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南京闷热的天气一如往常。竞购罗孚,使南京汽车集团(下称“南汽”)再次出现在风口浪尖。
“从上周国内几家媒体报道南汽竞购罗孚开始,我的手机就一直没停过,甚至还有重庆打来的电话。”在南京市中央路的南汽大楼里,南汽宣传部部长刘宁生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此事成败事关南京汽车工业今后中长期的发展格局,也事关南汽上万名员工的饭碗。”一位南汽子公司中层人士这样告诉记者。以战迫合?
日前,南汽在英国给普华永道画出了罗孚最新的蓝图。同时,上汽也给出了自己的报价。
上汽提交的方案报价为5000万至6000万英镑(合8700万至1.05亿美元),并计划在罗孚的长桥工厂建立一个大型工程设计中心,中心将雇用现罗孚6100名员工总数的约一半。其他人则从事生产、销售和行政管理。
英国媒体称,这一雇用人数大大高于其他两位竞购者提出的2000名员工这一最大数额,并称这将有助于上汽的竞购。
“在新浪转载的南汽竞购罗孚的报道后面,很多网友跟帖责怪南汽的介入把价格炒高了,是中国企业的内斗。”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南汽人士告诉记者,“但南汽也有苦衷,南汽比上汽更需要罗孚。”
而上汽人士则针锋相对,一位特地要求记者匿名的上汽人士昨日对本报记者表示,“根据中汽协统计,上半年,南汽集团处于亏损状态。”
“上汽、南汽此次成为直接的竞争对手了,双方对罗孚的竞购将可能影响到整个长三角汽车工业的格局。”上汽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警告。
但南汽并不想因此关闭了双方的合作大门。
“在依维柯项目上,南汽并非真想和一汽合作,毕竟南汽与一汽相隔遥远,一汽摊子太大,实力也未必赶得上上汽集团。更重要的是,一汽以商用车起家,与上汽相比,自身也以商用车为特色的南汽无论从地域上或者互补协同上都与上汽更为合拍。”一位接近南汽集团的当地人士告诉记者。
“即便是竞购罗孚成功,南汽也需要和上汽合作,获得罗孚75、25的生产权,而上汽已经计划在其旗下的仪征基地生产在罗孚75、25基础上的改款车,届时,双方合作、合资都很有可能。”
“以战迫合才是南汽真正的想法,”这位分析人士称,“南汽想坚持自己获得罗孚车型生产的利益,而在未来的整合中,南汽也想获得比较高的地位与要价。”
示好一汽
微妙的是,南汽与上汽在英国斗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南汽与一汽集团开始了一段有意无意张扬的亲密接触。
6月底,一汽集团党委书记赵方宽出现在南京,据称目的是与新上任的南汽董事长王浩良会面。而另有消息称,早些时候,江苏省一位副省长就曾专程去过一汽。
而本报记者从相关渠道了解到,一汽集团董事长竺延风也在6月悄抵南京,但他并未与南汽方面接触,而是与南京市市长晤谈良久,话题则尚不得而知。
“汽车公司的高层互访,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不清楚其中是不是有其他的合作。”南汽宣传部长刘宁生如是说。
分析人士称,目前,东风、重汽、广汽、江淮都相继有了跨国商用车公司的支持,而一汽始终没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发展最快的15吨以上重卡产品,始终是一汽的软肋。再者,一汽的战略布局中缺少南方腹地的汽车资源,而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南京正好补上了这一缺陷。
有媒体称,一汽高层此行,是看上了南汽旗下的南京依维柯,希望借此与意大利依维柯乃至意大利菲亚特搭上关系,并进行合资合作。
但对南汽而言,其目的何在呢?果真是许配一汽吗?无论如何,一汽的杀入,使南汽与上汽的关系显得更加微妙。
“南京依维柯是南汽旗下的优质资产和主要利润来源。”7月18日,南京依维柯一位高层人士这样告诉记者,“如果说罗孚代表了南汽的未来,那南京依维柯就是南汽现在的希望所在,南汽不会轻易放手。”
“如果与一汽或者上汽谈判重组的话,这将更深远地影响南京汽车工业。”一位南京当地汽车分析师称。
搜狗(www.sogou.com)搜索:"罗孚",共找到
69,224
个相关网页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南汽",共找到
44,877
个相关网页
(责任编辑: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