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 阴
民居总是与当地的环境、气候、人文紧密联系的。从西北的窑洞到安徽的徽派民居,从青岛的红顶房到于家村的巨石楼,民居不仅代表了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而且体现出了当地的精髓。
我们“龙腾天下——爱丽舍中华民居行”一行在广州休整,自然少不了和当地的朋友小聚。 我在广州的朋友小翟娶的是客家的媳妇,他们夫妇请我们吃晚茶品尝客家菜的店子很大,但翻台也很厉害,都九点左右了,仍然食客爆满,盐焗鸡、酿豆腐和红炆肉都是客家的招牌菜。按小翟的话说,就是“到广州不能不吃吃客家菜,不能不看看客家的民居。”
所谓客家人,是指原籍为河南地区的中原汉族,在东晋战乱时南迁,开始成为具有“特殊身份”的一群居民,更在后来的几次迁徙行动中,逐渐形成今天具有独特风貌的客家民系。客家民系是中华汉民族的一个支系。客家人最为明显的特征是讲客家话,客家语系是汉民族八大方言之一。历史上,客家人有五次大的南迁,有着时延1500年的记载。
目前,全世界有客家人约4500万人。其中国内4000万人,国外有500万人左右。在海外的客家人分布很广,较集中的是东南亚一带,新加坡的李光耀、和国际知名作家韩素音均是客家人。国内有客家人聚居的地区共有17个省、185个市县,其中客家人占95%以上的纯客县50个,客家人最为集中的地方是赣南、闽南和粤东北部。广东的客家人有2000多万,占全省总人数近30%,其中纯客县15个。在南洋各国及世界各地,凡有华人的地方,也就有客家人。客家人因为顽强地保留古代中原文化传统,因此,除语言上由于历史和环境的原因有所变异以外,其余生产和生活习惯,多数仍保留着浓厚的中原遗风。
客家人继承了古代的建筑技术,创造了世界上无与伦比的物化诗篇。客家人的祖先来自中原地区,因此,客家民居建筑带有浓厚的儒家思想痕迹。例如,祖堂在上,上下厅堂、主次分明;中轴线贯穿整体、左右对称的布局都十分鲜明。但是,它又是在特定历史条件、地理环境下形成的特殊建筑工艺和建筑风格,富有乡土性和地域性。这些大型民居,都是客家人经商致富后,精心营造的。
初到山区,他们先搭起茅寮、木屋栖身。然后改建成土屋。用北方原始时代遗传下来的方法,制造生土坯砖筑土墙,或者用夯土板筑的方法筑土墙。二者都是就地取生土筑墙。后者用生土加配料有两大类:一类是用一般黏土板筑。有的在用棒锤舂墙时上长的竹枝、木条或碎瓦砾、石块、火砖,以增强墙体的刚韧度;另一类是用三合土(黄泥、石灰、沙)板筑墙时,有的也添进碎石块、片石。有的在三合土中掺加桐油、糯米饭、红塘、鸡蛋清等粘性物,使土墙更加坚固。这是客家人创造乡土建筑史上光辉的一页,是建筑科学上值得骄傲的技术革新。
客家先民从中原南迁,又来到地狭人稠不足以以供的山区,于是人们不得不向外开拓。客家人走出山区,走向世界,在发展促进经济的同时也把各地文化的精华带回家乡。这一交流和吸收的结果便是客家尽管居住山区,却文风昌盛,以致产生了有别于其他民系的得天独厚的文化氛围。客家民居建筑,和龙紧密相连——既保留了中原传统文化的高雅形式,又夹杂着巫术文化中严格讲究风水、“龙势”和座向的民风,同时又要结合山区的特点,所以在建筑上出现了客家人特有的民居风格。综合起来有如下几种主要屋式:“围龙屋”、“四点金”、“走马楼”、“五凤楼”、“纵列式多杠楼屋”、“圆楼”等。其中以围龙屋为最多,并最具“客”味。
围楼,即土楼,多见于闽粤赣山区、饶平县北部山区。在梅县松源镇、大埔县毗邻福建的和村、埔北英歌山和蕉岭石寨等地亦可见这种民居。
走马楼形式的客家民居建筑多见于闽粤赣边境山区。目前在粤东北部、赣南、闽西一带仍大部分建这种房子,但以粤东为著。其外形有一字形、凹形或曲尺形。多为倚山建筑,分为上下两层,底层为厨房、农具杂物房、畜栏、厕所,上层为居住室和仓库。走马楼的主要特色是在二楼外部用木料建成一条长长的走廊,其主要优点是适应山区潮湿、多雨的特点,既可防山洪、避潮,也可防盗、防野兽,干爽、卫生、通风。
五凤楼亦多见于山区,是沿着山坡地势呈阶梯式的建筑结构。其主要特点是房基呈阶梯形,顶瓦呈层叠式,一般为五叠,从远处看,一层层的顶瓦飞檐,有如五只凤凰展翅,故名。
四点金的主要特点是在房屋的四角建有如近代炮楼式的高层建筑,楼四角均有了望孔和枪眼。
殿堂式是类似中原汉族府第风格的殿堂式民居建筑。它采用我国民族传统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和“穿斗式”混合结构,布局严谨,讲究座向,主次对称,外型堂皇美观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其主要特点是屋内厅堂多,天井多。当地群众习惯称这种民居为十厅九井或九井十八厅。在布局上,沿中轴线分上中下三个大将中心分成许多生活单元。屋前是一口半月形池塘,这既有利于屋内排水,有可养鱼和灌溉;屋后建有一座半月形土丘,叫“花头茔“。茔上用于种植风水林,以保护房屋免受风沙袭击和调节小气候。这种殿堂式建筑用料讲究,采用三合土或青砖为墙,雕梁画栋,工艺精美。一座大型的殿棠式民居有上百个房间,可供一二十户上百户口人居住。厕所、柴草间,畜栏一般都在住座屋两侧一定距离地方。具有代表性的殿堂式民居建筑如大埔县黄塘乡张弼士故居“光禄第”、黄砂乡的“进士第”、梅县松口铜琶村谢姓“荣禄第”等。
中西混合式是客家侨乡民居建筑形式的一种特殊风格,是将客家传统的房屋结构结合西洋的建筑艺术的混合型民居建筑。尽管在外观上吸收了西洋的艺术装饰,而内部仍是道地的客家民居传统结构。较突出的有梅县白宫的“联芳楼”、程江乡的“万秋楼”等。
围龙屋是我国古代中原的一种府第建筑形式,又简称围屋,是扩大了的殿堂式。其主要特点是后围建成马蹄,叫“围龙”,一般为一条围龙,甚至有多达二三条围龙的大型围龙屋。围龙屋是客家地区一种最普遍也是最具特色的民居建筑形式,是除客家地区之外看不见的。它与北方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中国民间五大传统民居建筑形式。他的建筑和设计艺术之独特,给客家地区带来了浓郁的乡土风情。人们说,围龙屋充满了客家人的客味。
围龙屋一般是称“堂”、“横”围单元组合大小不同的住宅,如“二堂二横一围龙”、“三堂四横二围龙”等。屋顶均为前低后高,前方后圆。布局是正中有厅堂、正房、南北厅、天井;左右横屋也有厅房、天井;后面是花头,是半圆形围屋;前面是半月形的池塘和“禾场”(坪场),与整个建筑形成一个圆周体或为椭圆体。屋后为“风围树”(风水林),俗称“公林”或“公山”,面积大小视具体地形而定,小的有三、五亩,大的有上千亩。这些树林为集体所保护,是任何情况下都不准砍伐的“圣树”。这种构造形式,很巧妙地解决了通风、采光、排污和美化环境的问题,非常适合多户人家合居的实际需要。屋前有半月形的池塘。这又构成了一个圆形。这也是客家人睿知在民居建筑的突出表现。这种结构的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以及合族聚居性代表了典型的客家民居,为客家人所千年沿袭而至今不衰。
小翟是做新闻工作的,听他一番考究细致、绘声绘色地讲述,我们对客家民居“充分的经济性、良好的坚固性、奇妙的物理性、突出的防御性、独特的艺术性”这五种优越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的娇妻小刘在一旁不住为夫君补缺,不愧是旅游公司的经理。
广州有羊城的传说,但在今日,我已无法在市容里找到昔日的情景,现代化的建筑,也难掩我对真实与想象间那股差异的失落。直到走进客家民居,这印证迁徙的建筑物散发着他所拥有过的风华,那种震摄程度,叫人久久无法移步。 (责任编辑:张曙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