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小时,告别了城市的喧嚣,我们驶入了北京的郊区。又过了一个小时,山出现了。之后,大自然就给了我一个又一个惊喜。在盘山路上,你能见到很多爬山虎趴在山脚。只有一两米高,却红得耀眼,像一道血溅在灰褐色的山石上,有些触目惊心。 这就是雾灵山吗?不,不是。山之后还是山,没完没了的山。到达旅店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于是吃饭,休息,唱歌,跳舞,篝火晚会,睡觉。第二天吃过早饭,终于换上了去雾灵山的旅行车。原来我们已经在雾灵山脚下。山路很窄,很险,十米之外见不到前面的路,但景色很美。山上满是树,密密匝匝的,多得像天上的星星。想不到在这里见到了白桦林。
我有个“白桦林”情结。你听到过朴树的《白桦林》吗?“白桦树刻着那两个名字,他们发誓相爱一生。有一天战火烧到了家乡,小伙子扛起枪奔赴战场。亲爱的你不要为我担心,我一定会回来,来这片白桦林。噩耗声传来在那个午后,小伙子战死在远方沙场。……她默默来到那片白桦林,临死的时候她喃喃的说,亲爱的我来了,来这片白桦林。……谁来证明那些没有墓碑的爱情和生命。”
一个现代版的长恨歌。然而我相信这是真的,因为它的背景是一片多情的白桦林。我以为那片树林里也有我的爱情,于是我渴望见到他。
你能想象到我见到白桦林的快乐吗?那是我第一次看见。有些象杨树,可秀气得多。细干,细枝,全都是笔直的伸向天空。但树又不高,抬头即可望天。奇特的是他的银灰色的树干,卷起一些银灰色的树皮。导游说这种皮在古代用来写字。近观一棵白桦树,可能觉得没什么,但当你置身于一片白桦林中,感觉就很神奇了。树长在山腰上,树借山势,更显其挺拔。笔直的树干,像是从空中射下来的箭,插入山腰。看着树,不觉挺起腰,一派“玉树临风”的样子。叶子是树的精灵。普普通通的心形,深深浅浅的绿。有的落在地上,拾一片置于掌心,双手合拢,我没有找到爱情,只找到树的语言、歌唱,和一个美丽的秋天。
还有一种雾灵山特有的树种——落叶松。比我们学校图书馆前的松树可小得多。五六米的样子,松针也不长。有意思的是这种树在秋天由绿变黄,之后便脱落。于是你可以见到一棵黄绿相间的松树,树底下是黄色的松针。其实颜色最鲜艳的要属枫树及红色的爬山虎。所有雾灵山的植物都不高,所以,一览无余的蓝天,洁白自在的云朵,以及五彩斑澜的大地——高高矮矮的枝干,深深浅浅的红,绿,黄,银白,装满你的眼睛。导游说,雾灵山的景色一天一个样,尤其到了秋天。汽车继续前行。我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喜欢看树,也许我本身就是“赤心木”吧。(“朱”字在《说文解字》中如是解。)
忽然眼前一亮,我坚信是我第一个见到雪的。那是残雪,应该是十月一日下的那场雪吧。又想起文学作品中“终年积雪”的话来。果然不假。秋天见雪,在我又是第一次。积雪之后,便是云海。我索性打开车窗。云层相叠,疏浅有致,漫卷有余情的样子。假若此时“猴哥”从云海中一个筋斗云,翻过十万八千里,作手搭凉棚状,大喊“八戒,八戒”我一点都不奇怪。忽然想起一个问题。为什么叫“云海”而不是“海云”呢?是像云一样的海,还是像海一样的云?分明是后者。但看的时间长了,竟也分不出是云是海了。
一个多小时后,到达山顶。我们又去了几个著名的旅游景点。有仙人塔,十八潭。仙人塔,就是一块十几米高的石头矗立在山头,像一位威风凛凛的仙人俯视大地。沿着十八潭,我们下山。十八潭很美,但与其他地方的潭水没什么两样。不过在过潭水的时候,我摔了一跤,有惊无险。衣服,鞋袜,能湿的都湿了。算是潭水给我留的纪念吧。下山走出园门,看了一眼入园须知。最后一条是“十月十六日封山”。我一算,那天正是十月十三日。
搜狗(www.sogou.com)搜索:"雾灵山",共找到
20,136
个相关网页
(责任编辑:高于洁)
|