诸多问题。由于缺乏诚信,消费者知情权和消费保障权就难以实现。
比起赵先生,葛先生说起修车更是一肚子的委屈。他的车有时出现抖动现象,开到修理厂一个月都维修不好,他给维修站打了快100个电话了,还是得不到回复。最后,维修站说这个车就这个毛病,挺正常的,开着走就行了。葛先生质问,难道花十几万元买的新车就这样整天“哆嗦”吗?汽车厂商告知,问题的出现是由于开车不当。这样的回答让葛先生既生气又无奈。的确有些汽车厂商不能正确对待消费者投诉,遇到问题后常以用油不当或驾驶问题为由推卸责任;有的维修站故意隐瞒汽车缺陷或质量问题,或是维修保养不当出现问题的时候,却告诉消费者“这车都这样,没关系”,直至出现零件损坏,再以消费者使用不当推卸责任。
修车厂成“换件厂”
多数车主都知道,汽车配件有原厂产品和厂家授权生产之分,虽然两者都统称为正品,但价格上有明显差异。而杂牌厂家仿制的伪劣配件,价格只有正品的一半甚至更低,汽修厂在更换汽车配件时,往往会在“正品”和“次品”上大做文章,以次充好赚取暴利。更有甚者,个别汽修厂甚至蒙骗车主,将车上能用的原厂配件换掉,换上假货。这样,修理厂不仅赚足了维修费,卸下的原厂配件经过简单清理以后,又成了一笔不小的“外快”。于是,只换不修成为修车业内的通病。一位上岗没有几天的维修工说,现在的修理工很好做:“汽车出现问题,哪坏了,就换哪,你说容易不容易?”
业内人士建议,维修厂不能不顾消费者的利益,首先要认识到消费者买一辆车不容易,大多数人一辈子就开这一辆车,能给人家省点钱就省点,其次应该认识到伪劣配件的危害性,必须从可靠的供货渠道进货,最好是原厂的供货配件。(信报记者 崔庚)
( 责任编辑:丁小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