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 多云转小雨
一直以为云贵民居是一个整体,直到亲眼所见之后,才知道并不尽然。
云南——彝寨清新大气
云南是彝族的主要分布地区。而彝族民居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依山傍水的所在。彝族民居零零散散的散落在一片花草茂盛的高山或斜坡上,或接近河谷的向阳山坡,“上边有坡养羊,下边有田种粮”,彝族民居给人一种出乎意料的安详,而当温柔得落日轻拂大地的时候,那种安静与美丽让人仿佛身处世外桃源之中。
彝族的居住特点为小聚居,大分散。而彝族民居一般分为圆形、方形和矩形三种。圆形平面的房屋一般出现在早期的彝家村寨,是自然“建筑”向人工建筑的一种过渡形式。在彝人祖先看来,天与地都是圆形的,他们周围的世界如太阳、月亮、果实以及先辈居住的山洞也是圆形的,可能是这些客观的事物被先辈们凝聚成抽象的圆形表现在最初的建筑上。方形和矩形则是圆形的变异。
彝族是古羌戎的后裔,史料记载,唐朝起彝族便有了自己的文字及流芳百世的诗歌典籍,发展源头可追溯到170万年前云南的“元谋猿人”时代,所以,甚至可以说,是彝族拉开了华夏历史的序幕。彝族现有人口6500万,居全国第六位,是西南地区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
贵州——吊脚楼灵气十足
在贵州黔东南、黔西南等地的苗族民居中,有种颇具特色的楼房——“吊脚楼”,与现代的楼房相比,吊脚楼体现了人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一特点。吊脚楼依山而建,后半边靠岩着地,前半边以木柱支撑,楼屋常用当地盛产的木材建成。木柱木墙木楼板,楼皆建于数米高的石保坎上,房架高6至7米,青瓦或杉木皮盖顶。楼分三层,因其二三楼和前檐用挑梁伸出屋基外坎,形成悬空吊脚,故称“吊脚楼”。
“吊脚楼”的三层,上层储谷,中层住人,下层围棚立圈,堆放杂物和关牲畜。住人的一层除卧室、厨房外,还有接待客人的中堂,中堂的前檐下装有靠背栏杆,形成一个木制阳台,既可凭高远眺,又可休息聚会。
我们这一路从云南到贵州,一路上雨随车走,心随云岚,在山间云端穿行的时候,忽然在一出弯道的正前方发现那花木掩映,溪水流淌下的吊脚楼静静的立在那里,那楼主是否在过着和我们同样的生活?而或天高云淡得闲逸,风轻水清的舒适,他们会不会与我们拥有同样的梦?在我爱丽舍的小家里,按下车窗,风轻轻的拂过面庞,忽然听到几声鸟叫,黄昏将至,刚刚被雨水梳洗的山灵秀淡雅,山上的绿清丽养眼;在通往贵阳的路上,CD里传来的缕缕乐音,和那刚刚经历过颠簸山路毫发无损的爱丽舍,回忆这10000公里在艰难中跋涉,在风雨中兼程的每一个地点,那参与者满意的微笑,那手握方向盘时自信于心的信赖,那深水中踏水而行的危险与惬意,那石头上蜿蜒盘旋的征服快感,那车外大雨倾盆车内温馨舒适的每时每刻,我不禁一笑,因为,这将是我此生最深刻的旅程。而这一刻,与你,与爱丽舍的美丽邂逅,使某年某月的述说多了一盏回忆,也多了一汪希望。
(丹妮)
(责任编辑:张曙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